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可谓中国诗歌历史上一座无人企及的高峰,提起唐代诗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白这位风流成性、狂傲不羁的诗仙了。

    1、阎伯理的这首《黄鹤楼记》古诗后来被人们刻写在重建黄鹤楼第二层大厅内正中央的墙壁上,这是唐代诗人中对黄鹤楼描写得最全面的一篇,它偏重于写实景,非常珍贵。

  • 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鹤楼词条
  •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 4、李白另一首黄鹤楼佳作,就是下面这首《黄鹤楼闻笛》。
  • 5、【黄鹤楼翻译】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7、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 8、一首宋词,短短56个字,却写尽了人之一生
  • 9、译文: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 10、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关于他离开河南老家,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
  • 11、李白呵呵一笑说:“大诗人亦非圣人、非完人。我若写黄鹤楼绝不会出于崔诗之右,何必再画蛇添足呢?”满坐之人见这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傲诗人竟能有如此自知之明,不禁交口称赞。

  • 12、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 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 14、传说李白游黄鹤楼读到崔颢这首诗后大为佩服,曾慨叹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李白写了《登金陵凤凰台》与之非常神似: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15、—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 16、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 17、《江夏送友人》 唐代: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 18、虽然不能用前四句逐一对比来评价两首诗的水平高低,但李白当然知道崔颢之诗,已经表达到淋漓尽致,难以超越,也应知自己比较满意的这首写黄鹤楼的诗仍不如崔颢之诗。因此,之后又专门模仿崔颢《黄鹤楼》题诗《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李白搁笔”的故事不知真假,但是,李白仿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可见他对《黄鹤楼》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 19、“李白搁笔”的故事不知真假,但是,李白仿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可见他对《黄鹤楼》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 20、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 21、Thesageonyellowcranewasgoneamidcloudswhite.

  • 22、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 23、据野史笔记所传,李白初次登临黄鹤楼时豪情万丈,正欲作诗以赋,恰好看到壁上崔颢所题的《黄鹤楼》。李白诗情顿收,为之折服,随口叹吟四句打油诗:
  • 24、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 25、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 26、诗仙李白,不顾世俗礼节,为人洒脱,放荡不羁,这从他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再者让高力士脱靴等等事件,这样的人注定怀才不遇,在仕途上不得志呢就纵情山水。李白24岁的时候开始行万里路,逛遍祖国大好河山。
  • 27、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 28、●致远朗读|我们一起去看海
  • 2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30、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31、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Oncegone,theyellowcranewillneveronearthalight;
  • 32、Oncegone,theyellowcranewillneveronearthalight;
  • 33、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 3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 35、这首诗备受后世称道,是李白的代表作。“烟花三月下扬州”更被学者称为“千古丽句”。
  • 36、传说李白游黄鹤楼读到崔颢这首诗后大为佩服,曾慨叹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李白写了《登金陵凤凰台》与之非常神似: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37、一首宋词,短短56个字,却写尽了人之一生
  • 38、《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
  • 39、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 40、译文: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 41、李白黄鹤楼发出的感慨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想到老朋友走了,望着滚滚的长江,心中不免有些凄楚,因此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 42、(2015年娄底)“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43、李白诗写鹦鹉洲,实际上是通过怀祢衡而抒发自己晚年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孤寂伤怀。
  • 44、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富二代李白也应不会付不起酒钱,但坐落在现武汉长江边的黄鹤楼,自古以来却都是文人墨客题诗作词的热门之地,李白看到崔颢的诗后,肯定想一较高下,但实在是难以超越,或许真成了李白的心结,直到多年之后,才比较满意地作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现已成为国人背的最熟唐诗之知名度似乎远超过崔颢之作。
  • 45、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富二代李白也应不会付不起酒钱,但坐落在现武汉长江边的黄鹤楼,自古以来却都是文人墨客题诗作词的热门之地,李白看到崔颢的诗后,肯定想一较高下,但实在是难以超越,或许真成了李白的心结,直到多年之后,才比较满意地作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现已成为国人背的最熟唐诗之知名度似乎远超过崔颢之作。
  • 46、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眼前的美景与心中惆怅形成对比,他不禁问道:如今,祢衡长眠地下,而长洲之上那一轮徘徊的孤月,又将清辉投射给谁呢?
  • 4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
  • 48、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 49、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 50、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现代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 51、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 52、huáng hè lóu sòng mèng hào rán zhī guǎng líng
  • 5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54、楼主人见李白到此,早就备好了文房四宝,躬身上前请李白为黄鹤楼题诗。李白淡淡一笑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