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人精要(一百句)

  • 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认为,恭、慎、勇、直固然都是好品德,但必须用礼来指导,才会起好作用,否则反而会产生副作用,造成不好的后果。孔子青年时代就
  • 2、君子:反省自己而无所愧疚者。交友:真心诚意地劝告他,好好的引导他。如果他不听就应该停止,不要自找侮辱。通达:品质正直,爱好道义。善于察言观色,对人谦让。糊涂:忍不住一时的忿恨,忘了自己的前途、性命安危,以至于连累自己的亲友。过错:有了过错而不改正。品德:事情争着去做,好处最后去得。去歪念头:批评自己的缺点,不指责别人的缺点。从政:身居官位不要厌倦懈怠,施行正事要尽忠心。
  • 3、⑵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 4、我们眼里要有他人,心里也要为别人着想。这世界并不是我一个人生活在其中,这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他们和我一样,我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
  • 5、子贡是孔子风水易术的继承弟子,也是师徒一行周游列国的赞助商,他对于孔子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 讲道德是一种立足长远的好投资。
  • 6、讲道德是一种立足长远的好投资。
  • 7、孔老的学生都是奴隶主的儿子没有一个是奴隶的孩子!奴隶的孩子交不起学费,奴隶们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 8、武汉市青山区妇联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大家庭

  •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 10、老师一生多才多艺,却难遇明君,但他坎坷不坠青云志,即便教育我们,也是心怀天下苍生,充满悲天悯人的气质,他对社会和国家,始终怀着深深的责任感,希望能为天下的通病,开一个可以救世安民的药方,那么,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闻其政”的目的是什么,我给你个眼神,你自己体会吧!
  • 11、认真原则: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一颗认真的心对待每个人,以认真的态度面对你所做的每件事。认真地做出人生的每一次选择,认真地抓住人生中的每一次机遇,怀着一颗真心,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 12、孔子用《论语》让你修身治国平天下,这是人的立身的目标;而老子的《道德经》强调的是道,也就是客观规律。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那你的付出都是无效的,自然也难以在世间立足。所以要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个人修行尚浅,与君分享。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要虚心对他人。老子的思想是无为之治。就是什么事不要太冲动,要平庸一点办事。鬼子???我想可能是让你做事时多多动脑,要机灵,灵活。这些只是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 13、孔子我并不推崇,孔子强调尊卑,认为人有上下之分,他之所学,全为服务统治阶级,孔子就是让你是上等人就安心做上等人,是下等人就本分的做卑贱之事,孔子虽然有些所谓学问,但我很鄙视他的为人
  • 14、话又得说回来,做人,除了要有人格魅力,还必须有智慧,有能力,这样,才能吸引到适合跟自己一起打天下拼事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 15、无论是做老板,还是当领导,都必须了解国家政事的真实发展状况,并从中洞察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这样才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 16、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什么才是完成这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和手段。找到并利用好这些方法和手段,肯定会使你事半功倍。在生存竞争中,做一个有勇有谋的选手。
  • 17、中庸之道的生活智慧。
  • 1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概括起来,这种完善人格可包含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温良恭俭、谦逊有礼、坚守孝悌、忠诚友善、见义勇为……宽容对待别人,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多体谅别人的难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是孔子认为值得终身行之的一个字,也就是要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课文第二部分的四则内容,体现的就是律己、爱人的思想:三省吾身、患不知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做到了律己爱人,就得到了孔子所说的“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努力去追求

  • 19、现在看来,孔子来到人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孔子生在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这个时间正是中国东周时期,也就是后来孔子所言的“礼坏乐崩”的时期。孔子处春秋末期,当时周朝之分封制已经面临挑战,一方面是各地诸侯逐渐坐大,周天子的控制力下降;另一方面,则是诸侯内部,卿大夫之势力渐长,有逐渐架空国君之趋势,比如当时的晋国,有六卿专政,鲁国则有三桓,所谓三桓,是指当时鲁桓公之后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等三家势力。其他一些诸侯国,也存在者“君不君臣不臣”的情况,孔子虽生逢
  • 20、孔子生平及为政经历
  • 21、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的“任重而道远”不是指某项任务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而是指人生在世担负着弘扬仁道的责任和使命,这一生是“任重而道远”的一生。
  • 22、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23、治国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这个“正”有两方面的含义:正人和正名。“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当权者自身要正。
  • 24、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 25、先行登上崖顶的人,不要只顾自己极目四望看万壑风光,而应该向崖底扔下一根绳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些在下面苦苦攀爬的后进者向你仰望时,会像看一尊山神。
  • 26、遗精的保健:对于青舂期男性来说,偶然的一次遗精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平时要注意生殖器的清洁卫生,内衣、衬裤要勤洗、勤哂、勤更换。包皮过长者要尽早手术治疗。对于已婚男性来讲,在治疗期间要禁止房事。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姜、蒜、韭菜、辣椒等食物,少吃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要消除频繁的梦遗,除了进行中、西医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考虑是否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要积极进行心理调养和心理治疗。
  • 27、点击题目下方娘家人,一键加关注
  • 28、这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治国思想。全部儒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

  • 29、不要做一个巧言令色的人。
  • 30、当时中国的教育都是官办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够受教育。孔子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民间学校,对于学生的身份没有任何限制,这就是所谓“有教无类”。
  • 仁是灵魂,礼是形式。仁要落实到礼上,如果礼脱离了仁,那么这些形式就毫无意义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礼是一种外在形式,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去做,就可以使民风淳厚。“礼之用,和为贵。”礼,反映、厘清和维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间的区别,达到“和”的目标。
  • 31、仁是灵魂,礼是形式。仁要落实到礼上,如果礼脱离了仁,那么这些形式就毫无意义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礼是一种外在形式,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去做,就可以使民风淳厚。“礼之用,和为贵。”礼,反映、厘清和维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间的区别,达到“和”的目标。
  • 32、常言道:“鼓要敲在点子上,蛇要打在七寸处”,讲的就是为人话不在多,而在于关键时刻能因地制宜地讲出关键的话来,从而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 33、一个人如果实现了俗世理想,成为达官显贵,那么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没有实现俗世理想,那么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没有人能同时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从这两种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乐趣。
  • 34、“正”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正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人人都安于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该做的事,享受该享受的权利,恢复原来的礼制秩序。过去人们批判说,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但我们要看到,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都要求各阶层、各部分人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道,各取其酬。没有这一点,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现在许多乱象,都来自这里。
  • 35、世事复杂,对任何事都得多留几个心眼。凡事多问必多益,因为任何疑难问题都招架不住三个以上问号的敲打,只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
  • 36、“兵地常势,水无常形”,我们在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理想效果。
  • 37、可以让人帮你买鞋,不可让人代你走路。
  • 38、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要虚心对他人。老子的思想是无为之治。就是什么事不要太冲动,要平庸一点办事。鬼子???我想可能是让你做事时多多动脑,要机灵,灵活。这些只是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 39、善于提问是金钩,能钩出令你惊喜的答案。
  • 40、注:本文节选自畅钟先生《诸子通讲》第一章。
  • 41、有病不怕治,有错不怕改。
  • 42、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若是频繁遗精一般是药物,理疗治疗为主,后期中药巩固治疗,平时尽量减少性刺激,少看一些刺激性的书籍,影视
  • 43、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需要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精神就是要像信仰神祗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
  • 44、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45、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顺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 46、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建立外功。
  • 47、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是说学习修养都是为了充实、提高、完善自己;“为人”,就是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牟取名利。为己是学习修养的根本的态度。
  • 48、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

  • 49、你资历再深,也决不可轻视新人。
  • 50、男性遗精:01生活节奏快,工作忙而且多,遗精的朋友要及时的治疗,遗精次数多了会对精神系统不利,很多人喜欢熬夜加班工作,这是非常的不健康的。02有些男性朋友性生活过频繁,要养成正常的性生活习惯,遗精的朋友,要注意休息,性生活不要过于频繁,对精神状态有不良的影响,一定要预防。03饮食要有规律要以清淡为主,平时要注意进行体育锻炼,不要穿太贴身的裤子和内裤,适量的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瑜珈等运动,避免刺激生殖器官,引起性兴奋,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04遗精次数多了会对精神状态有不良的影响,一定要预防。
  • 51、老师获取信息的速度为啥那么高?
  • 52、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除了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
  • 53、【孔子做人精要】西方人强调发扬个性,追求个人价值。中国人强调在群体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这一点。这种价值的最高追求,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是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二是个人人格的完成。文天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54、在任何一个团体内都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拆台,这样才会共赢。正如俗话所言:捧场都上场,拆台都下台。
  • 55、《圣经》也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他们。但提出的问题是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回答是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样做是为了换来别人也这样对自己,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自己。这一点,反映出中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分歧。
  • 《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古代从天子的祭天、祭祖,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外交、打仗,到普通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坐卧行走、互相称谓等等,一切都有礼的规范。可以说古代中国人是生活在礼中间的。
  • 56、《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古代从天子的祭天、祭祖,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外交、打仗,到普通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坐卧行走、互相称谓等等,一切都有礼的规范。可以说古代中国人是生活在礼中间的。
  • 57、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 58、中国人常说祸从口出,却很少强调口能免灾,这对我们的嘴巴是不公允的。在关键时刻如商业谈判、法庭辩护和解除误会时,若嘴巴不帮我们的忙,我们就会遭受重大损失。至于嘴巴能帮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我们舌功如何了。

  • 5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不希望别人这么对待自己,就不要这么对待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忠”,是更积极的一个层面,有一种责任。共同的一个精神,就是要以自己的心情去理解别人的心情,即“推己及人”。中国人常说将心比心,遇到什么问题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这已经成为中国人传统的处世之道。
  • 60、话要说到点子上。
  • 61、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62、犹豫就是在成败之间摇摆不定。
  • 63、⑷其诸——洪颐煊《读书丛録》云:“公羊桓六年传,‘其诸以病桓与?’闵元年传,‘其诸吾仲孙与?’僖二十四年传,‘其诸此之谓与?’宣五年传,‘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十五年传,‘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其诸’是齐鲁间语。”案,总上诸例,皆用来表示不肯定的语气。黄家岱《嬹艺轩杂着》说“其诸”意为“或者”,大致得之。
  • 64、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身要有才能。并且你还要深信,自己的才能总会派上用场。上苍让你诞生于世,绝不是毫无理由的,完全是因为这个世间需要你这样一个角色。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位置,并发挥作用。
  • 65、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别人的脚步注定是别人的去处,自己的双脚走出的是自己的路。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 6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德要落实到行为规范上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不符合礼的思想行为,照着礼去做,这就是仁。说具体一点,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67、仁:仁,爱人。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
  • 68、每个人都在试图成为重要人物,都可能是功劳的竞争者。如果你居功,那么你的功就可以被争夺和驳倒;如果你不居功,那个功也就无法从你身上拿走——因为那个功根本就没有提出来过,怎么可能被争夺和驳倒呢?

  • 69、古往今来,那些吃透孔子思想精髓的人,几乎都是最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成就大业的人;而那些不了解或曲解孔子思想精髓的人,通常只能在成功的圈子外转悠子。一起来看看孔子做人54精要,为你指点迷津,带你走出人生的困境。
  • 70、人们的学习从呱呱坠地时开始,到了一命呜呼时才算毕业。在这期间人们学习了好多生存的本领,同时也享受了学习本身的乐趣。一个人学习什么,决定了他将会成为什么人。平庸是不学来的,伟大是学习来的。
  • 71、慷时间之慨的人,命运会对他很吝啬。
  • 72、孔子是私生子吗?为什么说孔子“子姓”是错误的
  • 73、人可偶尔露峥嵘,关键时候显身手,时机成熟时一鸣惊人。如果时时都想卖弄自己,则十个有十个要失败;有城府者藏才隐德,谦虚谨慎,以弱制胜,将这些作为任重而道远的护身符,比别人成功的机会更多。
  • 74、用火烧一下就知道你是不是蜡做的。
  • 75、这是儒学的核心思想。全部儒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要做到这一点,靠的也是每一个人的自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
  • 76、子禽同学,你果然是优秀的小组长!说得好到位哦!
  • 77、固执会把一个聪明人变成傻瓜,过度地坚持意味着把自己逼上绝路。为人不要太固执,必要时就要放下自己的一切成见,这样才会别有洞天。
  • 78、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已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古往今来,那些违背这些原则和精神的人,虽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其真实面目都将昭然若揭,其中的大奸者会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79、关注后回复“疼”即可揭晓谜底
  • 80、如图四个人,下一秒哪个人最疼?你猜得出来吗?!
  • “三个己”体现了一种精神:立足个人的自觉,启发个人的自觉,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提高全民的素质。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81、“三个己”体现了一种精神:立足个人的自觉,启发个人的自觉,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提高全民的素质。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82、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就会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就会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人面前。宁做傻中奸,不做奸中傻。
  • 83、犹豫越久,就越容易销磨信心和意志,丧失成功的时机。从最糟的结果来说,如果一个较差的决定是比较早做出的,出了问题你还有补救的时间;而一个决策的作出如果既差又迟,那么你连补救的余地都没有了。
  • 8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言必信,行必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85、孔子说:“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他说好人喜欢的人,坏人厌恶的人才是好人补充后的回答: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他说好人喜欢的人,坏人厌恶的人才是好人主要重点在于既反对好好先生又反对做事让所有人都不喜欢的行为。说这才是君子之道。
  • 8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87、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 88、〔注释〕①选自《宋史·杨时传》。②属:撰写。

  • 89、义:义原指“宜”,既行为适会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 90、在生存竞争中,做一个有勇有谋的选手。
  • 91、【孔子做人精要】曾经我们也做过学生,也知道当学生的辛苦,过去我们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时候,也曾对着作业喊累,也有偷懒的时候,当然还少不了犯错……现在我们的角色不同了,是老师了,慢慢的这些经历也就淡忘了,站在讲台上的我们也许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教好我们的孩子们,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告诉他们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
  • 92、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 93、子禽与子贡的问答,从侧面反映出了孔子光辉的人格。子贡对孔子的评价中,带有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之意,却也客观地道出了孔子修养境界的高度。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却是儒家做人做事的精要所在,孔子也是基于此才成为“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的。
  • 94、旷达之人会随遇而安。
  • 95、言过其实者会断送自己的前程。
  • 96、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情况。那政事的真实情况,是他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的人格魅力来赢得人们信赖而获得信息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 97、修养的基本态度是“三个己”:为己,由己,求诸己。
  • 98、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⑷異乎人之求之與?”

  • 99、畅钟,字博远,号不空、八面来风堂、畅意斋主人、半隐居士等。固本书院创始人、山长。长期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融通百家,自成一体。在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经济学等领域均有开创性研究。学术研究之余,偶作诗词。
  • 10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