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 1、两袖清风品自高,一尘不染天地宽。
  • 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4、今日伸手贪不厌,明日牢里度余生。
  • 5、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 6、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 7、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 8、忠心为党,诚心为民,尽心为事,廉心为政。

  •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0、尚真尚善尚美严修身,为党为国为民尽己任。
  • 11、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1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13、为政以德。
  • 14、以诚赢得千家赞,用信换取万户兴。
  • 15、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
  • 16、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 17、懒生庸,私生贪;勤生廉,公生清。
  • 18、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

  • 19、清能养廉,正能树德,实能立名,公能赢信。
  • 百姓可以德胜,难以力服。
  • 20、百姓可以德胜,难以力服。
  • 21、在德不在鼎。
  •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23、为你为我谋民生,知难知苦恤民情。
  • 24、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
  • 25、清心正气以成仁,明德慎思乃成业。
  • 26、以真诚的心待人,以公正的心办事。
  • 27、廉养德,勤立业,诚生信,静修身。
  • 28、为政以德。

  • 2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30、欲人之化也,在修己以先之。
  • 31、以德为先,以廉服人,崇德尚廉,民之福祉。
  • 32、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
  • 33、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
  • 善于知民情,勇于解众忧。
  • 34、善于知民情,勇于解众忧。
  • 35、为政以德。
  • 3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37、勤廉从政处处为民办事;清白做人时时奉公守法。
  • 38、善于知民情,勇于解众忧。

  • 3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 40、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失所以为国矣。
  • 41、居安思廉,廉则慎行,慎行无虞。
  • 42、廉养德,勤立业,诚生信,静修身。
  • 43、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44、无德而富贵者,固可豫吊也。
  • 4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46、廉不失本,公不失职,正不失气,勤不失政。
  • 4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48、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 4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50、品德须无愧于天地,言行要有益于社会。
  • 51、先莫先于修德。
  • 52、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
  • 53、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 54、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
  • 55、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 5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5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58、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