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条)李白的故事

  • 1、那么这一斗酒值多少钱呢?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一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开元二十八年,两京的一斛米才两百多文钱;天宝二年,市面上一匹突厥敦马是9550文。
  • 2、有一天,李白在他叔叔家喝酒,可是他却突然收到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先生,您好!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您如果想来,我一定会好好的招待,我在这里等您!”李白一看,赶紧派人准备小船,他要马上出发,去汪伦说的那个美妙的地方。
  • 3、李白赋李花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父亲高兴,觉得儿子会成为诗人,得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好名字。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那年春天,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拍手叫好,儿子果然有诗才。越发欢喜,思忖: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最后一个白字,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 4、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有“诗仙”之美称。
  • 5、李白感动极了,也禁不住跟着汪伦一起跳起了舞了,李白在感动中才写了《赠汪伦》这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 6、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 7、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 8、第二天,李白怀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正在院中吟诗,但无论怎么吟诗也开心不起来。“算了算了,我可呆不住了,还是去散散步吧!”李白说着就一甩袖子往门外走。一出院门还没走多远,就看见好多人在奔走相告:安禄山叛变了,安禄山叛变了!李白脸色一变,“哦,对,就是这个事儿让我心烦意乱,我早就看出他的野心来了,三番五次告诉那些官员,安禄山要造反、安禄山要造反,让他们上报给皇上,他们上报了吗?哼!”李白哪里知道,宰相张九龄都因为上报皇上安禄山要造反,结果被贬走了,官员们可不敢冒这样的险。
  • 9、据史料记载,李白是训养禽鸟的高手。他20岁时,曾隐居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除读书练剑外,还驯鸟。当地刺史知道后,到山上拜访,还以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廷举荐。李白不愿作御用法师没应召。
  • 10、李白马上回答说:“‘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单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字。您姓俞,名字叫岛!”

  • 11、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 12、【李白的故事】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 13、李白随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也是三个地名,对仗非常工整。
  • 14、情感需要窠臼,思想需要附会,也许是李白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太高远了,人们便把善良的心灵与聪明的智慧附会在名人李白身上,由此让故事中的思想和情感光芒万丈。
  • 15、李白心里十分痛快,用眼斜了一下旁边的杨国忠,向李隆基磕了个头说:“皇上,我听说杨国舅研的墨很好。
  • 16、番国的番邦使者给唐朝写挑战书,唐朝一个人都看不懂。番邦使者笑笑说:“你们大唐朝没有才华。”贺知章说:“我们大唐朝有的是人才,不会像你们番国一样没有人才。”
  • 17、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 18、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 19、写到这,李白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 20、“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 21、唐玄宗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 22、天宝三载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和蹭蹬的杜甫相遇。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 23、李隆基看了十分高兴,便叫宫中乐师李龟年演奏,自己吹笛,宫女们演唱,其中一句“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 24、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 25、顷刻间,奇迹出现了:只见莲花入水后,即刻生出茎叶,竞相绽放。微风吹来,花儿轻轻摇曳,阵阵清香沁入人的心脾,李白十分欢喜,刚要伸手去摸,忽然醒了过来。李白回忆着梦中的历历情节,感慨: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美好的梦啊。
  • 26、老奶奶接着又说:“只要功夫下的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 27、李白按照这个意愿,勤学基础练。一天,他经过几次修改,把一篇辞赋写好了,便兴冲冲地送给父亲看。他自认为写得不错,一定会得到父亲的夸奖。不料,父亲读了以后,很不满意,对他说:“你这篇赋写得太差了,既无气势,又乏文采。不过你也不要灰心,应当继续努力。”
  • 28、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29、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 30、古代时,刚生下的小孩儿以抽东西的方式,代表长大以后做的事情叫抓周。李白小时候抓到了一本书,妈妈高兴的对孩子爸爸说:“我们家的孩子抽到一本书!”爸爸说:“孩子要成为诗人,可是给他起个好名字,怎么都起不好呢?”所以这件事一直拖着。

    天宝初年,李白被人推举而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被封为供奉翰林。此后,李白虽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藐视权贵,不把权贵放在眼中。有一次,李白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让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让他为自己脱靴。高力士环顾四周,只好帮李白脱靴。这件事让百官都不敢得罪的高力士感到屈辱,因此恨上李白。力士脱靴,这个故事流传度更广泛,而且短小精悍
  • 31、天宝初年,李白被人推举而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被封为供奉翰林。此后,李白虽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藐视权贵,不把权贵放在眼中。有一次,李白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让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让他为自己脱靴。高力士环顾四周,只好帮李白脱靴。这件事让百官都不敢得罪的高力士感到屈辱,因此恨上李白。力士脱靴,这个故事流传度更广泛,而且短小精悍
  • 32、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33、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 34、父亲拍手叫好,儿子果然有诗才。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 35、李白认真思考了一会,便拱手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
  • 36、说也奇怪,打这之后,李白的才思真就更加锐进,读书也更加刻苦。他深入社会生活,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不朽诗篇,最终成为一个才华横溢、举世闻名的诗人,至今他的许多著名诗篇仍被中外读者吟咏传颂。后来,人们就将梦笔生花看作是有文才的吉兆,而成语“梦笔生花”就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 37、饲鸟高手李白说的是李白不仅文采风流,还是个养鸟的高手,在他二十岁左右时,曾一度在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上隐居。他在山中除了读书练剑之外,还精心驯养一大群禽鸟。在他后来所作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曾说:“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足见他饲养的禽鸟不仅数量惊人,而且他还能让禽鸟听从他的号令在他的掌中取食,说明他的驯鸟技术相当高超。当地刺史知道这件事后很有触动,还专程到山上拜访李白,并以李白“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延举荐了他。然而李白不愿作唐明皇李隆基的御用“法师”,不屑以此为进身之阶,终于没有应召。
  • 38、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做出一番功业,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 39、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 40、此后,李白的才思真就更加锐进,读书也更加刻苦。他深入社会生活,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不朽诗篇,最终成为一个才华横溢、举世闻名的诗人,至今他的许多著名诗篇仍被中外读者吟咏传颂。后来,人们就将梦笔生花看作是有文才的吉兆,而成语“梦笔生花”就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 41、李白与杜甫二人诗风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样,但是却结为知心好友。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总计有十四首之多,可见他们二人交情之深厚。李白才气高,作起诗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杜甫却属于苦吟一派,总要斟酌再才能定稿。所以传说李白曾写诗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诗辛苦。
  • 42、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 43、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 44、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 45、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 46、白去了采石矶,在那里只有一家酒店,所以李白只能在那一个地方喝酒。酒馆的老板姓曹,所以大家都叫他曹老板。在这个酒店里有一个小伙计,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所以在李白喝完酒要走的时候,小伙计每次都给李白倒上满满一壶酒。
  • 47、说也奇怪,打这之后,李白的才思真就更加锐进,读书也更加刻苦。他深入社会生活,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不朽诗篇,最终成为一个才华横溢、举世闻名的诗人。
  • 48、这天碰巧是冬月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
  • 49、然后李白和贺知章一起去喝酒,贺知章说:“我来请客,可是喝酒时李白说:“你带钱了吗?”贺知章说:“没带。”就在这时贺知章又一摸口袋,找到了金龟。这个金龟可不一般,这是皇上给的金龟。要结账了,贺知章没有丝毫不舍得,把金龟抵酒,结账的人都惊呆了。
  • 50、有一天,先生留的课业,他觉得不大好做,很伤脑筋,就想:不如回家玩一玩,要比做这些头疼的功课好得多啊。于是他就趁先生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跑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小溪边上的大石头旁,手里拿着一根铁杵,用力地来回磨呀磨,不停地磨。李白觉得很奇怪,连忙走上前去问道:“老婆婆,你磨这个干什么呀?”老婆婆回答说:“我想要把它磨成针哪!”李白又问道:“这样粗的一根铁杵要磨成针,那得磨到什么时候啊?”老婆婆对他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用到家,10年,20年,30年,天天不停地

  • 51、上学的时候老师这么给我们讲《赠汪伦》的,不知道真假。李白经常四处云游,李白游经桃花潭附近时,附近贾村的汪伦非常爱慕李白的诗篇,便写信邀李白前来,信中提道: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桃花成潭。李白信以为真,前来拜访,王伦更是盛情款待,当提及美酒桃花时,李白知道上了当,原来这里有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和一个叫桃花潭的景观,追悔莫及,便对汪伦要求写诗的事只字不提。当李白要走的时候,汪伦仍是热情欢送,李白深深感动,便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
  • 52、李白很小的时候就作过诗,有一次他爸爸作了一首诗:“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母亲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高兴的一拍手说:“我想到了,就叫他李白吧!”李白高兴极了,放声歌唱。
  • 53、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 54、秋天的一个早晨,李白起床以后,无意中瞧了镜子一眼,不禁大吃一惊,拿起镜子细照,只见镜中人非常憔悴衰老。
  • 55、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
  • 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岁。在安陆。
  • 56、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岁。在安陆。
  • 57、李白开心极了,他高兴的跳了起来,仿佛已经到了!他飞快的划着小船,比划快艇还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可他没有看到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呀?他又气又惊,这时汪伦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 58、夜晚的清溪,街头热闹非凡。各种美味小吃琳琅满目,街道两边尽是摆满了各色商品的货摊。李白走在清溪的小巷子里,饶有兴趣地听着街边小贩子的吆喝声。书童在一旁,也感到很新奇。
  • 59、我先给大家讲李白第一次进皇宫的故事,李白在四川一直不受重用,他走啊走啊,到了长安。元丹秋听说李白来到长安,立即把李白推荐给了玉真公主,他说:“我想向您推荐一个人,他叫李白。”公主也是信道教的,听说过李白的大名,立即把李白又推荐给了唐玄宗。唐玄宗大喜,立即亲自召见李白。当时李白正喝酒呢,一听外面的人喊道:“陛下来了!”“啊?噗!”李白一下子把他喝的所有的酒都喷了出来。“怎么来的这么快?”李白先是微微一惊,一秒钟的安静后,李白大喜,飞身上马和皇帝一起上了宫殿。(小朋友请看刘蕾写的《力士脱靴》,然后再来找我哦。
  • 60、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 61、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
  • 62、征召自称生于尧时的道士张果先生,玄宗亲问以治道神仙之术。授其银青光禄大夫,位侍中。
  • 63、李白和伙伴们在一起玩,早把父亲的叮嘱忘了,读书的事也早就丢在脑后了。
  • 64、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中途不念了。
  • 65、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 6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成功。
  • 67、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 68、这时,老婆婆停下手中的动作,信心十足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天天磨,总有一天能将这铁棒磨成绣花针的。”
  • 69、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 70、老奶奶头也不抬地回答说:“做针呐。”

  • 71、父亲回来后,便把他送进了私塾。李白聪慧伶俐,悟性极强。先生教的书,读一遍就能记住,不会忘记。他比一般的学生学得快,加上本来他的基础就比别人好,因此成绩突出。但是李白头脑灵活,性情活泼、好动,经常是坐不住的。
  • 72、胡乡绅不服气,又指着墙上画出了上联:“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 73、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
  • 74、有一年春天,岷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恰巧他外出未归。客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转身就要离去。李白见了,连忙拉住客人说:“伯伯,您远道而来找我父亲,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这样会伤身体和精神的啊。”
  • 75、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剡中。
  • 76、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 77、客人听后,十分佩服,连连拍着他的脑袋说:“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贺!”
  • 78、诗中汪伦赤足踏歌而行,追赶到桃花潭渡口送别李白的场景,把朋友间那种即将离别难舍难分的的赤子情怀,表达得朴实无华,牵动手足之间的情谊也油然而露,感人肺腑!
  • 79、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 80、天宝十三年,这时的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本来说隐居应该是很悠闲快乐的事儿,初春的一个晚上,李白正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看来是在想什么事儿,李白也说不清楚,反正心里就是不踏实。

    传说李白他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
  • 81、传说李白他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
  • 82、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 83、李白醉意朦胧中,明白皇帝试他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 84、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
  • 85、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 86、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 87、传说李白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于是孕育了李白,取李白字为“太白”。
  • 88、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说太不好。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李白的酒量,也就那么回事儿,半打下去就开始说胡话了。那么这一斗酒值多少钱呢?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一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
  • 89、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 90、李白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是年杜甫四十七岁,为华州司功参军。

  • 91、胡乡绅的确脑满肠肥,众人观之哈哈大笑。胡乡绅满脸通红。酒席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见荷花池几只小鹅游来游去,便灵动一动,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 9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93、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 94、【李白的故事】杨国忠和高力士哪儿能忍下这口气,伺机报复。
  • 95、长安元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 96、“还是在家读读书,有机会找个事做吧,何必远离家乡外出呢?”父亲说。
  • 97、据当地的老百姓说那位琴师已死于战乱中。
  • 98、时杨国忠已死,高力士亦远贬他方,玄宗皇帝自蜀迎归为大上皇,亦对肃宗称李白奇才。
  • 99、是夜,月明如昼。李自在江头畅饮,忽闻天际乐声味亮,渐近舟次,舟人都下闻,只有李白听得。忽然江中风浪大作,有鲸鱼数丈,奋猛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施节,到李白面前,口称:“上帝奉迎星主还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