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不占不贪,亮节乃扬正气;一心利禄,害人害己,世间自有公说。

  •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 2、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 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 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 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 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 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 1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 1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 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 15、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 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 1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 18、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 1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 2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 2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 2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 24、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 2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 2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 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 3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 3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 3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 3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 36、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 37、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 38、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 39、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 40、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 4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 44、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 45、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 46、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 4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48、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 4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 5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 5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 5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 5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 54、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 5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 5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 57、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