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武汉市武昌地区长江南岸,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吴国,在闻名于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把黄鹤楼的名声打响了,随后也陆续有诗人来描写黄鹤楼,李白也是其中一位。

  • 1、写一首让你知道什么叫诗歌的诗给你看看,再与你一起寻找诗中烂漫的春晖。
  • 2、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 3、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第一次漫游时期,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 5、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
  • 《唐诗归》:钟云:胸中无事,眼中无人。钟云:说出矣,说不出。谭云:“只有”二字,人皆用作萧条零落,沿袭可厌,惟“相看两不厌”之下,接以“只有敬亭山”,则此二字,竟是意象所结,岂许俗人浪识!
  • 6、《唐诗归》:钟云:胸中无事,眼中无人。钟云:说出矣,说不出。谭云:“只有”二字,人皆用作萧条零落,沿袭可厌,惟“相看两不厌”之下,接以“只有敬亭山”,则此二字,竟是意象所结,岂许俗人浪识!
  • 7、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

  • 8、再说李白为黄鹤楼题诗后的第二年春天,李白在黄鹤楼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时,又作了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
  • 9、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 10、李白被这里的幽静吸引了,他顺着山路继续往上走,腰间的酒葫芦叮叮当当地响着,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空谷中回响。越往上走,山越陡,林越静,李白走到一片视野开阔的空地上坐下来。他向四周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头,远远近近,一个挨着一个,在他面前依次铺开,那层层叠叠的颜色,让他的眼前变得迷离起来。红的是枫叶,绿的是松树,黄的是梧桐,敬亭山的秋天好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
  • 11、《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红杏尚书佳曲获良缘
  • 12、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 13、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李白《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 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 15、《dú zuò jìng tíng shān 》(táng)lǐ bái
  • 16、当时诗人很孤独,自己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因为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所以,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 17、诗的开头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即李白独坐敬亭山,看到了群鸟高飞的无影无踪,孤云独自而悠闲的慢慢远去。说“众鸟”离李白远去,本来就够伤感,够孤独了。没想到就连“孤云”也离李白远去,且是以李白现在迫切需要的悠闲状态远去。“众鸟”和“孤云”对比,让人觉得仿佛世间万物都抛弃了李白。其内心的孤独感可想而知。

  • 18、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 19、在京师,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等您一振高名,誉满帝都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 20、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21、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22、《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
  • 23、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
  • 24、《章台柳》——烽火红颜乱世情
  • 25、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李白《寄远十一首》
  • 26、李白写《独坐敬亭山》的背景: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 27、诗的开头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即李白独坐敬亭山,看到了群鸟高飞的无影无踪,孤云独自而悠闲的慢慢远去。说“众鸟”离李白远去,本来就够伤感,够孤独了。没想到就连“孤云”也离李白远去,且是以李白现在迫切需要的悠闲状态远去。“众鸟”和“孤云”对比,让人觉得仿佛世间万物都抛弃了李白。其内心的孤独感可想而知。

  • 28、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 29、姜林杉,本名姜虹。毕业于浙广,江苏广播《林杉声音杂志》主持人,播音指导,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
  • 30、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 31、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 32、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去别的地方旅游,即便是舟车劳顿、疲惫不堪,即便最后看到的风景还不如自家门前的风景好看呢?因为我们要去看的从来都不是风景,而是想体验新的生活。
  • 33、瞧瞧俺这把笔,那是笔尖生花儿,笔杆子绕着白云窗前飞的笔。
  • 3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坐敬亭山
  • 35、zhîng niǎo gāo fēi jìn ,gū yún dù qù xián
  • 《赋得古原草送别》——少年应试即赋千古绝句
  • 36、《赋得古原草送别》——少年应试即赋千古绝句
  • 37、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 38、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李白《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 39、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 40、译文: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 41、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李白《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 42、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 43、诗的第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 44、《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该是作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2)秋游宣州时所写,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这是他第七次到宣州。译文:
  • 45、瞧瞧俺这把笔,那是笔尖生花儿,笔杆子绕着白云窗前飞的笔。
  • 4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 47、只好徘徊顾影,泪满汉江,留恋难别。

  • 48、《唐诗归》:钟云:胸中无事,眼中无人。钟云:说出矣,说不出。谭云:“只有”二字,人皆用作萧条零落,沿袭可厌,惟“相看两不厌”之下,接以“只有敬亭山”,则此二字,竟是意象所结,岂许俗人浪识!
  • 49、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50、?快来和老师一起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诗解读、注释、作者介绍,轻松愉快学古诗吧!
  •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该是作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2)秋游宣州时所写,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这是他第七次到宣州。译文:
  • 51、《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该是作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2)秋游宣州时所写,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这是他第七次到宣州。译文:
  • 52、根据这首诗文的描写,以及古人留下的书籍,后来,人们又在重建的黄鹤楼中,制作了一个唐代黄鹤楼的模型。
  • 53、《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 54、《唐诗归》:钟云:胸中无事,眼中无人。钟云:说出矣,说不出。谭云:“只有”二字,人皆用作萧条零落,沿袭可厌,惟“相看两不厌”之下,接以“只有敬亭山”,则此二字,竟是意象所结,岂许俗人浪识!
  • 55、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56、《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 57、由于这首诗句中饱含了李白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又写出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所以后来,人们认为,崔颢和李白在为黄鹤楼作诗的过程中,两人“打”了个平手,于是,这两首诗都成为了我国唐诗中的著名诗篇。

  • 58、同欢万斛酒,未足解相思。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 5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