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条)关于劳动的古诗

  • 1、已过去了近六十年,仍记忆犹新。
  •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4、有了这份单词表,轻松记忆小学常用单词!
  • 5、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关于劳动的古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 6、【关于劳动的古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 7、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8、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 9、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 1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就有大量描绘劳动生产的农事诗。好比《伐檀》篇,全诗运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伐檀木的劳动者一边劳动一边想到社会的不平。

  • 11、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 12、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13、解释: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 14、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 15、天津师范大学为中学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 16、孩子学拼音很费劲?这样做,在家里也能教!
  • 17、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 18、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 19、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 20、白话文:水的深处适合种菱,水浅处适合种稻子,不深也不浅的地方适合中荷花。这句诗词描江南劳动人民充分利用自然生产的情形。

  • 21、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 2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击壤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蚕妇》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行矣秋风高,去采玉井莲。——《书怀》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采莲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陌上桑》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田园作》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天旱农夫盼春雨,泪眼望稻谷。
  • 23、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24、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25、大家齐力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宋·王禹《畲田调二首》
  • 2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 27、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 28、《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29、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
  • 30、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关于劳动节的古诗:唐·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宋·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范成大《田家》: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唐·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雍裕之《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唐·秦韬玉
  • 31、关于劳动节的古诗:唐·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宋·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范成大《田家》: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唐·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雍裕之《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唐·秦韬玉
  • 32、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33、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 34、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对唱。
  • 35、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 36、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37、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38、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唐代:王维《新晴野望》。
  • 39、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40、山中寡妇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 41、古代的劳动,绕不开农事,除了庄稼地里的农事,还有一些“牧童”和“渔者”的形象,农业社会,诗歌歌颂劳动,悲悯劳动者。
  • 42、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语短情长、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 43、这个假期,敢不敢让孩子做点“危险”的事情?
  • 44、白话文:水的深处适合种菱,水浅处适合种稻子,不深也不浅的地方适合中荷花。这句诗词描江南劳动人民充分利用自然生产的情形。
  • 45、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 46、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 4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翁卷《乡村四月》
  • 48、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49、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5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51、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 5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53、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 54、放在时间的长轴上,我所能看到的时代太短,到底哪个作品经历了时间的淘洗能成为经典被传颂下去?还是说我们现在真实经历的各种劳动最后只剩下了历史书中的一句?
  • 55、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5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57、悯农二首·其二
  • 58、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59、作品虽客观叙写,不着评论,但对蚕妇命运的同情,启人思索。诗歌结构简洁,语言质朴,一针见血。此诗与李绅“锄禾日当午”首,一咏耕,一咏织,可称为中国咏耕织的代表作。
  • 60、我期待有人著书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劳动者,但是又恍惚觉得其实代代都一样,劳动者本身都是一样的,还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还是“昼出耘田夜绩麻”,还是“乡村四月闲人少”,当然,也依旧有“醉里吴音相媚好”,依旧有“卧剥莲蓬”和“傍桑阴学种瓜”的娃娃。

  • 61、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62、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 6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击壤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蚕妇》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行矣秋风高,去采玉井莲。——《书怀》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采莲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陌上桑》
  • 64、最美好的东西皆由劳动、
  • 65、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 6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麦》
  • 67、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68、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69、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 70、树人视角|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今年9月起,每个孩子都要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

  • 7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72、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啦,对于劳动节的来源,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不过,关于劳动的古诗,你能背出多少呢?
  • 73、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 7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75、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兴》。
  • 76、关于劳动的古诗:《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贫女》唐·秦韬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77、悯农二首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建议写这个,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最关键的是,它被人们所熟知。
  • 7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 79、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80、这首诗是《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行至黄泥冈时,白日鼠白胜扮作挑酒桶的汉子所吟唱的诗作。天上烈日当头,骄阳如火;地上稻禾枯焦,土地干裂。大旱之年,酷热难耐,庄稼被烤晒得枯焦了,押送生辰纲的人们,又将热得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81、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82、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 83、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
  • 84、船夫和渔人,一年里恐怕要撑折一万支船篙在这里头。
  • 85、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86、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 87、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蚕妇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88、白话文: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
  • 89、手把青秧插野田,抬头便见水中天。——《插秧歌》听鹤向风立,捕鱼乘月归。——《寄鄠县尉李廓少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农家望晴》
  • 90、点击上方“博学少年”可以订阅哦

  • 91、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 92、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 93、【关于劳动的古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94、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95、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 9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秦·无名氏《击壤歌》
  • 97、在古代,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节日,也没有一种特定的仪式庆祝劳动节,但劳作是古人生活的常态,我们从千年的古韵里,依然能够读出勤劳质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98、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唐·雍裕之《农家望晴》
  • 99、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 100、读劳动诗词,为劳动点赞!

  • 101、翻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