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绅(100个)
2023-04-26 16:54:57
4340
-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就是这样一位人物,谁会想到,随着岁月流逝,他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据传,李绅发迹后,在个人生活上却是完全相反的一种状态。
- 3、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 4、谁知刘禹锡看到李绅家里,美女歌妓成群,生活骄奢淫逸令刘禹锡感到不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司空见惯”这个成语也是出自于李绅和刘禹锡的这个典故。从刘禹锡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到,李绅当官之后的奢侈生活,恐怕他也记不得曾经艰难困苦时刻曾作出《悯农》了吧。
- 5、刘禹锡曾应邀参加扬州节度使李绅的宴会,见李绅家中歌妓成群,写有《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绅见他如此着迷,便将家妓送给刘禹锡。
- 6、什么意思?是要问哪首诗?就是《悯农》悯农有三篇,有名气的是以下两篇,你说的教育的一般都是第一篇吧。《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7、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 8、李绅出身地地道道的官宦家庭,他是唐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祖辈和父辈也都做官,父亲虽然官不大,但也做到了县令一职,他自己则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高位。
- 9、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 10、《悯农》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 11、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2、唐代诗人李绅的爱惜粮食的诗句: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种。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悯农2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蚕妇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13、悯农二首0朝代:唐代作者:李绅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14、李绅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然而不幸的是,他刚刚6岁,父亲就因病去世。失去父亲的孩子,在古代称之为“失怙”。而这也就代表了李绅不仅失去了父爱,也失去了富裕的生活。
- 15、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 16、我在博物馆“画”方言全市青少年儿童漫画大赛
- 17、无论何朝何代,好男人都是被人追捧的。
- 18、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 19、进士及第后,李绅被授予国子助教的官职,但李绅并不喜欢,他也不指望俸禄过活,不久便辞官东归。当他抵达金陵时,驻扎此地的观察使李锜欣赏他的才华,任命他为从事官。此时距离安史之乱结束已有多年,但各地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都拥兵自重,地方割据愈演愈烈。当从事官没多久,李绅就发觉李锜这人太过专恣,不愿再做下去。李锜大怒,打算捕杀李绅,李绅得到消息赶在被抓之前逃回了无锡。
- 20、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三十五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 21、元和元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锜幕府。因不满李锜谋叛而下狱。李锜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22、李绅见刘禹锡如此着迷,便将自己的家妓送给了刘禹锡。所以,李绅还没有疯狂到想把所有的貌美女子都占为己有的地步。
- 23、李绅当淮南节度使时,对百姓疾苦极为漠视。在李绅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纷纷渡江淮而逃难。与李绅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
- 24、在朝廷的彻查中,才知道李绅在案件中为了金银财宝,而害人性命,枉顾律法。那个一直被人赞颂的李绅,终于被人揭开真面目。
- 25、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 26、第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 27、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唐代诗人李绅《悯农》诗具有现实主义的文风,所以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中B项是西方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代表作品,A项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C项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D项是现代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故答案选B。考点:西方近代以来的文艺点评: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文艺发展阶段特征和代表作家和作品的识记能力,总体难度较低,但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较多记忆难度加大,建议学生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忆,同时在平时加
- 28、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 29、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30、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 31、毁誉参半。唐朝诗人李绅虽然写出了两首题为《悯农》的诗,可是,他不是个节俭的人,还非常奢侈。人是会变化的,他在写这两首诗的时候,他做官的父亲去世了,母子生活很苦,亲眼看到农民种地的不容易。
32、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在年轻时,节约简朴,做了大官后,耳濡目染之下,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成了“朱门酒肉臭”的贵人。
- 33、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活了74年。
- 34、李绅为官有政绩,但处于牛李党争之下,建树不大,会昌四年因中风辞职,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百姓“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
- 35、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中进士第,补国子助教,历任刺史、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右仆射、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册封赵国公。元和十五年,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党重要人物。会昌六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 36、李绅人,生于乌程县,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惠山寺读书。
- 37、李绅亦善书,朱长文《续书断》列为能品,有谓:“尝观其《法华寺诗》,笔老字劲,亦无愧于前辈焉。”《金石录》记李绅书两种,濠州四望亭记和法华寺诗碑,皆不传。今嵊县之龙宫寺碑,则是硕果仅存者。此碑是李绅在浙东观察使任上大和九年所立,绅撰文并书,字体在楷行之间,点画间隐隐有李邕、徐浩的影子,无愧王派正脉,但整体结构稍显拘滞,此所以称不得一流。
- 38、张郎中曾经做过广陵从事,和一位风尘女子很要好,但相爱而不成眷属。二十年后,在李绅家喝酒,恰好相逢。四目相对,泪将欲下。李绅去换衣服,张郎中用手指蘸着酒,写词在木盘上,女子记住了词。李绅回来,张郎中端着酒杯发愁。
- 39、李绅脾气急躁,蔑视僧人,“必问难锋起,祗应不供者,多咄叱而出”,有僧人向李绅宣传因果报应。他问:“师父从何处来?”僧以话头禅答:“贫道从我来的地方来。”李绅将他鞭打二十下,说:“那我让你从该走的地方回去!”。
- 40、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 41、不久,李锜因谋反被朝廷诛杀。由于李绅曾反对李锜,朝廷嘉奖他的胆识和气节,元和四年,召他入京任校书郎。元和十四年(李绅升任右拾遗,第二年又升任翰林学士,当时的李德裕、元稹也都任翰林,由于三人均才华横溢,因此被称为“三俊”,三人也都情意相善。而李绅和李德裕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结识后的二十多年中,他们俩在政坛中始终是最亲密的盟友。而白居易,由于此前在政坛上太过锋芒毕露,已在元和十年被赶出京城,调到地方任职。
42、唐穆宗十分器重李绅,他以为外任是李绅自己的意愿,还派中使去李绅府上慰问,赐他玉带褒奖。李绅对中使大吐苦水,哭诉李逢吉的阴险毒辣。唐穆宗得知事情真相后,迫使李逢吉将李绅改任户部侍郎,李绅留在了长安。
- 43、李绅去世之后,他之前所做的坏事都被揭发。皇帝听后大为震惊,做出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 44、李绅34岁考中进士,后一路升迁;
- 45、李绅,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 46、【唐代诗人李绅】李绅的蜕变,给后人起码提出了以下警示:一是人会随境遇不同而发展变化,有的人不是越变越好,而是有可能由好变坏;二是节俭美德的养成,并不是会写作、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可以一锤定音。
- 47、《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一般认为,《悯农》有两首,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只是第一首,其实第二首同样出名。
- 48、长庆元年三月,改为司勋员外郎、知制诰。
- 49、能够写下《悯农》二首的李绅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50、【唐代诗人李绅】写出万千农民辛劳的李绅,并不是农民。他是唐朝宰相的曾孙,家世显贵又富贵。
- 51、他的生活是艰难的,他父亲死时他还是个孩子,跟着他的母亲去学习。
52、本次活动,我们设置了“最美诵读”诗词达人奖、以及诗意班级奖奖项;获得诗意班级奖所在班级的老师,还可额外获赠“中华诗教教学服务平台”一年使用权!
- 5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54、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 55、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 56、会昌六年七月病逝扬州。
- 57、又翻检中华书局新出《李绅文集校注》,所录龙宫寺碑:“法师曰:‘星岁有期,愚有冥告众。’元和三年……”此句显然不辞,对照碑文乃是:“法师曰:‘星岁有期,愚有冥告。’臮元和三年……”按:“臮”同“暨”,等到的意思,点校者不识,遂生讹误。碑刻之于文献研究,可贵如此。
- 58、李绅在仕途上,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可是他并不是一个清官,而是爱财又好色。总之一个昏官有的,他一样不落。
- 59、此事也不完全出于虚构,李绅《新楼诗廿首·龙宫寺》,诗前有小序,所叙较碑文尤详:“此寺摧毁积岁。贞元十六年,余为布衣,东游天台。故人江西观察使崔公,以殿中谪官,移疾剡溪。崔公坐中有僧人修真,自言居龙宫寺,起谓余言:‘异日必当镇此,为修此寺。’时以为狂易之言,不之应。僧相视久之而退。至元和二年,余以前进士为故薛革常侍招至越中,此僧已卧疾,使门人相告:‘曩日所言,必当镇此,修寺之托,幸不见忘。’僧又偶言寺中灵祇所相告耳。余问疾而已,不能对。及后符其言,而讯其存没,则僧及门人悉已殂谢。寺更颓毁,惟荒基余像而已。因
- 60、这两首诗实在太有名了,不用过多的解释,都能知道意思,而且这两首诗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不但课堂上反复默写过,也经常出现在长辈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时出现,就连学校食堂的墙壁上也少不了。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 61、《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62、李逢吉一听,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 63、还有人认为,李绅执意处死吴湘,是为讨好李党老大李德裕而实施的一次报复行动。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是世仇。
- 64、后来朝廷命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发现吴湘罪不至死。
- 65、这说明李绅生活奢靡基本上做实的。宋人《太平广记》说他“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太平广记》是民间小说,偏向纪实,受众很广,可见李绅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怎么好。
- 66、这是我们小时候学的第一首启蒙诗,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爱护粮食,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你知道么:据有关专家估算,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 67、《书法》杂志1977年创刊,以服务读者、振兴书法艺术为己任。面向海内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是当代中国书法界的权威刊物之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获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兰亭编辑出版奖”。
- 68、书法篆刻临摹展作品连载高清大图
- 69、这尤以其早年诗作《悯农二首》为代表,该诗不仅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而且以同情和愤慨的笔墨,揭示了广大农民的悲苦命运,思想性很强。
- 70、我愿赵燕妹,化为嫫母姿。
- 71、历官翰林学士,转任右补阙,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后卷入牛李党争。
72、《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 73、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 74、书法篆刻临摹展作品连载高清大图
- 75、此情此景感染了李绅,于是他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悯农》。可以说,此时的李绅少年英姿,心中充满了造福苍生的宏愿。
- 76、李绅是唐代诗人。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教经义。青年时期,目睹了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所以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二首»。被誉为悯农诗人。
- 77、字公垂,亳州谯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宰相李敬玄曾孙。
- 78、李绅在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并且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全然没有“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简朴与珍惜的意识。与李绅同一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
- 79、元和元年之前,李绅曾有几次进京应试,都未中。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不过这次他认识了比自己小七岁家住长安的元稹,受到热情款待。唐宪宗元和元年,李绅再次进京赴考。这次和他同考的除了元稹,还有和他同龄的白居易,三人因这次科考而结为好友,并都金榜题名。
- 80、李绅做淮南节度使,张又新在江南郡守的任上罢官。一直以来和李绅有间隙,做什么事都对着来。其人罢官后还乡,遇风翻船,淹死了两个儿子。身遭不幸,非常悲痛,又担心李绅会报复他。便给李绅写了很长的一封信,表示自己的歉疚。
- 81、美味的寿司,主要成分是米饭,也就是我们的水稻哥哥~
82、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将吴武陵的侄子吴湘也列为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处其死刑。大中元年,“吴湘案”终于得到平反。
- 83、为什么李绅会变得这样骄奢淫逸,从之前的悲天悯人变得如此没有人性,从悲叹“粒粒皆辛苦”到最后的鱼肉老百姓,逐渐失去了当年的信仰,忘记了当时的誓言?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弱点吧,古代很多的官员都是寒门出身,当时生活艰难,也曾有过誓言要造福百姓,但是最后走上仕途之后,却与当时的誓言大相径庭。
- 84、顺便说下,这便是司空见惯成语的来历。这里的司空就是指李绅。李绅对豪奢生活习以为常,令人意外。
- 85、无奈之下,叔叔只能自降身份,以弟弟的身份求见李绅。然而这也不行。最终叔叔把身份降低到了孙子,李坤这才笑嘻嘻地答应。
- 8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8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88、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 89、当日,他们一起来到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观稼台是曹操修建,站在观稼台上,眼前阡陌交织,河川纵横,一览无遗,非常壮观。李逢吉感慨之余,吟诗道:“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官职的升迁能像登台这么容易就好了。很明显,李逢吉想的是个人命运前途。
- 90、在他担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欺压百姓,强加赋税,使得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渡江逃难。
- 9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是崔颢的《黄鹤楼》,而崔颢凭借着这一首诗,流传千年。
92、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 93、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却丧失了诗歌里的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腐官酷吏。随着官职的升高,李绅“渐次豪奢”。据传,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
- 94、悯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 9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96、作为李绅的好友,元稹一生忠于爱情。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写的就是元稹自己的爱情。
- 97、升任翰林不久,李绅又转任右补阙,唐穆宗长庆元年三月,改为司勋员外郎、知制诰。长庆二年二月,破格升任中书舍人,入了中书省。此时的李绅,已经和李德裕、元稹等人形成派系,由于以李德裕为首,因此人称“李党”,和以牛僧孺、李逢吉等人为首的“牛党”对峙于政坛。
- 9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99、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
- 100、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流传很广的说法,具体源头何处,笔者并没有找到有关记载。当然,不排除套用其他人的事例诬陷中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