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1、《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2、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 3、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 4、“学垂纶”则是从举动方面做出的刻画,作者借具体动作烘托了人物的性情与形象,结合前面的“蓬头”,将一味“童真”饱满地流露于纸。
  • 5、《池上》——(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
  •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
  • 7、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 8、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 9、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10、《花影》——(作者)苏轼(朝代)宋

  • 11、长城(唐)于濆八达岭长城古诗咏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八达岭(明)徐渭八达岭长城古诗咏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戌堡终年雾噀黄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金)刘迎八达岭长城古诗咏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倦仆困号
  • 12、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与小女》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1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14、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 15、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 16、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17、清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18、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19、几个淘气的小孩子池塘里撑着一只小船,自以为大人看不到,偷偷的采了莲蓬回来,毕竟还是太小不会隐藏,小船划过浮萍留下了印记。
  • 20、长城(唐)于濆八达岭长城古诗咏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八达岭(明)徐渭八达岭长城古诗咏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戌堡终年雾噀黄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金)刘迎八达岭长城古诗咏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倦仆困号

  • 2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捉鸣蝉,忽然闭口立。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22、中国传统文化“韵”系列——唐之韵
  • 23、《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本词中的“举棹、年少”就是和声,均无实际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等。所以,这首词去掉和声,相当于一首七言绝句,加上和声,相当于一组歌词,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
  • 2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2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2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2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28、牧童(一作令牧童答钟弱翁))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另: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捉鸣蝉,忽然闭口立。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胡令能)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29、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30、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 31、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 3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33、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 3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35、相信大家看完后,肯定会跟小高一样,觉得这些孩子们简直萌翻了。
  • 3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37、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 38、《桑茶坑道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句是: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柳阴眠正着”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桑茶坑道中(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译文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涨满了流水,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 39、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40、骨子里的高贵(深度好文)

  • 4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 4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 43、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 44、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 45、远处有人向小孩问路,小孩则只招手不做回应,因为他怕惊到了钓竿之下的鱼儿。这又是一个接地气的自然画面,未加任何修饰,却倍觉鲜活生动、富有逸趣。作者利用行人问路这一画面捕捉,将小孩垂钓的模样和心境轻松展现出来。
  • 4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47、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宋代《稚子弄冰》
  • 48、次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
  • 49、《池上》——(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 5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