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诗

    1、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2、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 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 4、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 5、苏轼在密州于某夜梦中见到了第一位妻子王弗,醒来后因思念过甚,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心似已灰之木”——心好像已灰之木,你是不是很容易想到“心如死灰”这个成语。“心如死灰”现在多用来形容意志消沉,但是,它原本是用来形容心境淡漠的。这句诗,苏轼是想说,他对于被贬谪,亦或是别的纷繁杂事,已经看淡了,不会产生多大的情绪起伏。
  • 6、“心似已灰之木”——心好像已灰之木,你是不是很容易想到“心如死灰”这个成语。“心如死灰”现在多用来形容意志消沉,但是,它原本是用来形容心境淡漠的。这句诗,苏轼是想说,他对于被贬谪,亦或是别的纷繁杂事,已经看淡了,不会产生多大的情绪起伏。
  • 7、在文中,宋玉极尽言语夸赞神女的美貌,“上古既无,世所未见”。
  •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 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11、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12、“身如不系之舟”——身体好像没有系住的小舟,在宦海里沉浮。这个比喻用来形容苏轼的为官生涯,再合适不过了。他也曾经鲜衣怒马,得到宋仁宗、高太后等几代帝后的赏识,他也曾一朝跌落,因乌台诗案入狱,接着开始了连续被贬的命运。
  • 13、有一次,苏东坡写文章力辩文章本身使人感到快乐的力量,就是文学本身的报酬。他晚年有时曾想抛弃笔墨根本不再写作,因为他一辈子都是以笔买祸。他在给刘沔的回信中说:“轼穷困,本坐文字,盖愿刳形去智而不可得者。然幼子过文益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以此知文章如金玉珠贝,未易鄙弃也。”作者自由创作时,能自得其乐,读者阅读时,也觉愉悦欢喜,文学存在人间,也就大有道理了。
  • 14、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 15、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一天,苏东坡对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给他同时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到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是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
  • 1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17、我认为应该找出每种文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即可。并且找出来的这几篇作品,还应尽量符合3条当中的前2条。
  • 18、「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19、民谣说“坏坡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坡当覆。谁云者,两黄鹄。”后来到了东汉,陂果然就修复了。
  • 20、被贬黄州时,苏轼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超脱旷达的心性感染了无数后世人:
  • 21、两个人都心里装着百姓,为民造福,苏轼对他们敬重。

  • 22、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 23、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2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25、这俩人,一个比一个嘴毒,亲兄妹无疑了~
  • 26、北望樯竿半隐堤:樯杆,就是桅杆。苏轼有:江上西山半隐堤。刘禹锡有:沙头樯竿上。我在这里又想到了那杜甫的意境,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这里的樯竿都隐堤了,可不就是高樯吗。而这不正是杜甫的意境吗?一种对远方好友的思念。
  • 27、太昊祠与铁墓西都为陈州之景。苏轼曾在他的《志林》中说,回忆了这一段时间的经历。
  • 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七绝·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29、词、赋是苏轼的最高成就
  • 30、而这样圣洁的神女自是只可远观,神圣不可侵犯,但楚襄王却不信邪,用尽百般手段,也无法令神女动心。
  • 邵伯梵行寺山茶苏轼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31、邵伯梵行寺山茶苏轼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 32、在这篇赋里: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33、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34、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3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36、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鉴。谁见槛上人,无言观物泛。
  • 37、《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这篇仅有八十多字的短文我以为可以作为他散文的代表作。还有《石钟山记》等
  • 3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3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 40、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41、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 42、自北宋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此处的“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他们的文学成就都很高,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三席之地。
  • 43、整首诗写得很是委婉风趣,尤其是最后两句,连苏轼读后也赞不绝口。
  • 44、起初,汝南有鸿隙坡,淮北各条河道流经这里。淮北物产丰饶。后来,汉成帝时,由于水患,翟方进等就把它去除了。后来王莽时,天下大旱,没有了河水的灌溉,人们就埋怨翟方进。
  • 45、《七绝·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46、堂堂大文豪,却被小沙弥噎得说不出话,也是有趣。
  • 47、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4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49、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 50、饭豆羹藜思两鹄,饭豆是豆类的一种。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这句诗出自《汉书翟方进传》,
  • 51、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52、苏家兄妹之间,也时常开对方的玩笑。苏小妹长相不错,就是额头稍微有点高,眼眶略微凹陷,整体颜值还是可以的。有一天,苏轼正在聚精会神读书,苏小妹没有敲门,直接冲进哥哥的书房。
  • 53、而这首诗就是在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情。第三次是1090年,只是途经而已。时任杭州知州。时间不久,他任颍州知州。赴任途中,故地重游。在安徽阜阳时,却为陈做了一件大事。
  • 54、如果说前两句还只是委婉的拒绝,那么后两句就是表明自己一心向佛的坚定决心了。
  • 55、苏轼比较著名的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惠崇春风晚景》、《春宵》等。
  •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如果数上十来个算得上顶级的大作家,苏东坡当在前几位。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像苏轼这样全才的的人并不多见。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他在他在绘画,教育,美食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 56、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如果数上十来个算得上顶级的大作家,苏东坡当在前几位。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像苏轼这样全才的的人并不多见。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他在他在绘画,教育,美食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 57、但他写的是常见的柳絮,他也曾想过以落泥的柳絮入诗,没想到还未付诸行动,却被道潜抢了先。
  • 5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伏羲做到了,陈胡做到了,苏轼也做到了!
  • 59、【苏轼写的诗】有很多名人都认为苏轼比李白要更胜一筹,宋神宗就曾经说过,“白有轼之才,却无轼之学。”
  • 6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6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62、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63、到了宋朝,诗歌已经不可能与唐诗相比。清代吴乔说:“宋诗主以议论”又说:“宋人的诗集甚多,不耐读,又不得不读,实为苦事。”
  • 64、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
  • 65、他在徐州任职时,另一好友道潜特意从杭州去拜访他。
  • 66、简直太绝了,诗词的意思就是说,看了哥哥的嘴角好几次,竟然找不到声音从哪里传出来的,只感觉是从一堆毛发里蹦出来的。大家都知道,苏轼的胡子非常浓密,几乎看不到嘴唇,苏小妹机敏的反应和无敌的文字功底也是让哥哥脸红了一把。
  • 67、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 68、陈胡公,是陈国的开国国君,陈胡公墓是中国陈姓的祖墓。
  • 69、当我们把诗读到这里,也许只是兄弟之情。但这首诗并不止于此。
  • 70、当然苏轼自己也会吐槽自己形象,不过却另有小心机哦。
  • 71、苏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坎坷。21岁时,他进京参加考试,一举夺得第三名。事实上,他应该是第一。只因为主考官欧阳修将他的答卷误认为是自己弟子的答卷,为了避嫌,才将其改成了第三名。

  • 7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73、而佛印是北宋高僧,与苏轼私交甚密。
  • 74、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苏轼的情与爱。他爱弟弟,思念之情真真切切;他爱生活,美景故事信手拈来;他更爱众生人民,你不见,对古迹过往的凭吊,全写满了对苍生的态度。
  • 75、余过陈州,留七十余日。近城可游观者无不至。柳湖傍有丘,俗谓之铁墓。云陈湖公墓也。城濠水注啮其趾,见有铁锢之势。
  • 76、【苏轼写的诗】其说理中显趣味——一理趣取胜。宋代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理,而苏轼却是一说理大家。所谓理趣,大体上就是诗中所含之理富于生机与灵气,即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苏轼的诗既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其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他的《李氏园》揭露了官僚贵族兼并土地的罪行,他们为了建筑“美园圃”不惜“夺民田”,“破千家”。苏轼的《荔枝叹》揭露了官僚为了“宫中美人一破颜”,不惜造成“惊尘溅血流千载”
  • 77、当然,这些都是比较主观的想法,并不能当作标准答案。
  • 78、在1079年,苏轼被诬陷入狱,好在他属于士大夫,才免于死罪。在此之后,他又接连被贬,最终在常州病逝。苏轼一生多磨难,却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这好和他豪放、豁达的性格有关。苏轼还有风趣幽默的一面,从他和妹妹的两首诗中可见一斑。
  • 79、
  • 80、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原本是襄王纠缠神女,他却反其道而行,既道出歌女的纠缠,又表明自己的无意。

    81、原本是襄王纠缠神女,他却反其道而行,既道出歌女的纠缠,又表明自己的无意。

  • 82、据史料记载,苏轼的妹妹也不简单,人称“苏小妹”,据说她嫁给了同时代的才子秦观。苏小妹才思敏捷,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而且情商非常高,幽默风趣的性格,跟大哥苏轼比较相似。
  • 83、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改编成了《但愿人长久》,好几个歌手唱过。还有在任贤齐/杨千桦的《花好月圆夜》里也引用过
  • 84、如今胜事无人共,胜事指美好的事情。王维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苏轼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 8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86、这个小沙弥也是机智,道“东坡吃草”。
  • 87、使作品经久而不失其魔力的“真纯”又为何物?
  • 8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89、春天的夜晚因短暂而更加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 90、作品反映作者一生的主要思想倾向
  • 9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92、点击上方“诗刊社”可以订阅哦
  • 93、这种空发议论的诗风连苏轼和陆游都被感染上了。但是苏轼的一些诗还是可以的,如《题西林壁》
  • 9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95、其实,苏家除了二子,还有一个女儿,叫作苏小妹。她开朗活泼漂亮,很受大家欢迎,她常与苏轼互开玩笑,但方式异常高雅。一次,苏小妹急匆匆地冲进哥哥的书房,当时并没有敲门,此时正在看书的苏轼抬头看到妹妹突然闯入,便来了灵感,随即赠送妹妹诗一首: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 96、诗中语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寄寓着东坡的情怀。后来,他去颍州赴任途中,路过陈州,看到工程有问题毅然挺身而出,证明了他的心中有百姓,胸中那份大爱。
  • 9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98、中学时,我们曾学过一篇《核舟记》,雕刻的是苏轼、黄庭坚、佛印游赤壁的场景。
  • 99、《淮阳县志》记载:“是时,弟辙教授陈州,轼过之。盘桓太昊祠、铁墓、柳湖、开元寺诸胜迹,题咏甚多。州人黄实与辙游,因与轼善且缔婚焉”。
  • 100、柳絮因风起,在古人的眼中,柳絮虽美,但有时也是轻浮的代名词,代表男女情爱,
  • 101、后来“襄王有梦,神女无心”便成了单相思的代名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