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边塞诗(精选101句)

  •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2、因为那是盛唐,那是一个“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盛唐时代,是“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盛唐时代。
  • 3、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 4、跟他并列第一的是张说和李邕。
  • 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 6、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 7、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8、《子夜四时歌》为南朝乐府民歌,收录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或眷恋之情。现存七十五首,其中春歌二十首,夏歌二十首,秋歌十八首,冬歌十七首。又称《吴声四时歌》或《子夜吴歌》,简称《四时歌》。李白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所写,亦称《子夜吴歌》,也分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 9、原题:李白是一首豪迈冲天的唐诗,第一个霸气十足,整首诗震撼回肠!
  • 10、“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11、【李白写的边塞诗】为国牺牲,死得其所,这是旷达、慷慨的盛唐精神。
  • 12、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 13、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 14、《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 15、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那是写滚滚黄河;而岑参这句是写漫漫黄沙。从走马川到雪海,这里是广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狂风怒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一片混沌,这就是封大夫驰骋千里的疆场。
  • 16、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 1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18、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斋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
  • 19、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 20、事实上,王翰还是一个富二代,爱吃爱喝爱玩,喜欢喝酒,且不加节制,马槽里养了好多名贵的马匹,家里蓄养着歌伎。
  • 21、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 22、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 23、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 24、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 25、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 26、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 27、在这句话当中,表明了李白所创作的诗的派系,隶属于浪漫主义,他可以把拟人和比喻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移情于物,也可以抓住某一事物的某一特点,甚至进行大胆而又夸张的想象,既大胆又真实可信,极好的突出了形象,加大了艺术效果,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 28、在边塞诗当中,最为动容的就是征人思亲以及家中亲人思念征人,李白将两者用在一起描述,与众不同,更加突出了征人思妇的哀怨。与此同时,这也刻画出了战争所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亲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 29、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 30、此诗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描绘了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
  • 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 31、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 32、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 33、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 3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35、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 36、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 37、在唐代,诗人名家辈出。
  • 38、诗歌一共十二句,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所以这幅图的作用是烘托思乡
  • 39、对于那些戍守边疆,前来征战的士兵而言,一旦来了此处,基本上就代表着难以生还的悲惨结局,这几个字再次强调了战争的残忍之处,突出了征人的苦楚。中间的这两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边塞的景象过度到战争,再过度到征人,最终引发诗人的情感。
  • 40、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 41、古典人生智慧一次收齐,这4本书浸透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态度
  • 42、在宋代诗人杨齐贤的诗句当中,他是这样描述的,“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在他的这句话当中,几万里指的是天山到玉门关的距离,实际角度分析的话,算是较为靠谱的。
  • 43、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 44、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
  • 45、《唐诗别裁》: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
  • 46、边塞护卫着广阔的农业生产地区,幽燕两州韵蚕桑生产又占宿极重要的地位。
  • 47、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 48、唐代的边塞诗空前绝后,佳作斐然,成就了很多著名的边塞诗人。然而很多诗人并没有去过边塞,有的诗人纵然游历过边塞,却没有真正的从军经历。但是岑参却不同,他曾两次远赴西北边陲,在新疆军队生活了六年,最远到达中亚,他比任何一位诗人都熟悉边塞,他的作品有最真切的边塞感受,所以被郑振铎称为“最富于异域情调的诗人”。
  • 49、巧妙的是,站在地理角度分析的话,明月是从东边升起来的,就比如许多诗人常用的话语,“月出东山”、“月出东海”等等。然而,据李白的描述,“月出天山”,怎么思考都有点儿怪。
  • 50、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 51、《走近课本里的中外名人》让伟大的人性和思想的光辉指引孩子的人生道路
  • 52、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 53、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 5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城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 55、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 56、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 5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58、在百战磨炼的沙场打碎了铁衣,城南已经被层层包围。
  • 59、【李白写的边塞诗】赏析:此诗也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前两句写出了边地的极寒环境,三四句又承前,一气直下,写出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境,五六句又写了紧张的军旅生活,极典型的概括了战士的全日制战斗生活,最后二句慷慨高唱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与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 60、点上在看,留下您的评论
  • 6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6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63、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观点。

  • 6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65、双双愁泪沾湿战马皮毛,飒飒风沙扑打行人脸面。
  • 66、在大唐灿烂的诗坛史上,李白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在诗词和古文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当年他拿着一篇《蜀道难》拜谒贺知章,贺知章惊为天人,由此冠名“谪仙人”。
  • 67、李白的边塞诗《关山月》,有何艺术价值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
  • 68、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
  • 69、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被后世赞了1200年。
  • 70、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 71、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 72、此诗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却处处都有鲜明的色彩,以色示物、以色感人,奇诡而又妥帖。
  • 73、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 74、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 75、“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在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一朝一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在这里征战,但是大多死在了战场上,归还的很少。这里的意境和王翰的《凉州词》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代征战几人回”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李白的诗更胜一筹。
  • 76、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
  • 77、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78、王翰是并州人,就是现在的山西长治。他是一个狂士。
  • 79、赏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此诗描绘了出塞途中所见的景色,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是历代传诵的名句,它以工整的对仗,生动逼真地组成了一幅塞外特有的奇丽壮美的画卷,被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赞为“千古壮观”。
  • 80、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 81、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 82、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 83、在唐代,有一个浪子诗人,爱吃爱喝爱玩,写下一首边塞诗,成唐诗巅峰之作,不输李白杜甫,最后14个字被人赞了1200年。

  • 84、看似是两个毫无关系的话题,实际上却是诗人巧妙的设计吧,从汉代开始,跨越到唐朝,这无休止的战争,不分个你死我活,当真是不罢休,而这一点也正说明了战争的残忍之处,这正代表着巨大的牺牲。
  • 85、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
  • 86、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 87、“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一句,似乎比第一句所描绘的范围更广,仅仅是“几万里”三个字就值得深思。
  • 88、接下来的4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则描述了壮丽边塞风光下的征战景象。即当年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现在吐蕃在觊觎着青海湾的大片河山。历史上的征战地,从来都是只见出征的战士,而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战争的残酷性可想而知。这与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境相似。
  • 89、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90、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91、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 9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93、岑参性情豪放,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看到凶险的环境,他不是恐怖,而是兴奋,而是好奇。这样的性格,再加上六年的异域体验,成就了唐朝最为瑰丽的边塞诗。《走马穿行奉送风大出师西征》是写“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写“雪”,两首鬼斧神工的佳作,堪称岑参边塞诗双壁。

  • 94、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 95、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诗中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
  • 96、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 97、张说对他非常看重,张说辅佐朝政时,征召他为秘书省正字。
  • 98、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 99、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首诗。
  • 100、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 101、此诗通过人物的肖像和行动描写以及环境的渲染,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