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由成长的观点

    1、他站立在那里,看了一会儿,最后他对男孩说:“孩子,你的鸟儿卖多少钱?”

  • 2、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同时又在对孩子任何独立自主的思想行为大加管理和压制,既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激发了他们的逆反与对抗,又让父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搞得双方心力交瘁。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和限制,人人心情都不舒畅。
  • 3、家长们,不妨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干涉和嘲弄,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
  • 4、【孩子自由成长的观点】正因为享受了这样的自由,我才体会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深刻含义。成长,少不了自由;自由,才能保证我们健康地成长!
  • 5、应试教育从动机上就不追求懂原理,因为没有时间让孩子们懂,真懂是很慢的事情,而且真懂不是因为老师清楚地教导了就完成的。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自由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教育的途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自由是人的活动的一种自主状态。从教育意义上理解的自由,首先明确学生是“自由人”,即学生在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关系上拥有自主的活动状态,而非不平等的非自主的活动状态。这要求学校的氛围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 6、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自由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教育的途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自由是人的活动的一种自主状态。从教育意义上理解的自由,首先明确学生是“自由人”,即学生在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关系上拥有自主的活动状态,而非不平等的非自主的活动状态。这要求学校的氛围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 7、无可否认,传统教育下的某些僵化刻板的方式固然不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但传统教育也并非毫无作用。
  • 8、成人的控制会使孩子长不出自己的理性
  • 9、家庭治疗师走进一个家庭,特别喜欢关注这个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禁忌。我们会问孩子,家庭里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交谈?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有不同的忌讳。几乎所有家庭的交流内容都有或多或少的规定和限制,这些家庭限制实际上既代表着家庭内部的“游戏规则”和权利等级,也代表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 10、郑秀秀:深圳市教育幼儿园助教本科
  • 11、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感受会越来越细腻,比如微酸、甜酸、酸辣、巨酸、醋酸、水果酸等等,类别、程度以及主观体验十分丰富。由味觉的酸还会引申出肌肉发酸,心里发酸,话语发酸等等,这就是通感了。

  • 12、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认为,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岁到30岁之间发生。高中年龄段,学生的个人意识日益强烈,但其行为往往表现出违逆成人规训的一种无理性的“自由”。违逆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但违逆之后的种种结果,成为其反思、调整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基础。这个契机一旦失去,将终生不得自由,只会遵循外界法则。表现为思维上无创造力,态度上无进取心,精神上无节操——围着磨转的驴子,绑在柱子上的小象。
  • 13、对话的方式即相互理解的方式。如果TA还是不理解,那就可以放一放,因为在螺旋式学习下一层概念时,TA会对低一层的概念恍然大悟。
  • 14、先说自由一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价值原则、理想境界作以精当的概括阐释。
  • 15、成人的理性会不断否定孩子的感觉,成人的人生经验会庸俗化孩子的生命天真。
  • 16、“好,桐桐不想喝什么,以后我与你妈妈绝不再强迫!”我立即回答。
  • 17、就像是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的植物,没有人的管理和存在,生长的一样非常好,可能比有人种植管理还要好。
  • 18、记得有这么一天,终于结束了一切考试,妈妈给了我一天的自由,她让我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可我并没有选择玩耍。我只是找到一块草坪,静静地没有约束地躺下,把双手枕在后脑壳下,仰头望那湛蓝湛蓝的天空,仰头空中看那自由飞翔的小鸟。一阵又一阵温暖的东风从我的脸上吹拂而过,抚摩我的脸颊,掀动我的头发,是那样地轻松自在,是那样的舒心惬意,我的一颗禁绷着的心放松了、陶醉了。我不由自主地闭上了双眼,尽情地感受着这一切。我想,明天我要怀着今天得到的自由、悠闲和舒适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这一切才是我成长所不可或缺的。
  • 19、这个观点,也与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的观点不谋而合。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为无数家长指点迷津、解疑答惑,“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并在图书市场上大获成功后,“读客图书”出版集团又推出了该书的后续系列。书中精心收录了读者们与书的作者尹建莉老师的书信往来,信的内容包罗育儿知识的“万象”,几乎涉及到了我们每一个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问题的方方面面。
  • 20、杨思卓:爱心、责任对孩子的成长最重要
  • 21、思想是生长的,其生长性就表现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交替上升。

  • 22、我一愣,刚要张口说话,桐桐满眼期望地看着我说:“爸爸,我以后能不喝牛奶吗?像吃药一样!”
  • 23、桐桐从小到现在,我们给过她多少自由?
  • 24、所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开孩子的手”?
  • 25、总之,家庭教育长达十八年之久,是孕育成功或失败的摇篮。逼迫孩子学习还可以通过改变方法重头再来,放任自流所产生的后果将无法弥补。教育学、心理学不外是平常事的经验总结,只要父母用稳定的情绪、正常的思维,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需求,换位思考,对症使策,人人都可以成为孩子成功的领路人。
  • 26、嘉宾观众积极互动临近关门方散场
  • 27、大作家列·托尔斯泰向人们提出忠告:“如果孩子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
  • 28、天健深圳地产公司董事长赵晓宜出席论坛
  • 29、另外,乐于为孩子排除一切障碍,只要孩子提出,总是助他一臂之力,使孩子把你为他做的一切看成是天经地义显而易见,这无论是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以后的成长,都是极为有害的
  • 30、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希望自己是个“旁观的有心人”。为了避免因为对爱的误解而影响了对幼儿的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尽力克制住自己惯有的观念与习惯,尽量保持一种客观的状态,以最佳的语言和举止为幼儿营造一个真正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并做好一个有心人,一个心里住着幼儿的教师——善于用眼睛去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乐于用耳朵去倾听幼儿的一言一语,再根据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为幼儿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提醒,利用好混龄编班这一模式带来的优势,用充满爱的情感唤醒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让幼儿更加主动、积极地成长。
  • 在我国的家庭之中,有很多父亲,以自由的名义,放纵孩子的成长,其实只是因为怕麻烦,懒惰。还有一部分家长,错误理解了自由的意思,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建立在有规则的基础上的,没有规则的自由,是非常危险的。

    31、在我国的家庭之中,有很多父亲,以自由的名义,放纵孩子的成长,其实只是因为怕麻烦,懒惰。还有一部分家长,错误理解了自由的意思,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建立在有规则的基础上的,没有规则的自由,是非常危险的。

  • 32、对待传统教育,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仅凭网上对传统教育的贬低就对传统教育心存偏见。"传统教育"和"自由教育"是可以融合的"对立面"我们可以从以上两个教育理论的利弊看到,想要真正地帮助孩子成长,需要把这两个教育理论融合贯通的运用。
  • 33、各位,想想看,你会优先选择那一种方式去旅游呢?
  • 34、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颐指气使、心胸狭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 35、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女儿抵触牛奶到了何种程度,甚至可以想象出桐桐喝牛奶时的痛苦表情。
  • 36、难道是孩子玩手机到半夜不睡觉,就继续让他玩吗?
  • 37、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38、如果一个作者一直按自己的设计控制着主人翁,那么,这将是一部拙劣的作品,作者也是一个失败的作者,就像一个失败的家长。
  • 39、看记者有些吃惊,陪同记者的幼儿园负责人赛维亚克里艾博士解释说,孩子的精力旺盛,活动时容易出汗,穿多了不仅不方便,反而容易感冒
  • 40、十六岁的孩子,正是叛逆心理最重的时候。有时候隔着玻璃,我也能感觉到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事无巨细”都要控制的父母的厌恶与抵触。上次我亲眼目睹了一对母子冲突发生的全过程:
  • 41、后来这个母亲飞过去了,发现孩子根本就没到学校去报到,在外面租了个房子,第二个礼拜就买了辆奔驰跑车,第三个月找了个韩国女朋友。没办法母亲说你得跟我回去,不跟我回去钱也不给你了,这个孩子回来了,把家里的家具全部砸烂了,就到现在为止这个孩子应该是二十七八岁了,应该到了懂事年龄了,还是那样。

  • 42、某单位办公室的门口摆着一个挺大的鱼缸,缸里放养着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那种鱼长约三寸,大头红背,长得特别漂亮,惹得许多人驻足凝神。
  • 43、从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思想在没有禁锢、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是多么自由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
  • 44、尊重孩子的意见,有事情多与孩子商量,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而且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 45、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10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望他。调皮的儿子四处游玩,还把院子里的泥土翻得乱七八糟。高尔基皱起了眉头,但还是没有说什么,因为儿子兴致勃勃地从故乡来看望他,做父亲的不忍心因为一点不快而训斥儿子。不久儿子就回俄国去了。
  • 46、有利于成长的学习是一个充满疑惑的过程而不是学会一串标准答案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因果而且答案不唯不究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强化唯一答案的过程。
  • 47、比如对数位的理解,有孩子会把33写成30即使成人讲得清楚,孩子的理解也会是模糊的,因为这和TA自己的逻辑不一样。也许TA会模糊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在反复讲授下才接受新的逻辑。有的孩子一开始就能写对,是因为TA直接接受了成人的逻辑。
  • 48、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他的行为其实和“自由”毫不相干。理性的缺失使他无力主宰自己,他的放纵和毫无章法,是自觉意识的丧失,是选择功能的失效。他一方面被欲望控制,另一方面想去控制别人,他的行为正是长期压抑的后果。这样的孩子,他内心软弱无力,由于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力,其实是恐惧地活着——如果大人不承认这一点,认为孩子不自觉是为了更快乐,那真是太不理解孩子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自由。”
  • 49、而尹建莉老师在前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
  • 50、所以让孩子自由成长,应该理解为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适当地给孩子规划自己的时间、选择自己的喜好的自由。
  • 51、就拿最近经常冲顶热搜的意大利疫情来说,就在各国紧张开展防疫工作时,意大利居民不以为然,拒戴口罩声称要自由,还呼吁开放酒吧等娱乐场所,这波操作真让国人看不懂。

  • 52、在有关家庭教育的若干调查问卷中,中小学生最普遍也是最大的烦恼是: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催逼着孩子奔上面向各级名校的冲刺之路。绝大多数的孩子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名校冲刺之路上跌跌撞撞,疲惫不堪,而家长还总是抱怨孩子的学习不尽如人意。
  • 53、有的是“带领”已过十六周岁的孩子前来申请证件。生怕错过什么的父母拿着详细的申请菜单逐条询问,那细致认真的样子,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而与他们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高已经超过他们、却还“躲”在他们身后的沉默冷淡的孩子。
  • 54、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是把我培养成为北大的学生。所以说培育孩子的成功跟知识水平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发现不少家庭条件特别好,文化水平很高的父母却把孩子培养的出现各种状况的情景。通过我接触的朋友及孩子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政府部门领导的孩子成功的非常多。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再去调查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55、疯长的鱼儿,源自那打碎的鱼缸:快乐的孩子们,也应该源自那开放的空间,源自那自由的天空。让教育的空气自由起来吧,因为这同时也是孩子们心灵的呼唤!
  • 书中收录的一百多封信,均是读者写给尹建莉老师的亲笔信,均是真实案例。而尹建莉老师就是以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如春风化雨般细水长流地纠正千千万万个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误区和疑惑,为家长们指点迷津。相信每个家长都曾经遇到过、正在遇到或者说将会遇到书中引用的案例,会有来信家长们类似的困惑;腰封上“看完目录懂一半”的说法可以说毫不夸张。
  • 56、书中收录的一百多封信,均是读者写给尹建莉老师的亲笔信,均是真实案例。而尹建莉老师就是以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如春风化雨般细水长流地纠正千千万万个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误区和疑惑,为家长们指点迷津。相信每个家长都曾经遇到过、正在遇到或者说将会遇到书中引用的案例,会有来信家长们类似的困惑;腰封上“看完目录懂一半”的说法可以说毫不夸张。
  • 57、而且非常可惜,这种直觉会随着长大而退化。因为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理性能力在增长,理性经常并不信任感觉,它需要在怀疑和验证中、肯定与否定中建构自己的逻辑,然后在美的高度上重新与感觉融合,形成更高级的直觉。
  • 58、就像我见到的那位对儿子“事无巨细”束缚太紧的母亲,也许在她儿子的心目中也在嘀咕:
  • 59、彤彤此时两只脚蹬到了一处。手也扭在一起,显然已经无法再向上换手攀登,爸爸走过去站在女儿身后约一米多的地方,这个距离,女儿自己会感觉到无助。而爸爸则可以在发生危险时及时伸手救助。
  • 60、第一个原因我觉得首先必须要有钱,没钱不能去抢,北大每月给我120块钱,在外面教书一个晚上20块钱,这样我至少离美国梦会稍微近一点。正是这样出去教书以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可以赚更多钱的地方,在别的培训学校教书,我想为什么不自己开个班呢?后来我自己开了个班,北大发现了毫不犹豫给我一级处分,正是因为这个处分让我放弃了对北大的终身梦想。我原来打算留在北大,到国外读个书,读个博士,再回北大继续教书。每天读读书、教教书这样感觉挺好的———小知识分子的梦想。但是被处分以后,我发现不对头了,为什么?分房子轮不到我了,到
  • 61、第在家园合作方面,应该让更多的家长知道如何“爱”孩子,如何给孩子自由。因为幼儿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幼儿园,还有社会与家庭。我们应该常常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敏感期,了解幼儿真正的需求,让家长与老师一起去实践让幼儿自由发展的方法。

  • 62、家庭走进心理诊室,是为了帮助那个被标签的“有病”孩子,有时孩子和我一样只是一个不守家庭规则的捣乱者。如果乖乖地待在父母画定的“圈子”里,平衡与一致被维持着,家庭并不需要谁来扮演“替罪羔羊”。当平衡被打破,一切内部的努力都不能使“越界者”回归,家庭回来求助心理医生。
  • 63、总之,自由、平等、博爱,不仅是务必积极倡导始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基因组,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社会发展和家庭幸福的原动力。
  • 64、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
  • 65、大家还会有这样的经验:给孩子讲故事,孩子总要求反复讲,甚至有的时候反复的次数多达百遍。为什么?是因为讲一遍的时候,孩子获得的信息有限,每讲一次,他补充一些新的信息,增加一些理解,直至完全理解。所以会出现成人错一个词孩子都会马上指出来,而TA还不识字呢!不仅如此,经常已经理解了,还要回味,充分吸收其养分。
  • 66、现代心理学表明,创造力与想象力关系密切。具有创造力的人一般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因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具有重大意义。
  • 67、教育最不好的家庭就是暴发户家庭,为什么暴发户家庭教育孩子会不好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暴发户本身家庭的价值观念常常是不正确的,比如说暴发户本身一般都非常看中钱、社会地位、炫耀等等这样的东西,因为之所以是暴发户,就是因为他原来没钱,突然变得有钱了,不止山西煤老板,有钱以后开始炫耀自己的钱,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有样学样。
  • 68、而我们将目光投向国内,强烈的感受则是,我们无论是办企业也好,搞科研也好,做研究也好,缺少的是真正“开创性”的崭新思路。我们的企业口口声声地宣称在“追赶”与“缩短”那些“国际先进水平”,实则却不过是在亦步亦趋地“拷贝”人家、“临摹”人家,和这些画了画只知道问“像不像”的中国孩子是一样的。这些孩子从小就把“像”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他们有人确实可以画得和范本非常像,但仅仅只是“像”罢了。因为没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没有了自由创造的思维,孩子的“画”也只不过是一张“临摹品”而已,只是现在临摹的是画,将来临摹的是技术
  • 69、给予孩子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是帮助他们获得正确认知的自由。
  • 70、如果教育不允许孩子不清晰的状态,要求他们学了就清晰,孩子是做不到的,除非用应试通过会做题遮蔽概念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数学成绩很好但思维能力不强的原因。
  • 71、成人要为孩子的探索树立“灯塔”

  • 72、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些鱼在这两年时间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来长,大头红背,每天自得其乐地在鱼缸里时而游玩。时而小憩,吸引着人们惊羡的目光。
  • 73、“噢,我成功了。我到树梢上了。”彤彤兴奋的声音在爸爸头顶响起,爸爸抬头望去,彤彤非常潇洒地放开一只手,回过头向着地面的人群挥着手,俨然一个登顶成功的攀登者。
  • 74、第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够好。只要没有生命和健康危险,第二不损坏他人的利益——即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家长都可以放手,都可以给孩子自主空间。
  • 75、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地分享孩子的快乐,只好把笑容压抑在心里,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通过努力学习来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被部分地挫败了,长此以往会失去成长的动力。
  • 76、姚晓虹:深圳市教育幼儿园助教本科
  • 77、下面这句话也是我一直认可的,“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子不教,父之过,在中国农业社会时期,女人是没有地位的,所以是“子不教,父之过”。但是现代社会,一定是子不教,母之过。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是母亲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而丈夫一般都在外面打拼,因此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变得尤其重大。一个家庭哪怕穷到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个家庭仍是心灵的圣堂。所以母亲需要有一些重要的素质,是这个韩国女人总结出来的,坚强的母亲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会怯懦,心胸宽阔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展
  • 78、“教育需要清醒和勇气”,面对身边为孩子买学区房、拼命将孩子送进名牌幼儿园及小学的父母们,讲真,我也曾经焦虑过。可回答“要不要进名牌幼儿园”这一问题时,尹建莉老师开宗明义地指出:
  • 79、月8日晚19:天健地产携手腾讯大粤网以及深圳书城,于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大台阶联合举办主题为“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深圳教育创新高峰论坛活动,隆重邀请了世界联合大学副校长、联合国组织教育委员会常委、第三代领导力理论开创者杨思卓,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原校长、资深家教专家、全国知名校长、碧桂园泮浦湾学校总校长陈钱林,著名教育媒体人、北京天真蓝教育传媒CEO、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原副主任李斌以及知名特级教师、深圳荔园外国语小学校长柳中平在内的四位权威嘉宾解析教育创新,围绕“教育该如何综合所有优势,培养孩子全
  • 80、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引导的,否则大多数都会随着周围的环境受到影响,孟母三迁的例子家喻户晓。
  • 笼子很小,母鸡在里面根本无法转身。鸡笼前面的自动传送带给它们送来食物,后面的传送带则带走它们刚下的鸡蛋。

    81、笼子很小,母鸡在里面根本无法转身。鸡笼前面的自动传送带给它们送来食物,后面的传送带则带走它们刚下的鸡蛋。

  • 82、所以,尊重学习的模糊性就意味着要容错。不是看到错误不管,而是不能嫉错如仇,要有反复讲解的耐心,要有变幻举例的智慧,要有能够放一放的远见。
  • 83、“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 84、半年以后,小东不仅能主动学习了,而且学习效率很高;成绩进步了,人也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
  • 85、我的朋友受过高等教育,她觉得国外的"自由教育"很好,于是不惜花高价给孩子报了奉行蒙特梭利自由教育的幼儿园,平时也是让孩子自己做主,孩子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 86、我也想告诉各位家长,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就没有别的吗?大学毕业以后进了社会,学习能力尽管依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抗打击能力。情商、智商和逆商三个商数能力都很重要,我们常常把情商理解为八面玲珑,人前说人话,但真正的情商是赢得别人信任的能力。当你走到别人面前,别人对你表示出巨大的信任,愿意跟你合作,愿意帮助你,说明你是情商很高。但是北大、清华的学生恰恰这两个方面往往不行。北大、清华的学生容易高傲,一个高傲的人情商是不高的。因为他出去以后看不起别人,那别人就可以看不起你,这个世界上都是一样的。
  • 87、作为从事过3年教育行业的宝爸,我认为当代孩子还是应该需要家长去认真培养,而不能完全任其自由成长。
  • 88、男孩非常惊喜,马上开始数鸟的个数,算了算,一共需要5美元。
  • 89、而本书的第一章以及选取的第一封家长来信,主题就是“与孩子划清界限”,“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
  • 90、“你是想把它们引回鸡笼吧?要帮忙吗?”他问工作人员。
  • 91、第二年的春天,高尔基蓦然发现自己住所的窗前长出了一些鲜花,他才知道儿子翻泥土原来是在种花籽。于是,他激动地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孩子,你走了。可是你栽下的花却留了下来。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么你的一生将会无比美好……”

  • 92、【孩子自由成长的观点】孩子毕竟不是生长在室外的野草,野草要么夭折要么疯长,这都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状态,他们更像是一个培养皿里的鲜花,需要浇水灌溉,需要除草施肥,只有接受悉心照料才能茁壮长大。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正是至关重要的“园丁”角色,所以撒手不管肯定不行。
  • 93、我们知道,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本、不规定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联系内心的想象,自由去“构图”,孩子画的画完全是一种“创作”,根本不存在什么“范本”。这样,他们自然便只会问“好不好”,而无从问“像不像”。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思维充满创造力和活力,日后才可能是开创性、原创性的人才。
  • 94、书生认为,做为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告诉孩子正确的方向,可以撒手让孩子自由往前跑,但跑向的一定是指定的方向。
  • 95、每个孩子自呱呱坠地以来,不止是给父母带去了欢声笑语,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相信每个父母都会发自肺腑地说“我是爱我的孩子的!”如果再多问一句,“那爱是什么呢?”爱是一味地满足孩子想要的一切吗?爱是让孩子去代替父母完成未实现的梦想吗?或许我们都应该做进一步的思考。
  • 96、懂得隐秘性之后,我们就要控制住好奇心、忧虑心和软弱的善心。
  • 97、第为孩子营造有生命的环境。孙老师在书中提出:儿童在富有生命的环境中能够自由的发挥一切潜能。生命的状态最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教师需要不断的发展自己,环境才能富有生机与灵气。老师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要保持足够的吸引力,乐观积极,以愉快的心情和亲切和蔼的态度,不断的学习。教师只有保持开放、流动的状态,才能感知孩子生命的流动与成长。
  • 98、许多家庭走进心理医生的诊室,是为了帮助那个被标签的“有病孩子”。其实,孩子的问题往往和我小时候一样,只是一个不守家庭规则的捣乱者。如果乖乖地呆在父母画定的“圏子”里,家庭的平衡和一致性被维持着,并不需要由他来扮演“替罪羊”;当家庭失控,平衡被打破,一切内部的努力和缓冲不能使“越界者”回归时,家庭便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99、一些被正统观点束缚的医生,会热衷于扮演一个“镇压者”,通过对“问题孩子”的治疗性干预帮助家长重建家庭规则与“禁忌”。这样的医生会被家庭欢迎和感谢,父母也愿意继续带孩子前来就诊,医生可谓是名利双收,就是苦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平稳,他需要重新压抑和付出自己。
  • 100、话说回来,现在的孩子成熟早,见识广,做为家长,不能照搬过去的一套来管理现在的孩子,而是应该由过去高高在上的家长,变成和孩子交心,在了解孩子想法的情况下,引导孩子走正确的道路。
  • 10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都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