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商伟《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第三部分
2023-03-05 09:34:12
3284
- 1、注释: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烟花:指艳丽的春景。尽: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
- 2、《送康太守》
- 3、阎伯理的这首《黄鹤楼记》古诗后来被人们刻写在重建黄鹤楼第二层大厅内正中央的墙壁上,这是唐代诗人中对黄鹤楼描写得最全面的一篇,它偏重于写实景,非常珍贵。
- 4、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 5、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 6、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 8、虽然崔颢早期“多写闺情”,但是他后期诗作的风格却变得雄浑奔放。这与其去过边塞之地有关。《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殷幡说崔颢是“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9、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范成大
- 10、“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不但故人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黄鹤也没有再回来,千百年来,只能看见悠悠白云在黄鹤楼顶上飘荡。
- 11、虽然崔颢早期“多写闺情”,但是他后期诗作的风格却变得雄浑奔放。这与其去过边塞之地有关。《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殷幡说崔颢是“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 12、《菩萨蛮黄鹤楼》
- 13、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 14、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便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七律名作《黄鹤楼》:
- 15、《菩萨蛮黄鹤楼》
- 16、比如他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战,何如随建威。”整首诗读来让人激情澎湃,确非闺怨情事之哀婉所能比。
- 17、因谗遭放逐,汩水怒涛扬;卓绝传千古,离骚一曲殇。《拜行吟阁》[原](五绝)
- 1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不但故人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黄鹤也没有再回来,千百年来,只能看见悠悠白云在黄鹤楼顶上飘荡。
19、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20、诗意大约是捶碎黄鹤楼,黄鹤仙人无处可依,跑到玉帝面前告状,玉帝却把黄鹤流放江南。而此地太守在重建黄鹤楼。整州人都笑话李白为口出狂言“一拳捶碎黄鹤楼”的狂客,连丁十八也作诗讥讽,班门弄斧,扰人酒兴。并自称笔下生花,妙笔绕云自飞,待明日酒醒,佳诗自成,再与好友去游览胜地,领略春晖!
- 21、虽说李白游赏完黄鹤楼,诗兴大发之际看见了崔颢题于黄鹤楼上的这首《黄鹤楼》,并感慨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这个满怀才思的男人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来了。
- 22、虽说李白游赏完黄鹤楼,诗兴大发之际看见了崔颢题于黄鹤楼上的这首《黄鹤楼》,并感慨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这个满怀才思的男人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来了。
- 23、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24、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东游归来,来到湖北安陆,此时的李白已经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25、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 26、这首诗当真了不得。岳阳楼有《岳阳楼记》给它作宣传,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自然也有,那就是崔颢的《黄鹤楼》。
- 27、骑黄鹤的仙人无所依凭。
- 28、远远望去,鹦鹉洲上,花团锦簇,水气缭绕,那嫩绿的兰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令人陶醉而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29、比如他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战,何如随建威。”整首诗读来让人激情澎湃,确非闺怨情事之哀婉所能比。
- 30、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3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 32、在唐代,除了崔颢和李白为黄鹤楼写过诗,还有杜牧、白居易、王维和刘禹锡等人,也为这座著名的建筑写过诗。
- 33、本有一腔“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的豪情诗意,但却被“崔颢题诗”生生止住,以至于“眼前有景道不得”!更是叹服崔颢之诗既在其前又在其上。而这首《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便应是此事之后所作,从这首诗题目可知是一位“丁十八”的人作诗讥笑李白,李白醉后答诗。
- 34、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35、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 36、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
- 37、唐李白
- 38、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39、相较于前四句的出其不意,后四句倒是中规中矩了不少。这四句实写诗人自己在楼中的所见所感,写他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整体看来,诗人这是先放后收。在前四句寻求创新,在后四句则是回到了正轨上。倘若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看似是被分成了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
- 4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41、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 42、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东游归来,来到湖北安陆,此时的李白已经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43、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 44、李白〔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45、宋苏轼
- 46、唐王维
- 47、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千古无二
- 48、因谗遭放逐,汩水怒涛扬;卓绝传千古,离骚一曲殇。《拜行吟阁》[原](五绝)
49、李白写完,搁下笔后怅然而去。
- 50、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