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不听话了说说

  • 1、我相信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情绪低落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和大道理,孩子也是一样的。
  • 2、看到女儿的这种表情和反应,她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 3、——抱怨,发脾气,恐吓
  • 4、于是小明被老师严肃批评了,放学妈妈来接,一看到妈妈就“哇”伤心地哭起来…
  • 5、通过这个案例,罗芳华讲师分享了不同妈妈的回答方式:
  • 小小只,可可爱爱。

    6、小小只,可可爱爱。

  • 7、给孩子肯定时,家长要有适当的面部表情配合,包括眼神接触、笑容和轻松的语调;家长的肯定必须是真实的,孩子做得不好,坦白告诉他不好,但同时肯定他有能力去做得更好。
  • 8、那一刻,孩子的爸爸静静陪着他,用一颗真正的爱来看到孩子歇斯底里情绪背后的委屈,孤独,哀伤和愤怒。等他稍微平静点,过去紧紧抱着孩子。
  • 9、焦虑的父母在当前并不少见,我们会因为焦虑,而触发看不惯孩子的行为,而生气懊恼,却不允许孩子哭,有挫败和委屈。
  • 10、但是这种方式反而蒙蔽了父母的爱,对孩子有期待。父母真诚冷静地告诉孩子,他们可以达到目的。
  • 11、然而,这份爱的表面笼罩着“愤怒”层。
  • 12、女儿瑟瑟发抖,当时呆呆地站着。
  • 13、爸爸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事,有时候我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也许,我在想着自己心里的秘密,也许,我在想我认为重要的事。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体会到你关爱我,我也许就把心事告诉你了。
  • 14、想一想,你先玩5分钟,再给他玩10分钟,还是先给他玩5分钟,你再玩10分钟,还是给他另外一个玩具玩?
  • 15、儿子每天看上去都是醉酒状态,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听不懂的词,没人和他一起玩,人家一点也不生气,自己对着空气不停的大叫或者打拳!于是我就和他保持一定距离,总担心哪一天会把我给误伤了!
  • 16、母爱和蔼,宽容,受人推崇,母爱无私,不求回报,它是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才能体会到那其中浓浓的爱子情深。

  • 17、其实当孩子真正的情绪被看到,孩子自然会很愿意和我们说,听我们说,愿意信任我们,愿意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爱和感激。
  • 18、睡时是小天使,醒时确实小恶魔。
  • 19、没有母爱,就没有刚毅;没有母爱,就没有宽广。的确,母爱一点也不软弱,一点也不渺小。从小到大,我在母爱的包围中长大,我在努力的优秀成长不让母亲为我难过
  • 20、孩子的情绪,更需要被好好对待,因为这影响着他们未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用什么样的姿势拥抱这个世界。
  • 21、第二阶段:感觉
  • 22、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一些提示:
  • 23、病情分析:情况已悉:这属于教育的问题,要根据孩子的生长特性,认真分析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书籍,应以沟通为主。指导意见:建议:要与孩子处于同等的地位,以做朋友的心态与孩子交流,并要循序渐进,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的。
  • 24、“你们千万不要去想那头白熊”
  • 25、不要着急不知道你面对的是多大的孩子但是无论是多大小孩子都是差不多的需要有耐心不要发脾气小孩子的内心都是很简单和单纯的有的时候发脾气是不管用的如果是幼儿园孩子比较小的话最好找一些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来做比如说唱歌画画或者因小孩性格的不同来让他们做不同的事情如果是小学生那就好办多了因为他们已经懂事多了尤其是现在的小学生有时候我们都会惊叹于他们的思维方式竟然会比成年人还要成熟,所以如果上课很乱可以找几个比较爱闹的学生单独好好谈谈委任一些小孩为纪律小组组长有些能闹的小孩管起纪律来还是很在行的加油。。
  • 26、在直播的开始,罗芳华讲师通过案例分享,向我们解读了传统4种类型的家长。

  • 27、破孩子,大了不听话,参加辩论培训那就更是嘴皮子不饶人了,放假回来我就闭嘴吧!反正说不过
  • 28、孩子大了不听话,打骂最省心简单。但是抄近路也不一定能走得快,身边被打骂到不在乎或者打骂到畏畏缩缩的人还少吗?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不能再重来。
  • 29、爸爸妈妈,当我说“不”时,我在尝试我的独立性,想证明我在长大,也许,我就是不能接受你的教导,也许,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在学习不惧怕别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还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后半句来个转折,不仅会影响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沟通。
  • 30、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还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后半句来个转折,不仅会影响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沟通。
  • 31、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学习,9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 32、在母亲的目光里我读懂了一种博大的亲情,那是一种江海般宽大胸怀,一种升华的母爱。
  • 33、每个人都有拒绝沟通的权利。不尊重这份权利,只会使关系急剧恶化。
  • 34、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情绪,然后表达出它们,从而更真切地感知到这些从自身主体发出的信息。
  • 35、无论是呵斥孩子不应该哭,还是温柔的和孩子商定,当我们目的是为了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孩子的情绪就会一直在心头游荡,总会在不经意间被启动。
  • 36、√任何事情,都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做法;

  • 37、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 38、若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情绪,不引导孩子合理表达情绪的能力,那些本应向外流动的情绪无法流露,孩子要么自我攻击,要么攻击他人。
  • 39、爸爸妈妈,我不困就不想睡觉。也许我想看电视,也许想做有趣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也就把我身体的生物钟定好了,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不过,我有病的时候可能还是例外啊。
  • 40、接着,孩子又跟我说:“妈妈,当你生气的时候,你深呼吸,就像我这样,是不是就不生气了?”
  • 41、我考虑到他还只是个4岁多的孩子,也不可能做到“令行禁止”,于是,我往后推迟了10分钟。
  • 42、长大后,我发现,我们三兄妹对物质的需求都没有多反常,跟大家一样,努力挣钱,但没有成为金钱的奴隶。有多少钱做多少事,没有就减少欲望,不羡慕别人,也不妄自菲薄。对我而言,需要的时候买点衣服,看到喜欢的东西买点,但不会追求无止境的衣柜、鞋子、包包、其他用品都一样,一切都是够用就好。在经济条件紧张时,就减少不必要物品的需求。
  • 43、陶红在一个节目中分享过她的教育经验。有一次出门前,女儿不小心打翻了一盒牛奶,她跑过去正面盖住脸,说:“你怎么了?”大喊。
  • 44、摇尾巴的狗狗较听话,抚摸孩子头的女人较温柔。
  • 45、将这段话根据“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因素进行分割。
  • 46、每天孽我千百遍,依然把你当初恋。

  • 47、说得对不对没有意义,说得有效果才是重要。
  • 48、很多孩子的说话和行为,我们成人容易看到负面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正面意义和价值。其实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孩子需要不断尝试去找出:
  • 49、因为暖气停了,屋里比较冷,我害怕他感冒,就说服他去卫生间脱衣服,他很不情愿,赖在床上,蹦蹦跳跳。
  • 50、“是的,反正说什么我也不去上课,我要回去。”
  • 51、后面添加的是情感的形容词,而不是认知层面的想法。
  • 52、”你这个样子哪像男孩子?真不争气!说你小偷你就是小偷呀,真是窝囊废,”小明哭得更厉害了,“还哭,不许哭,还哭…”紧接着一顿噼里啪啦……
  • 53、遇到其他问题也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孩子选择你想给的,可以用一个他不会选择的东西来进行对比,这样一切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
  • 这种对话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也没办法”,“你让我不得不这样做”。
  • 54、这种对话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也没办法”,“你让我不得不这样做”。
  • 55、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情绪,别小看这份“允许”,它的威力可大了,可以疗愈孩子当下的心碎,化解孩子心理的愤怒和悲痛,因为这份允许对于孩子来说,代表着自己被父母接纳、看见,被无条件地爱着,是给孩子孩子内在安全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 56、孩子几乎是脱口而出,对我说:“你可以跟我再约定1分钟,我就会去洗澡了。”

  • 57、若我们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没有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这种童年期情感忽视会造成孩子的低自尊与自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甚至陷入抑郁。
  • 58、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父母的状态
  • 59、“嗯,虽然我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我猜你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 60、生活让我变得懂事起来,生活也让母亲变得苍老了许多,看着妈妈脸上的皱纹和两鬓的白发不由得心疼起来。
  • 61、父母没有以客观的态度分析所有的事情,而是直接给孩子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
  • 62、妈妈让女儿学跳舞,但她这样表示。
  • 63、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再苦再累也感觉到心甘情愿,因为那时候有目标。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成家了也都不听话了,感觉到人生没有意义了,就想一个人安静的生活。
  • 64、「宝妈说」与你不见不散。
  • 65、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家长总是会提醒说“不要”
  • 66、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应该有权自己做决定。

  • 67、和上一辈的父母想法完全背道而驰,被称为“不听话”的一代,在中国社会里主要指代的是90后独生子女人群。
  • 68、“亲爱的,你没有天赋。对成长有很大影响。上个月幼儿园的节目我们什么都不会。所以没有登记。妈妈有点丢人。希望周末去兴趣班学跳舞。你能答应妈妈吗?”
  • 69、在崇尚个体主义的西方文化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偏好、感受,被看作是“自己”存在的表现,而自我表达的自由,则被看作是个体自由的重要标志。
  • 70、简单的举个例子,立秋之后早晚有点凉,如果你直接拿一件薄外套告诉孩子说天气冷多穿一件外套,大部分孩子都会直接拒绝。
  • 71、这个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说:“不要跑那么快,等会把碗弄碎了。”
  • 72、她家问题复杂性在于家庭成员内部说法不统一:一方面,姥爷永远说她家穷,可能是想让孩子养成吃苦节俭的习惯。另一方面,她爸妈又在家里能力范围内给了她最好的生活。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很迷惑,她不清楚哪一种情况更符合她家真实情况。一边拼命喊穷,一边都能满足。
  • 73、——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 74、当然对于孩子来讲又是另外一个心理学知识,那就是“白熊实验”。
  • 75、孩子看着我,张开手臂,大声地回答:“是呀!妈妈发火的时候,就像个大怪人!”
  • 76、在对话过程中,主要强调对自己的感情、行为和对别人做出反应时的选择负责。

  • 77、大了,年龄摆在那里,现在亲戚一见面就聊家里孩子,这个不听话,那个不懂事,现在还不谈朋友,不结婚。他们说,只要找个能过日子的就行。慢慢的要求越来越低。这是他们的需求,但是这是我们想要过的生活吗?
  • 这就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
  • 78、这就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
  • 79、男孩子,就知道哭哭哭,很丢脸的!
  • 80、区分感情和想法,即准确地表达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受判断和指责等感情的影响,例如“我很难受”。
  • 81、心理学上是“非暴力沟通”。
  • 82、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我们以前的想法过于简单、想当然。美好的愿望未必能实现良好的结果。
  • 83、根据孩子的性格采取一些方法,并且慢慢跟他讲道理,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有要以身作则。
  • 84、比如,在欧美家庭中,孩子说饭菜不好吃,这句话只会被当作是属于孩子的一个想法,很难会因为这句话本身引来什么惩罚。
  • 85、前些天,去一个地方办事情,隔着玻璃门看到一个大约6岁小男孩坐在地上,老师们一直努力和孩子沟通,希望孩子可以听话,老师们的心境是好的,而孩子完全不领情,脸上挂满了不高兴,抗拒的表情。
  • 86、孩子一边哭一边点头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 87、由于我手上拿着早餐,我对他说:“孩子,我现在在吃早餐,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你说话,对你太不尊重了,你是值得被尊重的孩子,我又想陪着你,请允许我在你旁边吃早餐,你看如何。”
  • 88、在不触及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家长的最好方式就是任由孩子去闹。其实在大多数问题上,并没有触及到原则问题,比如外面太冷可是孩子不愿意穿衣服,或者孩子穿上新衣服就想出去玩水,这种时候家长都可以任由孩子去做。
  • 89、准确表达需求的方法如下:“你这么晚回家,妈妈生气了。因为我担心你在外面安全。
  • 90、再比如孩子穿新衣服要玩水,家长说不能玩水会弄脏衣服,孩子却偏要玩,在这种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换一身旧衣服,没有必要非要强迫孩子不玩,这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非一不二的选择题。
  • 91、宝宝,你把牛奶洒了,现在妈妈要出门,需要时间收拾。很遗憾,很苦恼,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再注意的话,能答应妈妈吗?
  • 92、在20世纪60年代对美国学校项目进行了纠纷调解及人际交流技巧训练后,根据实战结果的有效性,不仅在全世界的教育领域得到了利用,而且还被用于全世界的预防冲突。
  • 93、具体纠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物。与其先给孩子贴上坏标签,自以为是的评论,不如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坏孩子”。
  • 94、或会对孩子说,你自己哭,自己好好想想。
  • 95、沟通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 96、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小孩子喜欢一个玩具,有的家长就会这样说:“是,妈妈知道你喜欢这个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钱,但是妈妈觉得没有必要买这个,我们可以买书或者是学习资料”

  • 97、孩子哭闹背后,也许是迷茫、害怕、无助、难过、悲伤、愤怒,孩子的笑容背后,也许是开心、幸福、喜悦、满足、安心,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需要被看见和尊重,而不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