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理想国名言(优选101个)

  • 1、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 2、苏格拉底以后,大概再也没有哪个哲学家把自己称为“牛虻”。这也许意味着哲学家的思考可以脱离现实的政治,但并不意味着哲学一定要变成仅仅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职业。应该说,在后来的不少哲学家那里,就是哲学探究真的成了职业,他们也没首先把它看作职业,而是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
  • 3、著名希腊哲学家和雄辩家西塞罗后来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的人。他把哲学引入寻常百姓家,并以之鉴戒审视人生和道德、善与恶。”
  • 4、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64页。
  • 5、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 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 6、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 7、苏格拉底的启发:学哲学就是学人生智慧

  • 8、他坚信,只有了解了这些的人,才是真正正直善良的。而如果一个时代好坏不分、善恶不分,这个时代一定是有问题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涌现出那么多思想家?那个时代也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 9、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苏格拉底
  • 10、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苏格拉底
  • 11、我们今天目睹的是正义的被消解,作为一个政治系学生,“政治的背后是利益”这个经典定义不知道被多少大家陈述过。无论是马基雅维利关于君主的“狮子狐狸”这样纯去道德化的话语,还是马克思“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都好像与苏格拉底的正义相去甚远。今日,当我们将苏色辩论成为驯兽时,应该思考的是,政治走向近现代,究竟是看透了呢,还是没看透呢?道德在政治中被消解,自动离席,利益开始了对崇高的僭越。
  • 12、我们说认识自己,知自己叫「知无知」,还有一个叫「知德性」。所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叫「美德就是知识」。知识中有自然知识,还有人生知识。
  • 13、理想国就是柏拉图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大体的图景是:整个国家的规模以站在城中最高的地方能够将全国的情况都看得一清二楚,国家的百姓都互相认识为最好。至于国家为什么会产生?柏拉图认为:“国家是起源于人类的需要。”正因为有了人类的需要,国家才得以建立,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最为迫切的需要是维持生命的食物,所以人类的首要的需要就是粮食,其次的需要是房子,再其次的需要是衣服之类的必需品,而因为有了这些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农夫、工匠、泥水匠、木匠、铁匠、织工、鞋匠等各种不同行业的人员,但是柏拉图认为人类应该分工
  • 14、许多赛跑者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 15、《理想国》是柏拉图主要的社会政治思想著作之一。这是他描述头等好的、完善无缺的国家之作,几乎涉及当时社会所有的急切问题,包含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各项具体的社会理论,是他试图用以改造现实社会的一种理想模式。在这个理想的社会模式下,他描述并阐述了阶级结构、最高统治者、“共产”制度、政治制度、婚姻制度、男女平等、教育制度等问题和观念。
  • 16、《柏拉图对话集》是其代表作之是柏拉图对话系列的统称,包括《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等十余部著作。
  • 17、苏格拉底喜欢用辩证法通过对话来让对方认清楚自己的矛盾;而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估计也有意无意地模仿了苏格拉底的对话辩证法。

  • 18、不过,柏拉图笔下的被解放的囚徒自己并不愿意回到洞穴去打理囚徒们的事。苏格拉底却不一样,他偏要像牛虻一样飞来飞去到处叮咬惹人烦。尽管这只牛虻后来被追认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从他开始的追根问底精神在两千多年后的今日照样很难为大多数人所理解。
  • 19、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20、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 21、雅典卫城
  • 22、苏格拉底其实有更多的哲学名言。甚至有人说上述德尔斐神庙里的三句神谕也是苏格拉底本人所言说。不管怎么说,当我们纪念苏格拉底诞辰2490年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感谢他所开创的人生哲学,也应感谢他的思想衍生品——苏氏语言哲学。在此,请允许我借用并改动何勇博士新作《第二心灵》一书里的一句话作为我此次苏格拉底朝圣之旅的结束语:学得哲学,就等于获得了“第二心灵”。
  • 23、苏格拉底有一个特点,他从来不说自己有智慧。实际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确实是无知,承认自己的无知,这需要勇气。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的无知,才可能去追求和探索知识,
  • 24、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 25、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 26、对理想主义有了这样的剖析,我们也就理解为何以“理想主义”为旗帜的诺贝尔文学奖。
  • 27、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苏格拉底

  • 28、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苏格拉底
  • 29、认识你自己knowyourself
  • 30、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 我是大约二十多年前在不到30岁的时候由于痴迷于董乐山先生的作品而无意当中走进苏格拉底的世界的。董乐山先生亲自操刀翻译的美国著名记者斯东的《苏格拉底的审判》深深地打动了我。彼时年轻的我阅读此书的初衷是想从该书中一窥苏格拉底的辩论技巧。上大学时的八十年代是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时代,那时十分流行演讲与辩论,包括英文的演讲与辩论。从此以后,凡是能够提高演讲和辩论技巧的书籍都会搜归囊中,董先生的这本书自然也不例外。当然,除了苏格拉底的演讲技巧之外,最让我困
  • 31、我是大约二十多年前在不到30岁的时候由于痴迷于董乐山先生的作品而无意当中走进苏格拉底的世界的。董乐山先生亲自操刀翻译的美国著名记者斯东的《苏格拉底的审判》深深地打动了我。彼时年轻的我阅读此书的初衷是想从该书中一窥苏格拉底的辩论技巧。上大学时的八十年代是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时代,那时十分流行演讲与辩论,包括英文的演讲与辩论。从此以后,凡是能够提高演讲和辩论技巧的书籍都会搜归囊中,董先生的这本书自然也不例外。当然,除了苏格拉底的演讲技巧之外,最让我困
  • 3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 33、孔子的《论语》基本是没有什么推理的,孔子好像就在宣布真理——这事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这是他总结出来的智慧。而苏格拉底必须要推理,推着推着推不下去了,就有人说:“苏格拉底你不是厉害吗?你知道答案吗?你不是最聪明吗?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苏格拉底回答说:“我是不知道答案,因为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 34、从自制切入,我们便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理性的态度,并进而了解苏格拉底对欲望的态度、对法律的态度和对神灵的态度。而且,要发展理性便要思考,于是了解了苏格拉底对理性的态度后,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苏格拉底对思考的态度,并能理解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35、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 36、苏格拉底(前469—前古希腊哲学家。他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专心致志做学问。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的。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 37、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 38、可能这是因为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吧。
  • 39、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 40、事情的真相是,只做权力政治的批判者,你起码会经常被认为代表了民众而民众也有望站在你一边。但是,如果你的批判对象是民众的俗见,你又不与政治权力为伍,那你就八面受敌,英勇壮烈了。也许,当自命的道德护卫者悲叹“人心堕落、世风日下”之时,新的一代在被“牛虻”叮咬后正从伪价值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准备回到永恒价值的家园故里。就算如此,人们回到家里,大概也不会在哪个良晨吉日突然想起向早已作古的“牛虻”敬一杯。看来,要想做个现代的苏格拉底或任何时代的苏格拉底,你就得准备好最终孤身一人背起十字架了。
  • 4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42、而自制到达的第二个地点是人与人的感情这一主题,这一部分体现在苏格拉底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的处理方法上。在第二卷第三章里,苏格拉底劝导哈赖克拉泰斯要友爱兄弟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种自制的表现。苏格拉底首先是从人的欲望着手,分析人喜欢什么样的兄弟,从而得出好兄弟的标准,再以这一种标准要求哈赖克拉泰斯,并说,如果哈赖克拉泰斯可以成为一位好兄弟,他的兄弟也会被他感化,成为一样的好兄弟。从理性与欲望的角度来看,这一思维过程不正是以自身理性观他人之欲望,再以观察之结果约束自身吗?
  • 43、【苏格拉底理想国名言】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 44、从史料窥探,苏格拉底鲜明的一大特质,即热爱祖国。当然,这样一位精神世界丰富的哲学家,其个人品格也非常优秀。综合史料,从等级划分看,他是一个普通平民,没有贵族恶习;从个人修养上看,他是一个肯为大义献身的人。政治哲学包括教育方面,苏格拉底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 45、《左传》称“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苏格拉底在“社会”层面上的做法便是通过立言来到达立德,通过立言立德让年轻人寻找到真理后,再让年轻人积极参与政治去立功。以苏格拉底的话而言,就是“安提丰,是我独自一人参与政事,还是我专心致志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政事,使我能够对政治起更大的作用呢?”,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社会”层面上,苏格拉底的做法就是教育。
  • 46、当我们说苏格拉底“履行牛虻的职能”时,很容易将这理解成是苏格拉底在生活之外扮演的一个角色。但是,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自己选择了这种使命作为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的,并且这只牛虻最后从容地接受被他叮咬过的巨兽的死罪判决。他在死刑到来之际拒绝以罚款赎罪的方式进行妥协,也谢绝人们的救援,因为他相信此时的逃生就等于对自己使命的背叛,而背叛了这个使命,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整个生命的意义。
  • 47、玻勒马霍斯提出了“正义就是扶友损敌“的观点,对朋友应该友善,对敌人应该狠毒。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技术的例子类比正义,认为真正正义的人应该是不会做出”损“这个行为的。既然正义如同航海术等技艺一样对于其对象有一种特殊且恒定的作用,那么”敌友“这样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否能够符合绝对的正义?“敌友”仅仅只是不同主体在自身立场上做出的形势分析,那么对不同个体而言是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正义的。因此,扶友损敌看似公允,其实仅仅只是符合大众心理的一种“同态复仇论”。

  • 48、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 49、「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中的名言,据说这话就是苏格拉底说的。因为苏格拉底被认为是那个时代,在那个城邦中最有智慧的人。刻的不只是这一句话,还有一句话——凡事勿过度。
  • 50、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 5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 52、一个可以『智能搜索』的哲学阅读平台!
  • 53、本文为郑召利教授在君和堂「大师读书会」系列讲座的演讲《回忆苏格拉底》内容节录。
  • 54、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 55、你是为了吃饭而生存,还是为了生存而吃饭呢?
  • 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 56、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 57、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斯巴达击败,不少人在找应该被责难的对象,很多人认为,雅典蒙受的失败是因为众神迁怒于雅典哲学家和诡辩家的不虔诚所给的惩罚。在这样的情况下,70岁的苏格拉底便成了替罪羔羊。他被指控两项罪名:对雅典神祇的不敬和对雅典青年人的不良影响。结果,苏格拉底被判有罪,处以死刑。宣判后,苏格拉底的弟子试图买通狱卒救他逃脱。但苏格拉底得知后却予以拒绝而从容就义。他选择的死刑的形式是服毒。他在临刑饮毒前说,“出发的时刻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我去死,你活着。哪个更好,

  • 58、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 59、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
  • 60、这样,苏格拉底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把自己的德性实现出来,这叫「真善一体」,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叫知行合一。这个知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论上的知,而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原则。
  • 61、我记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材上有这样一句话,马克思认识到社会治理间的斗争从来都是非理性的,因此在某些方面无法被理性所揭示,由此,他写出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我们的世界已经,或者说从来都不是理想国,我们也不需要什么哲人王,漫长历史中的“国家无义战”让政治家们逐渐意识到,当“兼爱、非攻”无法得到相应与一致服从时,国家的第一需求或许是保存自身。任何道德话语以及崇高叙事都被认为仅仅只是装点门面的说辞,真正隐藏在话语下的是实打实的利益之争。
  • 62、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 63、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苏格拉底
  • 64、自命为“牛虻”的苏格拉底
  • 65、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苏格拉底
  • 66、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 67、《论语》当中讲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虽然人都想长命,但死是必然的。所以生死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也是必须跨过的一道关。

  • 68、苏格拉底承认自己的无知。大家通过讨论,形成对问题比较全面的理解。不过像苏格拉底也挺烦的,为啥?他较真。他的邻居说:“苏格拉底,我们怎么能忍受你这样去死,这么不公正的审判让你死了?”苏格拉底说:“难道公正的审判让我死就可以,不公正的审判让我死,你就觉得挺悲哀的?”
  • 69、不知古代的圣哲们会不会感到失望与悲哀,人始终没有冲破自身的有限性。
  • 70、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 71、柏拉图自己后来也看到这样一个头等好的“理想国”不能实现,就用《法律篇》来描述“二等好的”国家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国”的理想。
  • 72、【苏格拉底理想国名言】开头有言,哲人的思想包括“个人”与“社会”的两面,在关于自制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可以一窥苏格拉底思想中的两面性了。而除了思想,哲人在行为上也有着“个人”与“社会”的两面性,在“个人”层面上,苏格拉底的行为是克制欲望、友爱他人、遵守法律和尊敬神明。那在“社会”层面上,苏格拉底的行为是什么呢?
  • 73、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公元前四六九年的雅典,曾经当过石匠、雕塑家,也当过兵、打过仗。据说他还娶了一个泼妇,生了两个儿子。最后,因为他拒绝放弃雅典共和国目为异端的学说,被判死刑,服毒身亡。
  • 74、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苏格拉底“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苏格拉底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
  • 75、“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苏格拉底
  • 76、理想的国度不应该被不美好的东西所玷污,所以苏格拉底强烈谴责了诗人,其中以荷马为甚。他认为神应该是美好的,而不应该带有人的一些恶习和肉欲。而且他认为其他行业的人都可以创造东西,而诗人不能,他们只是模仿一些东西并且用不美的情感写出来,所以在理想国中,可以取缔诗人的职业。
  • 77、苏格拉底不喜欢写枯燥的哲学论文,也不给他的学生讲授知识的本质。他选择了一种更有趣的方式来探究人生的难题。他常在雅典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场逛上一整天,问人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人——不管是男女老少、权贵乃至妓女——能逃脱于苏格拉底的戏谑式盘问。苏格拉底用他尖刻的机智和牢不可破的逻辑迫使他的受害者掉进其智慧的陷阱。受害者们越自负和越自命不凡,苏格拉底就越高兴。如今,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方法”。当一些被拖曳进苏格拉底式大洗牌的人气恼地走开时,其他人则被改变了。当时有位年轻诗人目睹了苏格拉底的市集奇观后,回家便

  • 78、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 79、做少许事情而做得很好,胜于做许多事情而做得很糟。
  • 80、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等等。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蚀青年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订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这篇短文就是苏格
  •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 81、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 82、“人应当坚持正义”,明确表达了文章的观点,这也正是苏格拉底不听格黎东的劝告执意赴死的原因。“应当”是“必须”的意思,突出了“坚持正义”对“人”的重要意义。
  • 83、——写在苏格拉底诞辰2490年
  • 84、我们只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做坏事。苏格拉底有一个观点:一个人不会知道是错的,而再去做错事,即「无人有意为恶」。
  • 85、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遗址
  • 86、虽然,这种思维方式可能错漏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这种思维方式的方向却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是一种提高个人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 87、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62页。

  • 88、在《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说的“正义是智慧”这个说法没错,那么正义是需要的。如果我的说法没错,那么不正义是需要的。这句话或许从几千年前观照至今。
  • 89、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苏格拉底
  • 90、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 91、如果说语言能够对我的阅读产生阻滞,那么《理想国》里的类比逻辑则让我感到有些困惑。阅读伊始,在我浅薄的认知中,苏格拉底的有些类比推理是不能成立的。例如,我觉得“一个正义的人善于管钱”是无法与“一个医生善于治病”相类比的。正义的人并没有形成方法论意义上的“擅长管钱”,人们将钱放心交给他保管,也仅仅是不用考虑监守自盗的风险,这就不能推出“”一个正义的人,极善于管钱,同时也就意味着极善于偷钱的结论。有比如将“马受伤了,马变坏了”与“人受伤了,人变坏了”相类比。我觉得哪怕人受伤了,他仍然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当然,随着
  • 92、《回忆苏格拉底》这本书中,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特别好的一点是就像孔子学生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样,这本书的记录也是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有很多苏格拉底跟学生、跟邻居、跟各种各样的人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记录。而且他有推理,在这点上跟孔子的《论语》不太一样。
  • 93、《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 94、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 95、但色拉叙马霍斯没有想到的是,为强者谋利益的并非正义,而只是某种不易察觉的“赚钱术”,在这个意义上,这是每个有技艺都具备的一种技能。而正义者“物伤其类“,只愿意打败不同于自身的,不正义者却贪得无厌,妄图超越一切·,这被证明是愚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义者因为其”憨厚“而显得精明,不正义者因为其”过于精明“而显得愚蠢。而真正的正义也从来不是为了维护强者的利益,它作用于它所管理的整个对象。非正义从本质上是无法长存的,因为其本质预示着最后必将走向崩坏。
  • 96、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 97、回到我们当下,正如习总书记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什么?很多都在变,观念也在变。过去的观念不再遵守了,新的观念、新的价值又没建立起来。同样的事情,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连起码的善恶、好坏标准都没有了。各种各样的无稽之谈充斥在网络,使我们在网络当中看不到真相,看不到善良的东西,反而有很多让人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 98、柏拉图可是一位在世界上名气很大的历史人物。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理士多德的老师,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 99、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 100、知识是产生杰作的基础,也是源泉。————贺拉斯《诗艺》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卢克莱修《物性论》我认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苏格拉底,引自《理想国》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谟克利特《节奏与和谐》掌握知识不是为了争论不休,不是为了藐视别人,不是为了利益、荣誉、权力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而是为了用于生活。————培根《随笔集》
  • 101、苏格拉底和他的“产婆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