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023-04-02 05:03:48
3061
- 1、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 2、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 3、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 4、大年初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 5、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 6、清朝《燕京岁时记》载,正月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饺)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又《调鼎集》中,明确区分了饺子与馄饨,它们不再混为一谈。
- 7、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 8、可见,正月初一吃饺子或许起于明朝,且还在饺子中包银钱的游戏。
- 9、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10、大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传统上是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据说放“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当年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农民会五谷丰登。
- 11、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 12、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 1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14、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15、后世人们沿袭这一习惯:初一至初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也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如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 16、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 17、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四神看灯,十六人看灯,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即正月十三上灯之日吃圆子,正月十八落灯之日吃面条。
- 18、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如果这一天扫地,会扫走财运,将“扫帚星”召来,会遇霉运,因此不能扫地。垃圾、污水也不能倒在门外,这样可能会破财,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习惯。一般是除夕扫除干净,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准备一个大桶,用来盛放废水,当天不外泼。
- 19、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0、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大年初一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儿那祝贺新春。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 21、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22、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 23、大年初一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过年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那拜年是由何而来呢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兽吃掉。这一活动就被称为“拜年”在大年初一也有不少的忌讳,例如已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忌打破碗、镜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财破运,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 24、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 25、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 26、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 27、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过在当今社会,当孩子们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紧,只要大人们赶快说上一句:“岁(碎)来(了)好,岁来好,岁岁平安”,也就化凶为吉了。
- 28、拜年习俗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变化不断,如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
- 29、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31、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 32、放炮:春节,随着除夕夜的守岁,每个人都在等着春节到来的第一秒,在庆祝春节到来之时,很多人都会开始拿起鞭炮,跑到外面,点燃新年的一炮,这就是“开门炮仗”,前来迎接新春的到来,这一天鞭炮会响彻云霄。
- 33、初三是鬼节,家里有老人去世没有过三周年的这天都来走亲戚,但是这一天如果不是其他原因绝对不能走亲戚,如果你家亲戚去世没有过三周年,初三这天你可以来走亲戚,不是这样的事哪里也不要去在家呆着。
- 34、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 35、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 36、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37、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 38、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 39、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40、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41、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 42、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
- 43、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 44、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45、大年初出嫁的女儿要与丈夫一起回娘家,所以俗称“迎婿日”。并且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还要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 46、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 47、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 48、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 4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50、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 51、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 5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 53、俗话说得好!“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新年的第一天早上,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是开门大吉,出门见喜,喜上加喜。
- 54、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 55、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5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57、初一当天的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 58、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 59、春节习俗:大年初十祭石头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