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 1、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 2、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 3、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 4、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 5、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 6、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 7、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 10、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 11、劝农业,无夺其时。
  • 12、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 1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14、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 1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 17、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 18、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 19、观日月之行,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
  •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 2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 21、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 2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23、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 24、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 25、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2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27、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 28、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 2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30、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 3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 3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 33、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 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 34、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 35、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 36、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 37、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 38、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 39、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 40、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 41、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43、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 44、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 45、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 46、观日月之行,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
  • 47、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 4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 49、非宁静无以成学。
  • 50、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 51、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 52、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 5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 54、唯劝农业,无夺农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
  • 55、有文事必有武备。
  • 5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5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58、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