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 1、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 2、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曹植《门有万里客行》
  • 3、为此,我写信给书法家张宗敬先生,问他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版本。他把从网上找来的资料寄给我,内中提到,曹植的《七步诗》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该资料还说“《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

  • 4、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5、曹植(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子。
  • 而有了这个历史背景,我们再来看这个被百度百科说成“对曹丕的强烈不满”七步诗。
  • 6、而有了这个历史背景,我们再来看这个被百度百科说成“对曹丕的强烈不满”七步诗。
  • 7、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 8、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 9、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凯风永至,思彼蛮方。愿随越鸟,翻飞南翔。曹植《朔风诗》
  • 10、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七步成诗的智力,所以就命他七步成诗,人物简介
  • 11、曹植自幼聪明,深得曹操宠爱。在曹丕称帝以后,担心曹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便以没有及时吊唁先父为由将他招入宫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做不出来就治他的罪。曹植知道曹丕故意刁难,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是由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写。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强烈不满,以及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 12、持:使用,用来。羹也:用肉或菜做成糊状食物。漉:过滤。其意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通常称作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釜:锅也。燃:燃烧。煎:煎熬。本:原本。
  • 13、曹丕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创作背景

  • 14、据说当时曹丕听了这首诗以后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只能收回成命。曹植完全是凭借渊博的知识和聪明智慧挽救了自己的性命。因为这首诗是强迫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的,所以叫《七步诗》。
  • 15、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16、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 17、(学古诗)客至——杜甫
  • 18、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 19、“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
  • 20、全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语言浅显,用豆与豆萁的关系比喻同胞兄弟。“漉鼓”是指用豆过滤后调味成的汁液。“萁”是豆茎,晾干后用作柴烧。而萁燃烧所煮的却是在自己身上长的豆子,这个比喻,把兄弟之间步步紧逼以致互相伤残的情形明显表露出来,恰到好处地形容了诗人面临的困境。
  • 宋朝名相寇准19岁时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名相寇准同时也是一位诗坛奇才,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
  • 21、宋朝名相寇准19岁时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名相寇准同时也是一位诗坛奇才,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
  • 22、上文这首《七步诗》大家都非常熟悉,它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这首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其意自明。
  • 23、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 24、反之,跳出百度,只要略懂历史就算会明白,在当时的语境当中,曹植的七步诗中,每一个字满满的都是求生欲。
  • 2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 26、宋朝名相寇准19岁时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名相寇准同时也是一位诗坛奇才,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
  • 27、我倾向于后者。豆与萁同出于豆根,无谓再来“是”与“否”的判断。“本自同根生”(本来从同一条根生出来)这样陈述已够清楚的了。
  • 28、【曹植的七步诗】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是对的,预知详细情况,可以到弈城围棋网三国帮派请教高手。我听过,可惜没记清。
  • 29、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 30、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
  • 31、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 32、背诵着这首千古名诗,我们不禁被曹植的才华所折服。这首诗成为劝诫人们避免兄弟间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警世用语。让人不禁想起发生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当时正在抗日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将领蒋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强迫皖南新四军进行北移,在北移的途中,蒋介石进行伏击,新四军除了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遭叛徒杀害。周恩来获知这一情况后,满含悲愤,挥笔写下了举世闻名的“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 33、(学古诗)清明即事——孟浩然

  • 34、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 35、后来在《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中,这首诗又改为了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于是必然有说长道短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二者各有短长:“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可谓持平中肯之论;不过如果从文献角度着眼,则自当以六句本为基准。
  •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曹植《吁嗟篇》
  • 36、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曹植《吁嗟篇》
  • 37、子好芳草,岂忘尔贻。繁华将茂,秋霜悴之。君不垂眷,岂云其诚!秋兰可喻,桂树冬荣。曹植《朔风诗》
  • 38、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 39、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只有四句,一共二十个字,诗人把内心的那种悲痛之情,以一种非常的伤感的口吻描写的淋漓尽致。也正是由于这首诗,使得最终曹丕放过了他,也让他捡回了一条命。
  • 40、曹丕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创作背景
  • 41、(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李白
  • 42、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 43、(学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44、据说当时曹丕听了这首诗以后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只能收回成命。曹植完全是凭借渊博的知识和聪明智慧挽救了自己的性命。因为这首诗是强迫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的,所以叫《七步诗》。
  • 45、但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和它的艺术性却是从来没有争论的。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骨肉相残、人人自危是很常见的现象,往往一方跋扈嚣张、另一方或几方沉郁愤激也就很自然了。这首诗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把这样的现实表现得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恐怕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比喻了,因而流传甚广,人人能诵。这首诗的语言不事雕琢,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 46、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47、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 48、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凯风永至,思彼蛮方。愿随越鸟,翻飞南翔。曹植《朔风诗》
  • 49、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七哀》
  • 50、✦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
  • 原文《七步诗》作者: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 51、原文《七步诗》作者: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 52、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体现兄弟感情的诗,但是全诗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
  • 53、七步诗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 54、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门将军”之职。
  • 55、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 56、《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收录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魏晋时期曹植所作的《七步诗》,跟许多成年人年少时所学的四句《七步诗》有所不同
  • 57、大致是这样的,之前曹丕和曹植在于继承权方面是竞争对手,后来曹植一方面因杨修缘故不再蒙曹操垂青,另一方面曹丕采纳贾诩的计策,逐渐使曹操将继承权交到其手里。在这之后,曹丕想找个理由除掉曾经对其有威胁的对手——曹植,便要求其在走出七步之内成诗。不想曹植才高,七步内便完成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一方面也有感触,另一方面受母亲劝阻,便打消了杀曹植的念头。语言组织有点混乱,不好意思。
  • 58、(学古诗)次北固山下——王湾
  • 59、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是对的,预知详细情况,可以到弈城围棋网三国帮派请教高手。我听过,可惜没记清。
  • 60、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就想方设法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