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这首诗的意思(101个)
2023-02-19 13:38:48
5138
- 1、时——为动乱时局而感伤
2、唐代杜甫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 3、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 4、学完这是诗,你认为诗中有无对战争残酷的描写?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 5、这首诗感情基调:忧愁、伤感
- 6、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 7、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今天习惯使用普通话来进行诵读。而且长久以来,“发簪”的“簪”字发“zan”音已经习惯成自然,所以会觉得和前面的韵脚字“深”、“心”、“金”不同韵。实际上在古代“簪”字有两个发音,一个是“zen”,一个是“zan”,只是在漫长的语音演变中,因为两个发音并没有不同的字义来支持,最终就淘汰了一个多余的发音。而杜甫的“浑欲不胜簪”就是使用的“zen”的发音。
- 8、第二部分迁移拓展、合作探究
- 9、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 10、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 11、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12、“国破山河在”,是说国家虽然破败了,但是祖国的山河依然存在。你要知道,这个诗人写诗是非常讲究的,“国破山河在”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诗。它并不是说国破了,山河就不在了。而是正因为山河在,所以家国重振总是有望可待的。所以“国破山河在"这句诗,短短的五个字里边包含了这样两个意思。
- 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 14、家长在给孩子讲完了之后,还可以提问孩子,进行互动哦。
- 15、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 16、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 17、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 18、《春望》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草木深的意思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的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如织,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荡然无存。
- 19、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20、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展示
- 21、①“剑外忽传收蓟北,”这是作者听到的什么消息?
22、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23、“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萧然。
- 24、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 25、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 26、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 27、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 28、当然了,这里边还有一种解释,是把花也拟成人,把鸟儿也拟成人。换句话说,无论是花鸟无论是自然,无论是草木,无论是我自己,在这一刻,在国破家亡的时刻,大家都不再欢欣鼓舞,而变成潸然泪下,而变得什么样呢?心惊肉跳!
- 29、下面对《春望》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0、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 31、沦陷区:沦陷的地区。在中国特指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地区。
3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33、在教学这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 34、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 35、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 36、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 37、解送:押送。
- 38、诗人在首句就用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词形容当下的衰败,也可以想象出诗人记忆中长安曾经的春天是怎样的繁华。
- 39、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40、那就是“浑欲不胜簪”的“胜”字。相信有很多朋友会读成“shèngzān”,实际上如果读作“shèng”,这一句的平仄关系就会出现问题,“胜”字仄声会导致整个律句失替。“平仄仄仄平”,这显然是错误的,而格律诗圣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 41、好了,我们已经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那现在就让我们结合诗中的意境,一起在脑海中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42、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 43、《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 44、真切的表达了在战乱中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担忧之情。
- 45、“烽火”的意思是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也指战争的战火,万里长城上的一个个烽火台就是用来点燃烽火的;
- 46、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 47、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 48、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 49、师:这首诗当中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
- 50、冬日里,梅花绽放的时候如果不赶上下雪的话,让人觉得缺少神韵。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吟咏,也会非常俗气。冬天的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飘落了雪花。梅与白雪争奇斗艳,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发。
- 51、◆质疑: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黄金”呢?
5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53、查看完成率和正确率,红花奖扣
- 54、师: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 55、“簪”是一种束发的首饰。古时候,男人也会留长发,成年后要把头发束在头顶,用簪子横插住,避免头发散开。
- 56、这就是为什么宋末的平水韵可以分析唐诗的缘故,不要再一脸鄙夷地说“哎呀,你又用宋韵分析唐诗”。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不然提出来的问题,连回答都没有意义——今天是说到这里了,就对平时文章后很多这类评论做个集中回答,要我专门去回复这些评论,我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 57、⑶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 58、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 59、
- 60、完成导学案和练习册上相关的题目。
- 61、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62、这个时候已经是757年三月,春色满都城,杜甫却饿得不成形,感慨之余,写了这首《春望》:
- 63、【春望这首诗的意思】“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出自《春望》,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 64、每日为您诵读诗词、美文!
- 65、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 66、大致把握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 67、精读课本,贯通全文
- 68、想到这儿,杜甫“白头搔更短”。他本来头发就白了,头发白了以后就该掉了。他头发一直掉掉掉,掉得长头发都掉完了,就是掉短头发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短"呢是少、稀疏的意思,“白头搔更短”就是他一直不停地挠头。为什么呢?他能不闹腾吗?他心里难受,他屈,是不是?短到什么程度呢?短到、稀疏到那簪子都插不上了。簪子是什么呢?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 69、小组合作,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朗诵,小组内自行安排朗诵形式,课上进行展示交流。
- 70、诗人在战乱中奔波,头发已经愁得“白头”,“搔”字只能让愁更愁,连发簪也插不上。
- 71、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7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
- 73、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
- 74、赏析唐肃宗至德元载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 75、今天的问题是: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 76、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 77、你的每个分享、点赞、在看,都是鼓励!
- 78、【春望这首诗的意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诗人杜甫在战争过后写下的《春望》,看看战争有多令人悲伤,而和平到底有多来之不易吧。
- 79、明确: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可是诗人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总结:爱国,眷恋亲人。
- 80、出处:《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dào故国的代表作。黍离: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
- 81、安史之乱爆发后一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尊还蒙在鼓里的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昭告天下。永王李璘觉得大哥既然可以随意登基,便去庐山请了李白出山,准备造反。江陵长史高适则看穿了这一切,迅速报告了唐肃宗,并完成了反制永王的部署。
82、因此花和鸟的溅泪和惊心只是人的移情。历来称赞此诗人移情于景的手法新颖,但它能够感人还是得力于开头两句的深刻含蕴。
- 83、——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 84、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 85、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86、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写此诗。
- 8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 88、杜甫春望古诗原文带拼音版
- 8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望
- 9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 91、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这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92、结合意境、想象画面
- 93、诗歌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描写生活场景细腻感人,“白发”更是衬托了诗人对国之忧虑,越搔越短的白发,更是将诗人的愁苦推向了极致。家人因战事而溃散,烽火中的家书又何止万金之重呢?
- 94、就像鲁迅先生在《药》结尾的时候,老太太去看望他儿子的坟莹,却发现这坟茔上多了ー个小花圈。鲁迅先生后来说这是没有办法,他总要给人们一点希望,说明革命是没有失败的,所以不惜用了曲笔在上面加了ー个花圈。这个曲笔,指的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和文学笔法。
- 95、了解作者简介、作品创作背景。
- 96、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 9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98、诗人内心痛苦,眼前的春天越是美好,心情就显得越是伤痛。
- 99、简介《春望》一诗写作背景。
- 100、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耐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 101、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