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翻译(精选101句)

  • 1、《世说新语·假谲》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二十七门,共有14则故事。假谲,指虚假欺诈。本篇所记载的事例都用了作假的手段,或说假话,或做假事,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 2、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 3、“世说新语”这四个字的意思是:社会上流传的最新的说法、最新鲜的故事。“世说新语”这四个字作为古代小说《世说新语》的名字,很吸引当时读者的眼球。《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4、撒盐空中差可拟
  • 5、《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描述了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展示了“魏晋清谈”的风貌。
  • 元方曰:
  • 6、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7、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④,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 8、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王祥回来后,得知后母为此事遗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后母于是感动醒悟了,从此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爱王祥。
  • 9、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10、不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 11、《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 12、【世说新语翻译】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 13、①陈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

  • 1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15、译文: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 16、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 17、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 18、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 19、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不失雍熙之轨焉。
  • 20、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 21、【世说新语翻译】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22、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马缰绳。
  • 23、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 24、⑤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25、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好坏。
  • 26、王恭从会稽回来后,王大去看望他。看见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子,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回来,自然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大。自己既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你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 27、故事被载入《世说新语》的「德行」篇,不言而喻是事关德行。事情很小,确实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然正因其小,足见当时的士大夫读书人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之严,见微而知著,因小而见大。
  • 28、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 29、王夷甫比裴頠大四岁,两人的关系不好好。有一次,两人聚会在一起,在座的都是当时的名士,有人对王夷甫说:“裴令的名望哪里值得考虑!”王夷甫便称呼裴为卿,裴说:“我自然可以成全您的高雅情趣。”
  • 30、⑦廨:官署。
  •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 31、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 32、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 33、②胡贼: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 34、⑤大兄无奕女:谢安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 35、郭林宗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 36、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 37、侍中许璪和司空顾和一起在丞相王导手下任从事,那时两人都已经得到赏识,凡是游乐、宴饮、聚会,两人都参加,没有丝毫不同。有一次两人晚上到王导家玩,玩得高兴极了。王导便叫他们到自己的床上睡。顾和辗转反侧直到天亮,不能很快习惯;许璪一上床就鼾声如雷。王导回头对客人们说:“这里也难得到个睡觉的地方。
  • 38、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问候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就更加受到敬重。”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很远也如出一辙;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 39、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 40、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 41、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 42、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 43、译文南郡公桓玄还是小孩时,和堂兄弟们各自养鹅来斗。桓玄因为鹅常常斗输了,就非常恼恨他们的鹅。于是就在夜间到鹅栏里。把堂兄弟的鹅全抓出来杀掉。天亮以后,家人全都被这事吓呆了,说这是妖物作怪,去告诉车骑将军桓冲。桓冲说:“没有可能引来怪异,定是桓玄开玩笑罢了!”追问起来,果然如此。原文原文: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威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 44、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 45、③我觉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 46、①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 47、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住在山阴,夜里下大雪,他睡醒来,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张望四方,一片洁白,于是起来走来走去,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那里去。船行了一夜才到达,他走到戴家门口,却没进去,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
  • 48、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②,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 49、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50、梁王和赵王是皇帝的近亲,贵极一时。中书令裴楷请求他们两个封国每年拨出赋税钱几百万来周济皇亲国戚中那些贫穷的人。有人指责他说:“为什么向人讨钱来做好事?”裴楷说:“破费有馀的来补助欠缺的,这是天理。”
  • 51、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 52、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论述自己父亲的事业和品德,两人争执不下,便去问祖父太丘长陈寔。陈寔说:“元方很难当哥哥,季方也很难当弟弟。”
  • 53、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②;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③,而二门之里④,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 54、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邪?”范笑而受之。
  • 55、“贼兵相互告诉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便率军撤回。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文言文翻译: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
  • 56、《世说新语·德行第一》文言文翻译: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
  • 57、③张华:字茂先,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被赵王司马伦杀害
  • 58、白雪纷纷何所似
  • 59、仆射王愉任江州刺史时,被殷仲堪、桓玄起兵驱逐,逃亡到了豫章,生死未知。他的儿子王绥在京都,听到消息,便面容优愁,起居饮食,每一事都有所降低。当时的人把他称为试守孝子。
  • 60、中心思想:《陈太丘与友期》:本文写"友人"不守约定、不讲信用的故事,反映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道理。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 6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62、太丘县县长陈皇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家贫、俭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文若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
  • 63、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

  • 64、③儿女:子侄辈,泛指家庭中的年轻一代。
  • 65、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 66、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 67、楼主要问的那个“床头捉刀人”,意思就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是说曹操的。全文:魏武帝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认为相貌不好看,不能用威仪震服匈奴,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做侍从。已经接见完了,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使者。
  • 68、裴遐在周馥家做客,周馥以主人身分宴请大家。裴遐和别人下围棋,周馥的司马负责劝酒。裴遐当时正在下棋,没有及时喝酒,司马很生气,便把他拽倒在地上。裴遐爬起来回到座位上,举动如常,脸色不变,照样下棋。后来王夷甫问他:“当时怎么能做到面不改色呢?”他回答说:“只不过是默默忍受罢了!”
  • 69、“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 70、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
  • 71、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您好久,你没有到,他已经走了。”
  • 72、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 73、②“笑”前喻,“乐”后喻。

  • 74、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
  • 75、
  • 76、王子敬病重,请道家主持上表文祷告,本人应该坦白过错,道家问子敬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子敬说:“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 77、⑨[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 78、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
  • 79、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 80、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 ②不算无礼,“入门不顾”正好表现他性格率直、好恶情感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性格特点,对于一个七岁的小朋友,不应求全责备。
  • 81、②不算无礼,“入门不顾”正好表现他性格率直、好恶情感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性格特点,对于一个七岁的小朋友,不应求全责备。
  • 82、《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 83、是课本所选的吗?第二则是不是?《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

  • 84、②腊日:年终祭祀的日子。燕饮:举行宴会饮酒,燕,同" 宴"
  • 85、周子居常说:“我过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
  • 86、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 87、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对话描写。
  • 88、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 89、元嘉十六年刘义庆在担任江州刺史时招揽了许多文人,“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按照《世说》一书成于刘义庆及其门客众手的说法,这是《世说》编纂的恰当时机。
  • 90、译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 91、丹阳尹刘真长在任内,临终奄奄一息之时,听见供神佛的阁下正在击鼓、舞蹈,举行祭祀,就神色严肃地说:“不得滥行祭祀!”属员请求杀掉驾车的牛来祭神,刘真长回答说:“我早就祷告过了,不要再做烦扰人的事!”
  • 92、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 93、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有一次,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刚好他的父亲不在家,孩子被叫了出来迎接客人。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道:“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 9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 95、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 96、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
  • 97、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一尝,果然是这样。
  • 98、②清识:高明的见识。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师:动词,指可为人师表。
  • 99、问题简答+文言知识归类
  • 100、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
  • 101、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