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禅心经典语录哲理,佛语禅心语录【精选36例】
2023-02-13 06:03:27
8413
- 1、【啟发自我觉性】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啟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 2、【慧命永存】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 3、【赤裸裸地来去】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 4、【反观自照】人若能时时反观自照,检讨心念是否贪著名闻利养,久久之,心灵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诸风静,心持半偈万缘空」的境界。
- 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 6、【别让良知睡着了】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侵袭你的思想。
- 7、【福至心灵】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灵,是谓「福至心灵」。
- 8、【护心也护口】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产生人事上的烦恼;遭遇这些烦恼时必须忍让,千万不要起瞋恨心;除了护心,也要护口,不能口出恶言。
9、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 10、【时日莫空过】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间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
- 11、【愿力并行】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 12、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 13、【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众生。
- 14、【真正的灵感】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供我们摄心,真正灵感的佛菩萨在每个人的心中。
- 15、【自杀的罪业】自杀所犯的罪有三:一杀害父母所赐的身体,犯不孝罪。二造自杀罪业。三犯遗弃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
- 16、【化小爱为大爱】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 17、【注重礼仪】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态。
- 18、【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19、【彼此感恩行善】社会是群体的,只有一个人好或只有一个人向善还不够;希望拥有一个好家庭好社会,就必须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 20、【蒙蔽的自由】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 21、【时时心地现光明】心地若能时时现光明,与人坦诚相待,则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碍,也无需担忧别人是否不利自己。
- 22、【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不仅能鼓舞人们的、身心,并能带来心灵的净化。
- 23、【运动家精神】佛教徒应具足运动家的精神,只要肯精进,一定可以到达终点--佛的境界。
- 24、【动中的宁静】人要学习经得起周围人事的磨练而心不动摇,并学习在动中保持心的宁静。
- 25、【调和身心】想圆满慈悲成就智慧,开展济世与引导人群的力量,必须先从调和自己身心做起。
- 26、【生存的真諦】天下国家社会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宁和睦,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諦。
- 27、【圣人无梦】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着于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
- 28、【升华道德】道德的升华,关键在于「忍」。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会凡事斤斤计较。
29、【粒米成箩】粒米成箩--将一小粒一小粒的米集合起来,就可积成一箩米;如果因一粒米小而轻视它漏掉它,怎能积成一箩的米?
- 3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 31、【厚重】即心宽意厚,善解人意,常怀欢喜心,乐于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则「人人皆欢喜」。
- 32、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33、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 34、【真善无贪】人之所以虚偽,只因贪欲心起。若能弃除贪欲烦恼,也无杂念,无欲无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乐。
- 35、【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 36、【重业轻受】过去宿业所带来的业障,如能以欢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业轻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