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的词语有哪些(99个)

  • 1、:《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 2、有些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例如:

  • 3、: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4、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 5、方法换词法。教师通过问题“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引出并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接着,就问学生“著名”可以换上什么词语,小手举起,回答:有名、出名……,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
  • 一个不被理解的真理会变成一个错误。——法国巴劳尔
  • 6、一个不被理解的真理会变成一个错误。——法国巴劳尔
  • 7、当我们一出生便已在“社会”,我想相当于古时那个梦幻般的“江湖”一样吧!用政治观回答,即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用历史观回答,即渊源流长,亘古连绵的一个过程。
  • 8、将词语和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 9、毛泽东《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 10、致敬:致以敬意。
  • 11、侧目而视:[错误]斜视,瞧不起。[正确]斜眼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恐惧或敬畏的情
  • 12、联系上下文解释法

  • 13、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又如“艰难险阻”一词,“艰难”是“困难”,“险阻”有“险恶有阻碍”的意思,“艰难险阻”就可以理解为困难险恶。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时要注意的是,分开解释字义或词义时,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再合起来理解时就会出差错,如:“爱不释手”中的“释”应该是“放下”,如果错误地理解为“解释”的话,那么合起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就会让人莫名其妙了。
  • 14、用找词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 15、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 16、: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17、“将心比心”作为成语指的是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事应该替别人设想。
  • 18、心领神会: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 19、何所有作广伏百分百对,给个精彩。请不要拷贝,本人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
  • 20、词语角度: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肿块。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中医的冻疮就是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寒凝所致。
  • 21、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 22、元·刘将孙《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纭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

  • 23、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在文末点个“在看”!
  • 24、成语致知格物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25、表示懂得很深形容一个人理解力很强,分析能力超速,天资聪颖,属于有智慧,有认真的态度。俗语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绝对聪敏的人,但成功都是为有准备好的人而准备。
  • 26、成语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 27、词语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今天给大家准备了18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快收藏起来吧!
  • 28、: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 29、不虞之誉:[错误]不该得到的荣誉。[正确]没有料到的赞扬。虞,预料。
  • 30、不可思议:原是佛教语,指神秘奥妙。现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 成语不识不知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 31、成语不识不知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 32、【关于理解的词语有哪些】车水马龙:车子象流水,马好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 33、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
  • 34、似懂非懂
  • 35、不赞一词:[错误]不说一句赞成的话。[正确]①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②一言不发。
  • 36、成语困知勉行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 37、不可理喻:[错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正确]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态度蛮横或固执。喻:开导,晓喻。
  • 38、例句:王阳的有些行为让人不可思议。
  • 39、差强人意:[错误]不令人满意。[正确]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差:尚,略。
  • 40、和蔼:此词的重点在“蔼”字,它就是这个词的词眼,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和气、态度好”。因此,“和蔼”的含义就是“和气,态度好”。
  • 41、然后,以任务“想一想怎样有感情朗读能把画家戴嵩的著名告诉别人,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练习,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著名”的了解。
  • 42、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美国总统威尔逊

  • 43、成语远见卓识见:见解,见识;卓:高超;识:知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 44、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 45、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
  • 46、例句:闻一知十的天才毕竟是少数,一般人只能靠后天的努力,以勤补拙。
  • 47、理解词语的教学怎样做才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要求呢?第三学段好办,因为教科书提供了范例。例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课文中的泡泡:读到这儿,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而要求对概念释义理解的,教科书也提供了例子。例如,三年级上册《风筝》,课文中的泡泡: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那么,第一学段应该怎样做呢?我建议,可以结合“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让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中,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 48、近义词替代法辅助理解反义词替代法再在前面加“不”或“没有”拆分组合法四个字,二个字的,拆成一个一个字,把关键字的意思注解出来,然后再把意思相加。联系语境法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49、不孚众望:[错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正确]不合于众人的期望。孚,信服。
  • 50、用找词语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不”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 5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 52、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 53、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 54、作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因地制宜地在后山开垦了半亩菜地,每日在地里劳作后方才进食。
  • 55、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
  •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 56、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 57、表示懂得很深的词语,受益匪浅,领会受教,过目不忘,清楚明白,透彻明白,胸有成竹,司空见惯,心领神会
  • 58、【关于理解的词语有哪些】冲昏头脑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 59、浮光掠影
  • 60、:《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 61、眷恋:留恋。
  • 62、如果是理解文章中词语最好的方法:是上下文连贯起来看。另外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就是平时的积累了:多阅读: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词语或拟是而非的词语抄写下来,查阅《词典》,正确地领会词义以及这词语在文章中的语境;多运用:每天写日记,把学会的新词尽量能运用进去。多与人交流:交流过程中,尝试运用新的词语去与人交流。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 63、: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64、从这个案例看,这些要学生理解的词语是随意确定的,是教师猜测学生不理解或认为在理解分析内容上有一定作用而定下的,是没有教学目标依据的。
  • 65、《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
  • 66、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 67、方法图画法。在分析理解戴嵩技艺高超的过程中,出示国画水牛图,通过提问:哪部分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指名让学生说出,教师肯定后小结:这就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了。
  • 68、成语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 69、: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70、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
  • 71、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 72、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 73、暴毙荒野:暴,突然;毙,死;荒野,荒郊野外。暴毙荒野:突然死在荒郊野外。
  • 74、博闻强记
  • 75、: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 76、用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如:
  • 77、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写海鸥扑向老人遗像时,“海鸥飞成了白色的漩涡”一句中的“漩涡”,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
  • 78、成语蒙昧无知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 79、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
  • 80、理解lǐjiě动词,中性词了解误解懂;了解:互相理解,加深理解,理解文件精神,你的意思我完全理解。我们要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过得才不会那么累
  • 真挚:本义指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两位母亲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
  • 81、真挚:本义指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两位母亲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
  • 82、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要求群众做到什么,首先自己要身体力行。

  • 83、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 84、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杀人。
  • 85、爱是理解的别名。——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 86、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 87、得意忘言:[错误]①得意之时忘记了该说什么。②浅薄的人得志后就胡说八道。[正确]
  • 88、: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89、百思不解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出 处 清·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例 句 这道数学题,我~,经老师一提示立刻恍然大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迷惑不解 大惑不解 百思莫解 反义词 恍然大悟 豁然大悟 豁然贯通 豁然开朗 心照不宣 洞明世事 迎刃而解
  • 90、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法国作家法朗士
  • 91、恍然大悟:做一道数学题,各种办法都试过了,可就是做不出来。忽然想到了以前老师讲过的一种办法,试一试,一下子会做了这道题。
  • 92、词语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今天给大家准备了18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快转发起来吧!分享给有需要的孩子~

  • 93、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
  • 94、:仅二百数十言,而词家源流派别,~。◎清·况周颐《惠风词话续篇》卷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 95、这样的理解词语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对词语表示的概念作出解释,追求的目标水平是像词典解释那样对某个词语概念进行释义,即培养学生对概念释义的能力。对概念释义,不要说小学生难以做到,即便是成人甚至是教师也难以做到,要不,怎么有图画法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操作呢?这种对概念释义的教学,有时会陷入以概念解释概念的怪圈:“著名”是什么意思啊?“著名”就是有名的意思。那“有名”是什么意思呢?“有名”就是著名的意思。
  • 96、不毛之地:毛,草木;之,的;地,地方。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 97、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 98、对互文词进行重新组合理解的方法。如:
  • 99、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