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下一句【精选99例】
2023-01-21 03:24:15
9926
- 1、瑞丰堂释读:在有诗狂称号的贺知章先生死去后三十六年,一个叫做殷尧藩的诗人在嘉兴诞生了。
- 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 3、点评:「镜水」即贺知章老家的镜湖。镜湖有百十个小湖组成,因为落差的原因,所以没有风也会水波荡漾。
- 4、重别梦得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 5、瑞丰堂释读:提起元诗,一般可以用不足论三字一笔带过。
- 6、古代诗人的遗憾与今天人们的叹息相比,更深远、开阔,而生活在越来越物质化的现代的人们,更多了一些脆弱的矫情,古人的遗憾哪怕再令人惋惜,也让人感到舒畅。所以同学们无论是在课本里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赏析古人的优秀诗词,提升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气质。
- 7、贺监《回乡偶书》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殷尧藩《同州端午》云:“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立意相同若此,风味有何不同?予谓贺诗起句“少小”、“老大”是时间对比;离别如此之久,承句遂有“无改”、“衰”,此是音容对比。两处对比非惟衔接自然,叙述更觉生动,故后二句亦水到渠成矣;殷诗起句唯描述当前衰老之状,承句唯言数离别年限,稍觉平直寡淡,如是,则后二句亦难引人入境矣。
- 8、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9、下一句诗是”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作者: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 10、而殷先生的《同州端午》,则是这样的:“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 11、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特别的熟悉。却又一种说不上来的别扭。
- 12、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 13、贺知章,号四明狂客,唐朝著名诗人、书法家、官员。贺知章的儿子贺孚,名字是唐玄宗起的。
- 14、在诗中有一句“儿童相见不相识”,
- 15、陇山之云一半晴,一半雨;
- 16、不要说春天结束了,花草就要凋谢完。
-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18、▷因为一句诗,爱上一位诗人
19、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 20、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 21、十年进化无人问,打赏一元天下知
- 22、点评:贺知章告老返乡时,已经年逾八十。除了家乡的老人们对他还有记忆,家乡的孩子们都不认识他,把他误认为是远方来客。
- 23、△本期朗读者:彦儿。点击报名:朗读者|招募
- 24、儿童相见不相识的下一句是: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全诗如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25、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 26、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乱世出英雄,英雄立于累累白骨之上。
- 27、四句却似峰回路转,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这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 28、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29、“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客”指的是诗人贺知章自己。因为,他从小离开家乡等回来时已经老了,口音变了 这里的人已经听不出他的口音,所以才问他何处来
- 30、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31、儿童相见不相识出自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原句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思是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回乡偶书二首》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 32、明明说着人死灯灭,万事皆空,却放不下想看看这万里江山成一统。陆游始终都是那个僵卧孤村却有铁马冰河入梦的陆游。怀才不遇也好,壮志难酬也罢,陆游一生真正遗憾的绝不是个人的浮沉荣辱,而是大宋的破碎河山。该是怎样的执念,才让弥留之际的老人不忘叮嘱儿孙,将来如果大宋的军队收复河山,一定不要忘记来我灵前相告。或许陆游不会想到,在他死后六十多年,真的实现了“九州同”。可是一统天下的却不是宋朝的王师,而是元军的铁蹄。宋末元初的诗人林景熙见证了这悲凉的一切,写下了《题陆放翁诗后》,末句云: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或
- 33、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 34、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5、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 36、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后面两句,表面上看,两首诗其实是差不多的。然而,当你深究“深惊讶”与“不相识”,“却问”与“笑问”之间的区别时候,贺先生那种浓浓的无助感,悲哀感,会扑面而来。
- 37、那么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
- 38、⑸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3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40、点评:「镜湖」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在贺知章老家旁边。
- 41、儿童相见不相识下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贺知章唐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42、当然还有比他更悲剧的,那就是唐人施肩吾。
- 43、就是乡间小儿。因为古代的乡村本来不大,邻居们都认识,所以来了客人自然要迎问。儿童们在乡村间玩耍,看到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作者回到故乡,就笑着上前问:“老爷爷,你从哪里来啊?”这一问,把农家生活的亲切质朴,儿童的天真活泼,唐代时候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者的感慨都表现得十分完满!
- 44、《回乡偶书》后两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4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46、这句话出自《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
- 47、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 48、会稽山雾气散了,山体和草木都显露出来。
49、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就全诗来看,二句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做好铺垫。
- 50、出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51、今天不会因买酒而发愁了,
- 52、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 53、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 54、史书对他的记载,是性简静,美风姿,工诗文,好山水。并不吝于一些美好的词汇。而且担任长乐令的时候,也颇有治绩。
- 55、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 56、【儿童相见不相识的下一句】乡愁,是那轮圆圆的月亮。故乡的月亮总比异乡的亮。
- 57、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 58、本来我们应该会将他随手掠过,就像庭前一片被风随意吹过的叶子。然而因为一首诗,我们偶然留下了对他的记忆。只可惜并没有多么的美丽与强烈。我们都知道,贺知章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叫《回乡偶书》的作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给我们的童年和老去,都制造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59、不知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
- 60、点评:出自《题袁氏别业》。贺知章是当时知名的书法家、诗人。别人知道贺知章要来,定会备好笔墨纸砚,盛情邀请他题诗留念。
- 61、但是同时作为一个诗人,他又不能够算是完全称职的。在仙佛频出的大唐时代,殷尧藩先生的创作,实在是可以说谈不上有太多可以称道的地方。
- 62、贺诗同样是用两句话,说了好几层层意思,用“少小”跟“老大”做了时间上的对比,“离家”与“回”,做了空间上的对比。用“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做了人事上的对比。
- 63、悲剧的是,一如网络上的段子手,绝大多数的读者吃了鸡蛋,并没有能够知道这个蛋究竟是谁生的。
- 64、还有人在水流之中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 65、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66、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 67、▷唐僧与女儿国国王定情曲《女儿情》摊上事儿了!
- 68、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69、如镜子的水面上,没有风却起了涟漪水波。
- 70、这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 71、这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诗人从小离开家乡,五十年后才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但须发却已稀疏变白。村子里的小孩子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所以’见’就是看见的意思。收起
- 7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73、不考虑先入为主,你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会被轻易打动吗?
- 7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75、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76、首先当然是因为唐代的大牛太多,小虾米没有竞争力,而元朝基本上是一个沙漠状态。
- 77、【儿童相见不相识的下一句】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 78、点评:贺知章喜欢饮酒。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贺知章与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人号称「醉中八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把贺知章列为第一仙「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为第六仙「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为第七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79、金缕曲顾贞观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 8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81、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 82、音频来自诵读班不老女神小吕姐
- 83、笑着问我:您是从哪里过来的啊?
- 84、贺知章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为“吴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现存诗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 85、诗句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为:
- 86、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87、边地早寒,草已经枯黄了。
- 88、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其一》作者:贺知章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你提问,我回答,做人要厚道,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89、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 90、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 91、贺知章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 92、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93、我们说悲剧往往是可以通过平淡甚至喜剧的形式来体现,《回乡偶书》就是这样。
- 94、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 95、乡愁是母亲的白发。这白发总滴着汗水,总那么缭乱,覆盖在母亲的额头。这白发,没有停歇的时候,田间,被火辣的太阳照得雪亮。她晃动在沟畔,晃动在厨房。晃动在送儿外出的村头,晃动在望归的门旁。
- 96、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 97、乡愁是那袅袅的炊烟。一缕缕,透着农家的饭香。
- 98、回家后才感觉变化太多。
99、点评:「莫言」即不要说的意思。「芰荷」即菱角和荷花。两角的叫作菱,四角的叫作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