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 1、舟行十里磨九泷,篙声荦确相舂撞。
  • 2、云母屏寒消瘴气,蓝田壁润吐虹光。
  • 3、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 4、“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最后两句就更具有朦朦胧胧的美,也让这整首诗显得虚无缥缈;站在山脚下仰望庐山,真是让人惊叹,山峰层层叠叠,云雾缭绕,在那庐山深处的洞窟中,或许还有六朝的老僧。在这里诗人展开了联想,从庐山想到了老中的景象,这种独具一格的描写风格,有了一种更为细腻的美。
  • 5、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那时,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曾在赣州任职时,留下的名词,因此郁孤台从此名扬天下。
  • 6、“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那时,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曾在赣州任职时,留下的名词,因此郁孤台从此名扬天下。
  • 7、“不识庐山真面目”,成了千古名句,说明了这首诗它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人们在反映和讽喻社会上的某种现象,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时,它也成为了热门的引用词。
  • 8、(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
  • 9、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 10、本句释义为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
  • 11、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 1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 1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 1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庐山诗》
  • 15、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 16、碧桃花落仙人去,静听松风心自凉。
  • 17、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出自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18、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 19、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 20、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 21、禅月诗僧古道场,山雄吴楚接华阳。
  • 22、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 23、最有名的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了。
  • 24、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25、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 26、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 27、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 28、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 29、【赞美庐山的诗句】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 3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1、舟行十里磨九泷,篙声荦确相舂撞。
  • 滕王阁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始建于唐朝,因初唐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 32、滕王阁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始建于唐朝,因初唐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 33、杜甫(712—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其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 3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日照香炉升紫烟,摇看瀑布挂前穿.飞流直下三千尺,仪式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 3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3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日照香炉升紫烟,摇看瀑布挂前穿.飞流直下三千尺,仪式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 37、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 38、”日照虹霓似”,可从看出诗人是在晴空之时描写庐山瀑布泉的壮丽景色。鉴于其他爱好者早已选登面世,故相同的不再罗列。
  • 39、陆游在“西州落魄九年余”的五十四岁那一年,淳照五年(1178年)宋孝宗亲下诏令,调他回临安,似将重用。但不旋踵又外放福建,一年之后再调江西抚州供职,依然担任管理茶盐公事的七品佐僚。这首诗就是在抚州任内所作,是为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悲哀,展示愤世嫉俗之情。
  • 40、‍‍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 41、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 42、《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 43、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 44、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瀑布》
  •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45、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 46、唐代诗人李白赞美庐山及庐山瀑的有好几首,赞瀑布的有两首,有一首赞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
  • 47、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 48、●你想要的庐山西海网红拍照打卡点,虽迟但到!
  • 49、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座山峰,看起来就像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因此得名五老峰。
  • 5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51、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