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条)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句

  • 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 2、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 3、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 5、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采桑子作者:黄庭坚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蓬的小女孩活泼可爱、调皮嬉戏的情态。首句写荷花香飘满塘,菡萏本指荷花,这里应该是指荷花落后结的莲蓬,因为采莲应该采的是莲蓬。陂指水塘,十顷陂的水塘应该不小,古代的一顷相当于现在的33公顷,也就是33333平方米。那么十顷应该是333330平方米,应该是很大的一个水塘了。这么大的水塘里芳香四溢,莲蓬挨挨,还有晚开的没有败落的荷花。采莲的小女孩平时深藏闺中,与世隔绝,今日驾驶着小舟进入荷塘,就像笼中放飞的鸟儿,林立的荷叶和莲蓬隔开了世俗对她的束缚,清清的水波,淡淡的清香更荡开了她的心
  • 6、这首词写出了采莲蓬的小女孩活泼可爱、调皮嬉戏的情态。首句写荷花香飘满塘,菡萏本指荷花,这里应该是指荷花落后结的莲蓬,因为采莲应该采的是莲蓬。陂指水塘,十顷陂的水塘应该不小,古代的一顷相当于现在的33公顷,也就是33333平方米。那么十顷应该是333330平方米,应该是很大的一个水塘了。这么大的水塘里芳香四溢,莲蓬挨挨,还有晚开的没有败落的荷花。采莲的小女孩平时深藏闺中,与世隔绝,今日驾驶着小舟进入荷塘,就像笼中放飞的鸟儿,林立的荷叶和莲蓬隔开了世俗对她的束缚,清清的水波,淡淡的清香更荡开了她的心
  • 7、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 8、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9、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采桑子作者:黄庭坚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10、而儿童诗的所有创作诗人中,我最喜欢宋代诗人杨万里。杨万里的童趣诗,让我们看到一个内心真实丰富的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

  • 11、吹短笛:“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12、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 13、次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
  • 14、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 1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16、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 17、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 18、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 19、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天色还早,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 20、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另: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捉鸣蝉,忽然闭口立。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21、“学垂纶”则是从举动方面做出的刻画,作者借具体动作烘托了人物的性情与形象,结合前面的“蓬头”,将一味“童真”饱满地流露于纸。
  • 22、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 23、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到,原来胡令能从一个手工业者迈入诗歌创作行列,竟是因为一个荒诞不羁的梦。
  • 24、开门:“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 25、《花影》——苏轼宋
  • 26、载诗:“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27、译: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 28、《所见》——袁枚清
  • 29、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 30、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恋小车:“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31、恋小车:“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3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33、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 34、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 35、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 36、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
  • 37、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3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39、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 40、译: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 41、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天色还早,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 42、远处有人向小孩问路,小孩则只招手不做回应,因为他怕惊到了钓竿之下的鱼儿。这又是一个接地气的自然画面,未加任何修饰,却倍觉鲜活生动、富有逸趣。作者利用行人问路这一画面捕捉,将小孩垂钓的模样和心境轻松展现出来。
  • 4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宋代《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 44、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 4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46、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 47、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 48、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49、译: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 50、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 51、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 52、《池上》——白居易唐
  • 5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54、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 55、释义: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56、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57、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58、挑促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59、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 6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61、【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句】《村居》——高鼎清
  • 62、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 63、“莓苔”与“草”不仅体现了垂钓之地的幽静与偏僻,还很自然地为画面增添了醒目的色彩,所以画面于此处就有了不少美感,而且不再显得单一。
  • 6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65、译文: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 66、《桑茶坑道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句是: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柳阴眠正着”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译文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涨满了流水,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 67、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宋代《稚子弄冰》
  • 68、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 6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70、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 71、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7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73、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74、童年如茶,醇香、浓厚;童年如水,清澈、纯洁;童年如画,美丽、动人……
  • 75、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76、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 7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
  • 78、下两句具体描写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嬉戏顽皮。夕阳西下,天近傍晚,小女孩丝毫没有回家的意思,就着夕阳的余晖,竟然干脆脱掉了鞋子,坐在船舷上,把两脚伸入水中,一上一下扑腾踢水,水花四溅,把船头都打湿了。惹得船家的鸭子在一边嘎嘎地跟着叫,女孩干脆脱下了自己的红裙子裹在鸭子身上,把鸭子抱在了怀中。
  • 79、译文:看到人就学着咿咿呀呀的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睡觉。娇娇滴滴的啼哭了一晚上是因为什么事呢?是嫌衣服上少绣了金线花。
  • 8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这两句生动描绘出儿童追逐蝴蝶,天真活泼的场景。先写人物:黄蝶飞舞,儿童在后面急忙奔跑着追逐。再写情境:黄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中,飞舞的蝴蝶和随风摇曳的小黄花合而为再也无法找寻了。表现了农村儿童的生活情趣。
  • 81、这两句生动描绘出儿童追逐蝴蝶,天真活泼的场景。先写人物:黄蝶飞舞,儿童在后面急忙奔跑着追逐。再写情境:黄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中,飞舞的蝴蝶和随风摇曳的小黄花合而为再也无法找寻了。表现了农村儿童的生活情趣。
  • 82、唐白居易《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83、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 84、清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8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86、描写儿童情趣的诗句有:
  • 87、译: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 88、【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89、放纸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90、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一扫五代以来的宫廷靡靡之音,向我们生动活泼地展示了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贪玩的童心,犹如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溪上青青草最有名的当属清平乐——辛弃疾茅檐低小。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池上

  • 91、释义: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 92、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 93、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94、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95、《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本词中的“举棹、年少”就是和声,均无实际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等。所以,这首词去掉和声,相当于一首七言绝句,加上和声,相当于一组歌词,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
  • 96、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 97、唐代范摅在《云溪友议》卷下《祝坟应》中记载:“胡令能,圃田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
  • 98、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 99、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 100、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捉鸣蝉,忽然闭口立。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101、笑问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