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诗词(101个)

  • 1、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 4、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 5、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
  • 一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 6、一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 7、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 8、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 9、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 10、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 11、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 12、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 13、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 14、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 15、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 16、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 17、菊花犹折御衣黄,莫惜危亭更上。
  • 18、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 19、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 20、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 21、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 2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23、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
  • 24、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 25、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 26、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 27、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 28、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
  • 29、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 30、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 31、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 32、九日登花马池城

  • 33、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 34、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 35、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 36、【重阳节的诗词】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 37、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 38、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 39、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 40、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 41、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 42、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 43、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 44、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 45、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46、兴来相与共清狂。频把新词细唱。
  • 47、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 4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49、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 50、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好音乐带给你好心情
  • 51、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 5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53、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 54、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 55、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 56、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 57、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 5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59、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 60、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 61、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 62、【重阳节的诗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 6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64、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65、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 66、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 67、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 68、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 69、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
  • 70、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 71、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 72、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又称重九日。重阳之称早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九日已有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亦称此日为“茱萸节”、“菊花节”。传说汝南桓景跟随道士贾长房游学,贾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速回去,令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髙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因袭成俗,登高成为节日主要内容,遂有“孟嘉落帽”、“白衣送酒”等佳话流传。唐代登高、赏菊的习俗相当盛行,还以十日为小重阳,宋代以后则每况愈

  • 73、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 74、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 75、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 76、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77、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 7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 79、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白行简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 80、留言区告诉我,可以吗?
  •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 81、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 82、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 83、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 84、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 85、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 86、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 87、怕见镜中新白发,长将破帽裹西风。
  • 8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 89、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 90、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 91、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 92、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 93、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 9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 95、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 96、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 97、彩蛋:100句与明月相关的诗词名句
  • 98、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 99、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 100、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 101、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