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劳动精神的古诗词(优选101个)

  • 1、【赞美劳动精神的古诗词】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 2、听鹤向风立,捕鱼乘月归。——《寄鄠县尉李廓少府》
  • 3、全市劳模、广大职工朋友均可投稿,尤其欢迎劳模、五一奖章/奖状获得者、工人先锋号歌颂、传扬本人、本职岗位、本单位集体的事迹、精神作品。
  • 4、你们微笑着,抹去眉毛里的汗珠,你们用钢的意志,骄阳熔不化的石头,狂风撞不垮的石壁,暴雨穿不透的岩层钻破。
  •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7、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 8、个男人写了本女子图鉴,里边有500个心动的瞬间
  • 9、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 10、赞美劳动者的诗歌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惊起一层漫漫绿色。高高铁塔、层层配电网络上,悬挂着一幅幅检修线路工人忙碌的景色。风,用温情的手在电线上弹奏着欢快的乐章,在寂寥中为茫茫沙海里的工人们唱响一首伴奏曲,荒芜人烟的戈壁因他们的存在而顿增生机勃勃的昂扬气色。为了让沙漠边的小城能有不夜的亮光,为了千万劳动者能安全连续地运用电能去建设祖国,我们的电业工人起五更,归月色战沙暴,巡线,检修,消缺从不毛之野到喧嚣的街头闹市,从架空线到地缆的每个角落,细心检查,不让每一个隐患从眼前滑过……这就是光明……
  • 11、◆市总工会第十届三次全委会议召开
  • 12、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则向我们展示里打鱼人的辛苦以及危险——他们在风波里出没,生死一线,一不小心就“没”了:
  • 13、除了农事活动,还有建设者之歌,《大雅·緜》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创业者颂歌,记载了周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进行一次全国性迁徙,开辟疆土,建设家园的劳动场景。特别是修筑宫室宗庙的劳动场面,写得轰轰烈烈,多用排比,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 14、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1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16、—关注唐诗宋词元曲赏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 17、首届陶冲湖诗会成功举行

  • 18、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19、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 20、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 21、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 22、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诗人辈出,也写下了许多同情劳动人民疾苦、歌咏生产劳动的著名诗篇。诗人们有的生活了劳动的最低层,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虽然身居高官,但时刻惦记着劳动人民;有的游历全国,目睹了许多生产劳动的场景和劳动人民的疾苦。在唐朝众多的诗歌流派中,有一个受陶渊明影响较大的田园派,他们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关注了劳动人民田间生产劳动的情景。
  • 23、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 24、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 25、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他也写过许多描写农村生产劳动的诗篇。如《小园》:“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写作者隐居在小园之中,在卧读陶诗之后,又乘着微雨参加锄瓜劳动,这是典型的隐士之风,也是向陶渊明学习的结果。
  • 26、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 27、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农家望晴》

  • 28、《青年诗人》主编张培亮走进界首市新联会读书会诗歌讲座
  • 29、这些诗歌肯定了裁衣女、农夫、建筑工人、蚕妇、缫丝工的艰辛劳动,谴责了社会的种种不公。
  • 30、到了汉代,《孔雀东南飞》是千古流传的名篇。诗中描绘了刘兰芝精于纺织,善于裁剪,为人勤劳又善良,将我国古代劳动女子的特征和传统品德展现得淋漓尽致。到了晋代,歌颂劳动必须要提陶渊明,他的田园诗描绘劳动场景,诗人将自己的内心融于田园劳动生活之中,是他向往的生活,心灵寄托于田园劳动之中。在陶渊明的笔下,一幅幅优美闲适的田园劳动画面,是那么的的唯美与和谐,细品后让人动容。
  • 上海画家潘永明先生自幼跟随海上著名画家胡成荣、胡振郎研习书画,擅长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俱佳。他以百折不回精神,潜心研究和吸收国画大师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的笔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31、上海画家潘永明先生自幼跟随海上著名画家胡成荣、胡振郎研习书画,擅长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俱佳。他以百折不回精神,潜心研究和吸收国画大师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的笔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32、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33、上班寂寞,在家写作亦然。曹雪芹算是后者的代表。
  • 34、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生产劳动,这使得他的田园诗更具劳动生活气息。最著名的是《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35、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 36、此外,还有采桑歌、收割谣、丰收歌、牧羊曲。
  • 37、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 38、赛后,林观兰副校长做出总结:孩子们绽放出来的光芒让我们沉醉于声声诵读萦绕耳畔的美妙中,感动于经过一学期教师的努力使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摘获的丰硕成果,喜悦于借经典诵读平台绘就文明校园的美好蓝图,赞扬比赛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她对本次比赛提出应采用贴合诗词主题的劳动景象、背景图或视频等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 39、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 40、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 41、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 4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43、劳动是辛苦的,但艰辛中充满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我国劳动精神的精髓。在劳动过程中,农人欢歌笑语,一边唱一边鼓舞士气,精神上的愉悦让农人忘记了身体上的疲劳,同时寄托农人对收成的美好期盼。因此,在古代如此之多赞美劳动的诗中,给人是一种正能量的精神,向后人展现出最为淳朴的农人对劳动最为纯真的感受与希望,而劳动人民的精神谱写着华夏民族的劳动精神,让劳动点缀着生命,让劳动寄托民族使命,让劳动成为心灵上的寄托,历代相传,永不退色。
  • 4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45、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46、明代都穆《南濠诗话》里有这么一段,对渊明诗歌的思想境界做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 47、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

  • 4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49、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50、白居易《紫薇花》写得那么巧,那么美,却那么寂寞。
  • 51、明清时期关于农耕题材的诗屡见不鲜,由于明清开国时期重视农业,农民的生活图景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比如高启曾在《牧牛词》中就描绘出农村的生活场景,清朝帝王比如康熙和乾隆,更是亲自涉猎农耕题材诗歌,足以见得帝王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华夏5000年,农耕劳动源远流长,是由一代代人传承劳动文化,让劳动成为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
  • 52、第九届安徽中秋诗会在合肥成功举行《青年诗人》团队集体亮相
  • 53、鉴于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情感总是通过自己的话语与行为而表现出来的,而诗人则能帮助他们,把内心的快乐转变为足以传世的文学作品。
  • 54、主办单位:《青年诗人》编辑部
  • 55、释义为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 各个班级表演形式多样,博采众长
  • 56、各个班级表演形式多样,博采众长
  • 57、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 58、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 59、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 60、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61、而《国风·豳风·七月》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 62、但文人,作为心灵最敏感的群体,如潭水,如琴弦,风一吹,手一拨,便会做出反应,或波澜乍起,或声声入耳,且情动于衷,又有能力发之于外,所以,我们很难不得出这样的印象:文人最寂寞。
  • 63、《青年诗人》编委王长征荣获“郭小川诗歌奖”
  • 64、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里,抒写了农人收稻打稻的情景:
  • 65、迎接世界读书日,《青年诗人》主编张培亮走进肥西上派
  • 66、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 67、《青年诗人》发布会在合肥成功举行

  • 68、在这样风景如画的田园里持斧伐桑、荷锄探泉,充满了劳动的快乐,寄托了殷切的希望。
  • 69、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70、在这些作品中,可以见出渊明作为“劳动者”的朴素与丰富、纯净与高妙。可以说,渊明的存在,让中国人的精神格调提升了几个档次,至少。
  • 71、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72、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 73、《其十五》:“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 74、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 75、唐朝是诗歌艺术的巅峰,劳动题材的诗当然不在话下,尤其以白居易的《观刈麦》最为卓著。白居易用贴切的文字,描写麦收时节,农人忙碌的场景,展现出农人辛苦劳动的画面。李绅的《悯农》是家喻户晓,将劳动描写体现到极致,这首诗是孩童时期必须会背诵的,还具有灌输孩童不浪费,爱劳动的传统美德的作用。
  • 76、而从杜甫《新安吏》中,还可以看到农名悲惨命运的另一面:
  • 77、写出了农民丰收的欢乐和劳作的愉快。他那首著名的《夏日田园杂兴》,我们从中更能感悟那份劳动的欢愉:

  • 78、【赞美劳动精神的古诗词】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79、从此农人们常于耕作之中边干边唱,借以加油鼓劲、遣乏解闷。
  • 80、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上渔者范仲淹zhuan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蚕妇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81、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82、一个寂寞的人,写了一书的寂寞,给我们,给时间。
  • 83、《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84、是啊,劳动之中不乏快乐。宋初诗人王禹偁写了五首民歌风格的诗《畲田词》,其一为:
  • 85、原名李瑄,笔名“笑笑书生”、“白也”。书评人、城市评论人、诗歌、随笔与小说作者。素以杜工部李义山为诗歌榜样,苏东坡曹雪芹为书房密友,王尔德汉德克为写作向导,纳博科夫科塔萨尔为文字师傅。诗兴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以往,云可赠人。从吾所好,自得其乐。曾在《山东文学》《星火》《北方文学》《星星诗刊》《文学自由谈》《深圳青年》《中华读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100余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关不上的门》。
  • 86、有一句话说的好:人世间的一切幸福与美好,均是靠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在古代,农业是立国之本,古人从岁首到年终,通过不停的辛勤劳动,创作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中国人是那么的优秀,历代劳动人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劳动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记载,每首佳作描绘出劳动人民轻松愉悦的生活情感,种种活灵活现的生活面貌,古代文人用文字艺术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惟妙惟肖,自然质朴,流传千古。
  • 87、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8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89、他自比于陶渊明,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 90、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 91、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
  • 92、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有一篇描写农村劳动场景的词作名篇,即《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93、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 94、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 95、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
  • 96、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 9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 98、一篇章由启智一班拉开帷幕,此篇章由低年级组11个班组成,多才多艺的演绎方式传承创新着诗词歌赋,歌颂崇敬着“劳而所获”品质。启智一班的同学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诵读古诗《江上渔者》和《悯农》,教师从旁协助解说,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惜农悯农的心情,体验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台下观众亦是身临其境,无一不为之动容。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古诗词的魅力和美德。启智三班用上课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班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加以音乐以及钢琴的辅助,让学生在朗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启智五年级的学
  • 99、首届少荃诗会在安徽合肥少荃湖畔成功举行
  • 100、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心情自然而宁静,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通过歌颂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他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 10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