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情中的认知成分(一百零一句)
2023-04-12 07:36:10
3467
- 1、一旦爱上某个人,那个人在你眼中就会变得完美无缺,这时你是无法发现他的缺点的,也会因此而产生配不上他的自卑心理,更有甚者会失去自我,唯命是从,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
- 2、生命中总会有无数个擦肩而过,不是每个相遇都能凝结成相守,不是每个相邀都能转化成相知。一辈子那么长,生活中变数那么多,有时你以为会永远陪你走下去的那个人,居然只能陪你一段路。幸好我们总会保有一点对于永远的奢望,不至于错过下一次爱情来的时候。心情短语
- 3、他认为,真正的爱关乎心智的成熟,是持续的自我完善且给予他人滋养,是与所爱之人、物乃至这个世界融为一体,是不停歇的成长。
- 4、分娩的本质,是母亲和孩子合作的一场“大逃杀”|LifecycleMapDaily
- 5、空洞式爱情
- 6、亲密是爱情中的温暖体验。它体现在,二人相处时感到幸福愉悦,且渴望促进对方的幸福,此外还包括互相尊重、理解、分享、支持、沟通等。
- 7、“坠入情网,是人类内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产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或者说,坠入情网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
8、亲密是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行为感受到的温暖以及满足。
- 9、以上的这些区分体现了普遍的文化和历史变迁。不过,这些不同的观点也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爱情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探讨爱情的类型。
- 10、只有亲密因素的「爱情」叫做喜欢式「爱情」,只是在一起很舒服,很愉悦,想要互相照顾和支持,但是缺少了激情,更没有发展到愿意许下一生承诺的阶段。这种「爱情」常发生于友情向爱情过渡的暧昧阶段。
- 11、用肿瘤标志物这把猎枪,如何避免擦枪走火?
- 12、当然,他没有忘记“呼唤”真爱:“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够真正相爱。”
- 13、爱情是一种理想主义,而且很容易错过。
- 14、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爱情的三角理论近年来,随着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逐渐揭晓,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神经内分泌基础的爱情的三阶段理论
- 15、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主要是指情感上的投入,是彼此之间喜欢的感觉,你愿意与他相处、保持联系、一起去做事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愉悦。
- 16、喜爱。当亲密程度高而激情和承诺非常低的时候,会产生喜爱。喜爱发生在有着真正的亲近和温暖的友情中,但不会唤起激情,也不会唤起你与之共度余生的期望。如果一个朋友确实激起了激情,或者他/她离开的时候会被强烈思念,则这种关系就已经超越了喜爱,变成了别的。
- 17、这个因人而异吧,有在乎家庭多的有在乎工作多的,毕竟当演员很挣钱,其实很多激情戏都是替身,或者借位,后期合成。不过真接触的话也有的
18、情欲之爱:与情欲有关,除非它转化成友情之爱或现实之爱,否则最终会自行耗尽。
- 19、短期的承诺未必一定会发展成长期的承诺,它取决于激情和亲密这两个因素的发展状况。
- 20、三个要素都不具备,很多包办婚姻就是这种类型。例:《雷雨》中的周朴园与繁漪
- 21、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被称之为爱情才能被却认为真正的爱情。因为这样的爱情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只是因为两个人对互相的喜欢,只是因为两个人都想对彼此好。没有物质以及其他人波及的因素,所以这样的爱情是最完美的,相爱的两个人选择舒服的生活方式一起生活着,选择舒服的方式一起对话,一起聊天,一起做任何喜欢的事情。
- 22、爱情是让你在爱人身上获取到爱的力量,并把它灌注到生活当中,它让你看到美好,让你愿意去爱天下可爱之人。
- 23、新时代政策背景下的生殖健康服务
- 24、斯腾伯格很聪明,在这些爱情前面都加了一个“式”字,因为在他看来,前面列举的七种都只是类爱情或非爱情,在本质上并不是爱情,只有第八种才是爱情,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类爱情和非爱情的情形实在太多,以致把具备三要素的爱情基本当作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状态。
- 25、游戏之爱:逢场作戏与调情。
- 26、这提示爱情并不是一种单一情绪,而是一种类似于金钱奖赏的激励动机;同时爱情会降低人们对所爱对象的社会判断力。爱情所激活和抑制的脑区既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另一方面,爱情也会导致人体内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包括皮质醇、多巴胺、五羟色胺、后叶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生长因子等。
- 27、迷恋。迷恋中有着强烈的激情,但缺乏亲密和承诺,当人们被不太熟悉的人激起欲望时会有这种体验。
28、改变故事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它涉及重新组织大量的信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对感情的不确定,重新评估对另一半的感觉和信任。比如一个丈夫有了外遇,被妻子发现后,很快承认并结束了外遇,从此没有再犯。但对妻子而言,他们的感情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她的爱情故事变化了:他曾经是罗密欧,如今却成了唐璜,他的一个正常举动在她眼里也可能变成对别的女人的勾引。除非这位妻子改编一个更可行的故事,否则只能陷在唐璜的故事里痛苦。
- 29、当然,在做金融决策时我们确实会使用大脑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是我们的心理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我们的情绪。当我们规划未来、分析复杂的情况以及计算数值量的时候,我们会使用认知能力。不过,我们的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局限在我们做金融决策时就体现出来了。
- 30、喜欢式爱情
- 31、【什么是爱情中的认知成分】这种对应并非牵强附会,而有实验结论作依托。
- 32、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 33、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中女主角凛子在死之前说,爱情使我变得美丽,每日每时都在了解生活的意义。死去活来的爱,使我全身变得敏感起来,看到什么都会激动不已,懂得了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 34、胰腺癌早筛方案要点|LifecycleMapDaily
- 35、她援引DorothyTennov的论述,梳理了人们陷入爱情后,可能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情绪节点和特征。
- 36、炎症机制,生理进化的双刃剑。
- 37、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因为一个人的爱情故事不止一个。你可能同时想要做王子和警察,而且无法分清到底哪个角色对你来说更有满足感。
38、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 39、从故事的理论看,我们之所以爱上某人,只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你的故事对爱情的预设。
- 40、怀孕时容易感染HPV?|LifecycleMapDaily
- 41、无论是哪种情况,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所碰到的所有关于爱情的不同观点:
- 42、年一项对于43对夫妻的调查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喜欢旅行故事,而男人更欣赏艺术故事、收藏家和色情故事。此外,男人还喜欢牺牲故事。最后一点很让人意外,但男人的确为女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些需求做出了牺牲。
- 43、第三种类型是游戏之爱,将爱看做没有承诺的游戏。游戏于爱情的人善变,经常会同时拥有几个伴侣。相形之下,第三种类型是储备之爱,这种爱引导人们轻看强烈的感情而寻求真诚的友谊,进而逐渐发展为承诺。
- 44、满足爱人对幸福的需求;
- 45、大多数人在青春期时,都会参照自己父母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对象,而一部分出现发展停滞的人,将会形成变态心理。也就是说个体在婴儿时期与父母之间建立起的依恋模式,将会影响其人格的形成,而这种影响在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当中尤为明显。
- 46、“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
- 47、与爱人分享自我和其他拥有的一切;
48、第二个基石是激情,以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激情的形式常常是对性的渴望,但是,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
- 49、而伏隔核是与所有“上瘾”相关的大脑区域,包括对海洛因、可卡因、尼古丁、酒精、安非他命、阿片类药物、赌博、性和食物的沉溺。
- 50、认知成分。爱情中的认知作用,对情绪与动机两种成分而言,是一种控制因素。如果将动机与情绪分别视为电流与火花,认知就是开关或调节器,它可斟酌爱情之火的热度予以适度调节。按照他的观点,虽然两性间的爱情形式因人而异,其实都是由这三种成分以某种方式的混合所演绎的。他进一步将动机、情绪和认知各自在两性间发生的爱情关系,称为热情、亲密与承诺,即以动机为主的关系是热情的,以情绪为主的关系是亲密的,以认知为主的关系是承诺的、守约的。而理想的爱情应该是三者俱备,且合而为一。
- 51、成分动机爱情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人类而言极其复杂。其中,性动机或性驱力,以及相应的诱因,如异性之间身体容貌等特征是重要原因之一。成分情绪属于爱情的情绪,除了爱与欲之外,肯定还夹杂着其他的成分,所谓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成分认知爱情中的认知作用,对情绪与动机两种成分而言,是一种控制因素。如果将动机与情绪分别视为电流与火花,认知就是开关或调节器,它可斟酌爱情之火的热度予以适度调节。
- 52、可以看出,Fisher等人对爱情阶段的划分和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因素有着某些内在一致性但是,Sternberg的理论仅仅是对爱情表现的归纳和推理,缺乏能够指导实验的可检验假说比较而言,Fisher的爱情三阶段理论,是基于爱情的神经生理实验结果而提出的,引入了更多可经实验验证的假设,更具有操作性因此,爱情三阶段理论可更多地应用于指导有关爱情的实证研究,更具有理论优势
- 53、部分文字翻译、编辑自网络
- 54、同时,HelenFisher还将情侣的精神状态与瘾君子的特征一一对应:
- 55、还有一种“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成年后拥有什么样的爱情,与婴儿时代与母亲的情感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的研究将母婴之间的情感模式分为三种倾向: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焦虑性。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感到安全,通常是温暖而有爱心的人;焦虑型的人渴望亲密,但过于投入,总是担心对方能否回报同样的爱;逃避型的人将亲密视为自我独立性的丧失,总是试图与对方划清某种界限。
- 56、一个有趣的断桥实验是这样的:当一个实验对象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时,如果旁边有一位迷人异性相伴,他就会倾向于把这种生理唤起与异性的存在联系起来,以为自己陷入了情网。
- 57、婚姻状态:我们应该爱配偶,还是将爱留给别人?
58、真正的爱情,是在双方都还能爱的时候,各自都懂得珍惜彼此,呵护备至的关心着对方,每天都想和心爱的他共度一生的幸福念想!天天都喜欢他、她一起共进晚餐,一起逛街等。无时无刻都想和他、她在一起,还有真正的爱情,特别是在你累了或者是你根本就无能为力的再去承受这份爱的时候更加要懂得学会放手。
- 59、迷恋式爱情
- 60、【什么是爱情中的认知成分】影响这种性欲产生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外表的吸引力和内在的一些魅力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脸看身材,当然还有一个人举手投足间散发的内在气质。
- 61、接受型取向的人认为爱只能来自外界,并认为他们能获得爱的唯一途径是依赖于别人主动地给予爱,而自己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办法主动从他人身上获得爱。接受型取向的人似乎总在寻找一个“救世主”,期望能找到一个人来自发地满足自己一切关于爱的需求。在选择爱的对象时,他们常常不加以区分,只要任何人给他们爱,或者似乎像是在爱他们,他们就会迷恋上这个人,或是沉醉在这种被人爱的体验中(Fromm,
- 62、爱的最后一个基石是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在本质上,承诺主要是认知性的,亲密是情感性的,而激情是动机性的。
- 63、她对爱情的诠释与弗洛姆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 64、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之间矛盾不断,个体就会主观的希望自己的爱情一定不能像父母一样。而这个想法也会推动个体去寻找一个与自己父母性格完全相反的伴侣。
- 65、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因素论:动机成分:动机成分有内发的性驱力,以动机为主的两性关系是激情的。情绪成分:由刺激引起的身心激动状态,以情绪为主的两性关系是亲密的。认知成分:是爱情中的理智层面,以认知为主的良性关系是承诺的。拥有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者,才能被称为完美的爱情。
- 66、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真实爱情三角形,有人想要亲密持久的关系,有人想要激情的恋爱,有人想要长期的承诺。每个人都有理想的爱情三角形,只有理想和真实的爱情三角形越来越接近的时候,一个人才能感到越来越快乐。对于女人来说,可以把爱情看成是奢侈品,有的话更好,没有的话也要好好生活。有一句话叫做,“单身的女人是精英。”
- 67、多巴胺,增加在行为上的表现是精力增加,睡眠或者食物的需要降低,注意力集中,并使恋爱中的个体能够在关系的细节中寻找到快乐;
68、爱的第二个因素是责任感,如果我对一个人有责任感,意味着我会像对自己负责一样,对自己爱的对象负责。这种负责可能是对双方的物质生活负责,比如赚钱养家;也可能是关照对方心理层面的需求,比如一个人会说:“我希望自己能快乐,也希望能让Ta得到快乐。”责任感也是关爱的前提,如果你感到对伴侣的快乐负有责任,你自然会主动地去关心Ta最近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办法让Ta更开心。
- 69、虽然得到真正的爱情并非易事,需要天时地利,也需要勇气,但无论多么艰难,我们终究还是要爱的。
- 70、但是,心理学上有一种叫“确认偏差”的认知偏见——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求与自己确信的事物相符的信息,而尽量避开可能与之抵触的信息。爱情也一样。我们总是尽量避免对已经预设好的爱情故事加以变动。
- 71、要说完美爱情的经典定义,还是不能不提到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 72、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爱情的三因素中,只有亲密因素时,相处的双方在交往中会感觉亲切,轻松,有很强的信赖感,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两性之间真诚的友谊。严格地说,此种关系还不能纳入到爱情之中。
- 73、爱情的毫无道理,由此可见。尽管如此,心理学家仍然努力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爱情发生的线索,比如我们会被外表的魅力迷惑,被熟悉感吸引,被喜欢自己的人吸引,被得不到的人吸引,我们的大脑还经常错将危险信号当做爱情。
- 74、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被称之为爱情才能被却认为真正的爱情。因为这样的爱情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只是因为两个人对互相的喜欢,只是因为两个人都想对彼此好。没有物质以及其他人波及的因素,所以这样的爱情是最完美的,相爱的两个人选择舒服的生活方式一起生活着,选择舒服的方式一起对话,一起聊天,一起做任何喜欢的事情。
- 75、斯坦伯格的病人丽莎总是被强大而沉默的男人吸引。当她第一次遇到拉里,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猜测他在想什么。拉里不经常恭维女性,所以每一次小小的赞美都能令她陷入狂喜。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对丽莎来说,理想的爱情故事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平淡外表下隐含无限深情。但结婚3年后,丽莎才突然意识到,在拉里的沉默后面,不是神秘,而是空白。
- 76、儿童性早熟诊断及治疗指南
- 77、真正的爱情里,双方都是特别欢心的,因为彼此有着对方,所以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感觉到快乐,哪怕经历了许多的苦难,最终身边还有那个心仪的人,也会因此而感到轻松。这样的爱情是我所向往的,也是我所羡慕的,因为我还没有遇到一段真诚的爱情,所有的恋情都是出于冲动,我相信很多人大概也都是这样吧。
78、宫颈癌早筛方案要点|LifecycleMapDaily
- 79、我们通常所说的互相依赖、彼此理解、尊重以及支持,都是亲密感的表现。影响双方亲密度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坦诚的沟通、自我的展露以及包容和迁就。亲密感并非产生就会一直持续,它需要我们不断给予养分,才能长久的维系。
- 80、此外,当HelenFisher和同事们重新分析17位处于热恋中的男女的试验数据时,发现了他们伏隔核中的活跃状态。
- 81、生殖细胞冷冻技术|LifecycleMapDaily
- 82、我还是不明白爱情有多少种类型啊!
- 83、那么,岁月会怎样影响爱情?爱会持久吗?这是一个很难给出答案的问题,因为爱情和爱人的类型各有不同。你的爱情体验和其他人会有所不同。然而,典型的北美的婚姻是,沉浸在爱情中的20多岁的人发誓共度余生,并期待他们的激情会持续下去。会吗?尽管一对伴侣有着良好的愿望,但科学研究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可能不会,至少不会像伴侣们所期待的那样。
- 8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其著作《为何爱会伤人》一书当中提到:“恋爱实际上是个体童年关系的一种轮回,为了能够重温童年的美好,并且修正童年的错误。”
- 85、伴侣式爱情: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比如四平八稳的婚姻。
- 86、连续妊娠对女性生命健康的威胁有多大?
- 87、在以后的500年中,人们开始相信充满激情的爱是理想而高贵的,但常常注定要失败。一直到17和18世纪,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才开始相信浪漫的激情偶尔会导致一个“幸福的结局”。然而,一个人应该从丈夫或妻子那里感受到激情和浪漫这一想法并不普遍。
88、甚至有学者认为,爱情的概念太过复杂而无法定义因此,很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选择不去直接探讨爱情本质的定义,而是通过对爱情类型的划分间接地讨论爱情复杂而多维的本质
- 89、“爱情三角形”理论被认为是由情绪上的亲密、动机上的热情和认知上的承诺所组成。三个层面各占一方,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部各个要素的面积大小代表爱情的发展变化。
- 90、《爱情心理学》当中写道:“个体对于爱情的选择、爱的对象、爱的目的与情感满足的方式,与原生家庭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联系。”
- 91、性欲,主要被性激素所驱动;
- 92、当然,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很好地建立爱的关系。Fromm也提出了“无法真正去爱”的人的4种类型:接受型取向、剥削型取向、囤积型取向和市场交换型取向。也分享给题主和大家。
- 93、和所有的心理学家一样,斯坦伯格曾经追问爱情的本质,而且给出了非常精确可靠的心理学模型——爱情三角理论。
- 94、实用之爱:是长久相处的伴侣之间发展出的成熟的爱,包括积极的表达善意、承诺、包容和理解。
- 95、至于爱情,研究人员发现安全型的依恋类型与爱情的三个成分有着正面的联系;安全型的人能体验到高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安全型的依恋也与较高程度的性爱和无私之爱以及较低程度的游戏之爱相联系。总而言之,安全型依恋与更为丰富的浪漫和友伴之爱的经验相关联。相形之下,不安全型的人体验更低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回避型与游戏之爱是正相关的,反映出较低的承诺以及逃避型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焦虑矛盾型与狂热的极端情感是正相关的。
- 96、爱情的第一个基石是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征。
- 97、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98、未成熟儿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新生婴儿体重不足2500克,或胎龄不到37周娩出者,均称未成熟儿
- 99、难怪爱恋中的人都处于天然的兴奋状态,如此心不在焉、乐观、外向、活力满满。
- 100、▲摄影师MartinParr出版过影集《无聊的一对》,镜头下全是两相对坐却满脸了无趣味的伴侣
- 101、对爱情的解读,有几段话让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