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 2、全诗咏物言志,借赞美金错刀寓抗金报国之志。诗在用韵上是四句一转,与诗人情感表达的流泻起伏变化相适应,读起来抑扬顿挫。
  • 3、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 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 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 7、大家好,我是“文姓”,这是我的简历!文家人顶起!
  • 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9、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 10、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
  • 1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 12、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 13、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 14、《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15、最后两句诗人更是写得气势磅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读来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我真怀念当时的诸葛亮,他所写的出师表真是旷世奇作,可是现在还有谁能够像诸葛亮一样,能够率领军队去收复汉家天下?陆游在这里与诸葛亮为榜样,可以想象陆游当时内心的一种远大而崇高的志向。
  • 16、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 17、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 18、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
  • 19、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
  • 2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21、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 22、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23、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 24、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 25、(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 26、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 27、《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 28、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 2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 30、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 31、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李白《鞠歌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 32、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 33、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3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3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
  • 36、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 37、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 38、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 39、《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 40、《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 41、释义:只有山河依旧,长安沦陷国家破碎,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 4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 43、《中国古代文学史》1129页罗宗强、陈洪编选择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 44、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
  •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 45、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 46、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 47、早读古诗词——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怀
  • 48、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 4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名篇,感情诚挚、气韵浑厚、言辞雅洁、语势腾纵。全诗未着一个“愤”字,却字字含愤、句句连愤,不仅书写出愤之情愫,而且点明了愤之源头,表现诗人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 50、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 51、纵观整个南宋的覆亡,可知那是一段极为惨痛的历史。统治集团为了保持苟安享乐的生活,步步退让,不惜将锦绣河山俯首帖耳地送给元人,但是以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代表的爱国诗人为挽回覆亡的命运,寸土血战,百折不挠,直到战败被俘,仍然誓死不屈表现出极为光辉的爱国主义精神,其诗歌正是他战斗生活的真实记录,爱国精神的自然流露,受他精神思想的感召,许多南宋移民诗人也都隐居守节,不仕异族,表现出了不和元统治者妥协的精神。当然文天祥毕竟是生活在距今六七百年前的一个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人物,时代和阶级规定了他的许多缺点和局限,也同样不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