(九十八条)关于读书的故事
2023-03-28 11:57:57
9897
- 1、《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 2、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 3、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 4、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 5、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 6、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 7、王亚南苦读成才。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 8、我国古代的有以下三个:战国时苏秦和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悬梁刺股;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现代的就太多了,不列举。
- 9、【关于读书的故事】读书给了我力量,给了我知识,读书陪着我欢乐成长,让读书伴我一生吧!
10、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资料,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 11、PPS:封面是一本彩蛋书。
- 12、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 13、坦白说,我过了30才算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读书方式,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看书,做笔记,摘抄,比如作为极度的听觉敏感型人,我跟人面对面学习效率非常高,独自看书效果极差,因此我的解决方案是结合费曼学习法,以教代学,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学不会就马上换老师。不要着急否定自己。
- 14、|高中时期,作者曾学习素描|
- 15、小时候,除了书本,很难读到其它书籍,报纸也是奢侈品。老姑父是村里会计,家里有时会有报纸,我便时不时去姑姑家看报纸,字认识得不多,内容理解得也是磕磕绊绊。即便这样,每次看到报纸,也是如获至宝。有一次,我在西屋看报,老姑以为我走了,出去干活,把我锁到家里了,还好,有那几张报纸打发时间,一点没觉得寂寞害怕。
- 16、一个经历过拐卖和骗婚的母亲
- 17、少年时代的鲁迅,每天从三味书屋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先把桌子擦抹干净,把手洗干净,然后拿出书来,一页一页翻着阅读。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不仅反复阅读,而且把书上的画全部临摹下来。鲁迅13岁那年,因他祖父科场案发,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难。秦家有丰富的藏书。在半年多的逃难生活中,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家的大量书籍,尤其是像《红楼梦》等著名的古典绣像小说。后来,为了给父亲看病,虽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读书。
- 18、一本书的资料就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 19、真正的自律,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0、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 21、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
- 22、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齐,借它们的光不就能够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一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 23、啰嗦太多,留个纪念,在键盘上敲出这些字,黑色的字体,白色的底板,有点像一页又一页的书,嗯,这样看来,我也是个写“书”人了,哈哈。
- 24、古时候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 25、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开始从脱离烧柴禾变成去看大世界。带着梦想,终于考上大学,开启新生活。
- 26、第二个推荐的产品是开放式书架!我们的客户“禾描实木定制”是我心目中对书房理解最为透彻的团队,忘掉那些打扫啊,整洁之类的顾虑,记住一句话:你不看见书,就不会看书。就这么简单,原理来自《福格行为模型》。
- 27、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读唐诗宋词,朗朗上口,让你仿佛置身其中,随着诗的旋律飞到那时、那地,在梦中一般。让人如痴如醉。
- 28、【关于读书的故事】鲁迅嚼辣椒驱寒
- 29、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30、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
- 31、那么古人是如何读书的?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古人的读书典故。
- 32、去年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本来立了flag要多读书,却并未兑现,找个借口吧,眼睛花得厉害,看久了就特别累,如果图书都有大字版就好了!
- 33、刺骨的故事和悬梁也是一样,都是为了读书不打瞌睡,就用锥刺痛大腿。
- 34、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
- 35、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到秦国游说,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难过,于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又继续苦读。后来,再出发游说诸侯时,无不成功,身挂六国相印,好不威风。
- 36、这个问题放在末尾而不是前面,是因为这个问题无论什么时候提出来,答案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自我形成,对这个阶段的我而言,读书更多的是不狭隘以及意识到选择。狭隘好理解,重点是意识到选择,我有限的人生经验让我看到许多人生悲剧的根源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选择。读书能让人慢慢走出来,而在具体工作生活中,读书是最便宜的获取“人类总知识”的途径,自己上手干之前,要看看人类在这个问题上探索积累到哪一步了。除了读书没有第二条更优途径能够更好达到这个目标。
- 37、匡衡凿壁偷光
- 38、大学里的图书馆,给予我太多的养分,不止专业书籍,还有许多人文地理,生活百科,终于可以自由读“闲”书了!阅览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杂志期刊,终于可以大大方方读那些带着墨香的文字了!也是从大学开始,喜欢上了《读者文摘》,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里挤出钱,订阅了这本杂志,毕业时,把这些杂志都托运到了单位,一直保存到现在。
- 39、伽利略好奇善问
40、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陕西分院理事,陕西汉唐文化创意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客座教授。
- 41、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如鸟儿没有翅膀。所以书籍使我们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会腐朽的东西。
- 42、我记住了这句话,一心想着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脱离烧火做饭这件事。朴素的梦想,伴着我去县城读初中,读高中,直到考上大学。毕业时,还包分配,于是有了稳定的工作,住进楼房,用上了液化气,终于不用烧柴禾做饭了!原来,没啥文化的母亲说的就是最最朴素的道理。
- 43、后来,书一本接着一本的读,有时间了就开卷有益,书带给我的不仅是阅读时的忘乎所以,掩卷静思时的感慨万千,更多的是某一个闲暇时光,当我怔怔的发呆时,脑子里突然跳出书里的一个片段或是一段话,反复琢磨,趣味良多。
- 44、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45、书是哥哥带回来的,主权当然是他,等他看完了,我才能看。当时我尽管没上学,不识字,但内面的画页,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为了能看上哥哥的书,每次哥哥散学回家,我都五体投地的服侍他。他要洗脚,我帮他拿来了鞋;他要喝水,我早把茶壶掇到他面前
- 4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 47、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 48、因为它们,我被羞辱了很多次,第一次是因为我偷偷潜入爷爷的书柜,把他的那本《射雕英雄传》给拿走了,可我怎样想也想不到,我爸爸的哥哥也在看这本书,他明白这本书被我拿走之后,二话没说,直接来到我家我正在看书的我按在桌上,我的整个脸直接埋在书里,之后大爷用柔和的声音说道:“我看完你再看好吗”
- 49、“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50、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 51、占世界人口总数仅仅3%的犹太人,却贡献了超过20%的诺贝尔奖,每5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就有一个是犹太人。犹太人在《圣经》上滴上蜂蜜,让孩子去吻《圣经》,从而告诉孩子书的味道是甜的。
- 52、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 53、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就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 54、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 55、谷雨:飘进了唐诗宋词里的谷雨
- 56、还有经常在书店里挂着的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57、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 58、大约初一的时候,二舅让我抄一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基本上抄完了。这把我的字,练得比较好,也让我记住了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名言。其实,这本书我最喜欢看的是保尔和冬妮娅的初恋部分,反反复复看了许多遍。
- 59、读《三国演义》你会为“桃园三结义”而感悟到“有缘千里来相会”。会为刘备的仁德而感动,会为张飞的莽撞而禁不住莞尔一笑,会为关公败走麦城而焦虑,也会为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叹息……那种“浪花淘尽英雄”的荡气回肠的滋味也会久久萦绕在你心间。
60、文中叙述国子先生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 61、有次,我又随父亲下县了。到了县里,我告诉父亲说:“今天的搞条我自己买,我要两角钱。”那时的搞条一角钱一根。父亲说:“还好,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了。”父亲二话没说,给了两角钱。下县城次数多了,每次父亲装货,我就有时间满街跑,早就知道书店在哪里。这回,我第一次买回了属于自己的书。当然,每次总是骗父亲说:搞条买了,也吃了。就这样,我先后随着父亲下县城,从嘴里省下了两角、三角钱,买回了《林海雪原》连环画小人书全套,共计十多本。
- 62、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 63、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随月读书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 64、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
- 65、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 66、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殷浩诸人盛名冠世,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 67、孙敬悬梁刺股。孙敬读书时,为避免疲劳瞌睡,就把自己的头发用绳子悬在屋梁上,并用锥子刺大腿。
- 68、成长环境有限,家里从小就缺书,爷爷去世前会买一些盗版非盗版的武侠和一些都市言情,然后外公退休后每年一本的《夕阳红》手册和每月都有的夕阳红报纸构成了我童年阅读的大多数,对了,还有《故事会》。应该说我至今对生活保有的好奇心就是《夕阳红》报纸和《故事会》的结合。这种荒诞的入门经历让我在看待女儿的阅读时,意识到需要先有阅读行为,再有阅读追求。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于是才有了放弃逼她看《人类群星闪耀时》,转而换成《故事会全集》,《盗墓笔记》
- 69、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70、来吧,到书海寻找喜怒哀乐
- 71、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从这些书中,我能受到许多美的艺术熏陶。《三国演义》当中,我能感受到关羽的义气,刘备的忠厚,诸葛亮的智慧,这些人物的思想都感染了我。其中的许多情节都让人津津乐道。我还为绿林好汉而感到自豪,羡慕孙悟空的一身绝技。这四大名著,都令我受益匪浅。
- 72、其实,这些杂志并非大人们以为的闲书,俗话说,开卷有益,总归没有害处。从杂志里,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比我们的县城大得多得多,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迫切想去体验去感受。
- 73、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小书箱,装几十本“娃娃书”供同学们借阅。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学校砸开隔壁班的窗户玻璃,隔着窗户“收获”了十几本小人书,当时还被玻璃碴子划伤了胳膊,终生留下了做贼的印记。
- 74、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此时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此时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 75、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 76、年10月,我参加了《陕西科技报》社的招聘考试,进入了专业记者的行列,后来写了不少马屁文学和行业新闻,基本都是即时新闻,时过境迁,价值不大。只有一些监督报道和内参文章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周强、陕西省省长程安东、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等人批示,为国家社会和百姓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值得欣慰。
- 77、我喜欢读书,读书能让我一天天长大和不断地成熟。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经过读书,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提高成长。《哪咤传奇》和《西游记》让我明白要勇敢坚强的应对生活。《宇宙遗产》和《星之海洋》让我明白了宇宙星球的奥秘,长大后我要当太空员,去探查宇宙的奥秘。《100位名人成才故事》让我明白仅有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人才,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建设我们完美的祖国。
- 78、我是不是应该感谢9岁时生的那一场病呢?那时我得了急性肾炎,在工厂的职工医院住院。有一位病友是一个知识女性,她带来了一些小人书和小说,我也借光看了多次。那一次住院一共花了9块钱,母亲说:“够买一袋面了,很可惜!”我倒觉得值。我虽因住院缺了一个月的课,但期末考试成绩并不差,而且更爱读书了。我那个病友的孩子,后来一个是小学教师,一个是中学校长,一个是省部级干部。这是后话,有点扯远了。
- 79、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明白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到达事事精通。一本书的资料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80、十首宋词巅峰之作,有你心中的经典吗?
- 81、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 82、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丑陋的作假
- 83、读初中,进了县城,明显感觉到城里孩子比我们懂得多,见识广。有同学会搞到杂志带到学校,《萌芽》、《十月》、《小说月刊》,这些杂志都是第一次见到,太过吸引人,便会借来一睹为快。
- 84、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 85、年底我参加工作,成为一个央企职工,工作之余仍然喜欢读书看报。1982年考上了西安电大中文系,系统地学习了一些指定书目,经常看书看报写文章,偶尔也给《西安日报》《庆华报》和《文化艺术报》投稿,也刊发了几篇小说和散文。
- 86、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 87、诗词界的“神、仙、魔、鬼、圣、佛”分别是谁?太涨知识了!
- 88、今天世界读书日,晚上和大女儿涂涂在餐桌旁看书,她看《科学家故事100个》,我看《布隆伯格自传》,单曲循环了一首带钢琴的白噪音。就这么相对坐着呆了俩小时,我觉得很好,建议她以后每天都这样,而不是晚上躲被窝偷偷用kindle看《盗墓笔记》。趁着话题还在,跟大家聊几个关于读书的小故事。
- 89、有个人名叫孙敬。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时间久了,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东汉时候。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还不休息。古时候。每天从早到晚读书。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男子的头发很长,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疲倦得直打瞌睡,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他年轻时勤奋好学,是著名的政治家,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经常关起门,劳累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
90、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91、像小苗吸收着丰富的营养,像小宝宝吮吸着妈妈香甜的乳汁。读书,不仅仅能够丰富我的知识,还让我长了见识。所以,我异常喜欢读书。
- 92、我初中时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没有好好学习,后来参加了三次高考,第一次考的艺术,第二次理科,第三次文科,均名落孙山,1979年我就上了西安东方技校。在技校期间,我读了一些中外名著,写了几篇文章,在学校的征文比赛中得了奖。那时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灞水情》,交给灞桥区文化馆,陈忠实老师给予了一定指导。
- 93、刺骨讲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个著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 94、众所周知,在古代时期,男人的头发都跟女人一样特别长。于是孙敬找来了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绑在房梁上。
- 95、老朋友王松平说过:“喜欢读一点点书,也就爱好写一点点东西。”我亦如此,闲着无事时,常常点击点击键盘,写点自我玩味的小文章。小说写过,散文写过,剧本写过,故事写过,总算起来,应该能出四个集子。这,也算是我读书的收获吧。
- 96、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97、蒲松龄草亭路问。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讲的故事。
- 98、古时,人们认为只有读书做官才是正途。虽有些偏激,但读书明理、读书求上进却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