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2023-04-14 06:47:56
2143
- 1、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 2、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3、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 4、《黄鹤楼》
-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6、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7、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
- 8、唐贾岛
- 9、思想性:两首诗都是怀古感怀之作,也都写到一个“愁”字,但同一个愁,意蕴却是截然不同。崔颢的《黄鹤楼》抒发的是浓重的乡愁,是借景来抒一己的情怀,格局较为狭窄;而李白的《凤凰台》,抒发的却是伤时忧国的感慨,在诗句中将国家兴亡、历史与现实紧密关联,思想上无疑更壮阔深远些。
- 10、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 1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唐代崔颢《登黄鹤楼》
- 12、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 13、《菩萨蛮黄鹤楼》
- 14、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 15、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16、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17、《菩萨蛮黄鹤楼》
- 18、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 19、?快来和老师一起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诗解读、注释、作者介绍,轻松愉快学古诗吧!
- 20、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1、《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 2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23、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 24、《望黄鹤楼》
- 25、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26、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27、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 28、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 29、相较于前四句的出其不意,后四句倒是中规中矩了不少。这四句实写诗人自己在楼中的所见所感,写他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整体看来,诗人这是先放后收。在前四句寻求创新,在后四句则是回到了正轨上。倘若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看似是被分成了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
- 30、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31、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32、《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 33、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 34、【李白写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35、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去别的地方旅游,即便是舟车劳顿、疲惫不堪,即便最后看到的风景还不如自家门前的风景好看呢?因为我们要去看的从来都不是风景,而是想体验新的生活。
- 36、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37、李白在黄鹤楼上所作的一首诗是:《送孟浩然之广陵》
- 38、唐李白
- 39、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40、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 41、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 4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4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4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5、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 46、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47、李白写的有关于“黄鹤楼”的诗有:
- 48、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 49、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 50、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 51、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 52、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 53、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 5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55、《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 5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57、唐李白
- 58、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 59、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 60、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