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 1、深圳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讲评课件(42张)
  • 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 3、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 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 6、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 7、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 8、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辛弃疾《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 9、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 10、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 11、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12、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 1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適《别董大二首》
  • 14、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15、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他因受奸臣排挤,被贬谪,回到上饶,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闲适的退隐生活。在上饶居住的时间里,他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 16、C.说:通“悦”,高兴
  • 17、描绘了一派优美动人、清新悠闲、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 18、这句话后面的作者是辛弃疾写的错了,应该改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辛弃疾,或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是辛弃疾写的
  • 19、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 20、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 21、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 22、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 23、天边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飘落下几点雨滴,
  • 24、深圳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讲评课件(42张)
  • 25、D.见:通“现”,出现
  • 26、七八个星星点缀着夜空,两三点雨滴落在山前。从前落过脚的社林边的茅店,在转过小路的溪桥边倏然出现。
  • 27、辛弃疾(1140-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8、C.说:通“悦”,高兴
  • 29、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 30、杜甫《蜀相》课件(25张)
  • 31、贾平凹《秦腔》课件(20张)
  • 32、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
  • 33、七八个星星点缀着夜空,两三点雨滴落在山前。从前落过脚的社林边的茅店,在转过小路的溪桥边倏然出现。
  • 所写之景:上阕“明月”“清风”两句以动衬静,视角由高到低,写出夏夜的清幽。“稻花”“听取”两句以蛙声写丰收年景,别出心裁。下阕“七八”“两三”两句对仗工整,由上至下写疏星微雨。“旧时”“路转”运用倒装,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
  • 34、所写之景:上阕“明月”“清风”两句以动衬静,视角由高到低,写出夏夜的清幽。“稻花”“听取”两句以蛙声写丰收年景,别出心裁。下阕“七八”“两三”两句对仗工整,由上至下写疏星微雨。“旧时”“路转”运用倒装,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
  • 35、贾平凹《秦腔》课件(20张)
  • 36、中国建筑的特征(53张)
  • 37、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 38、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 39、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 40、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
  • 41、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4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43、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重老过湖湘。刘子翚《汴京纪事》
  • 44、中国建筑的特征(53张)
  • 45、使生活中的快乐、忧伤及
  • 46、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江淹《悼室人》
  • 47、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 48、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 49、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 50、宁作我,岂其卿。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 51、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52、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辛弃疾《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 53、惜别伤离方寸乱。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 54、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 55、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 56、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 57、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 58、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