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欧文

  • 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 3、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马克吐温
  •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 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 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 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 9、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
  • 10、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
  •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 13、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 1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 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 16、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
  • 1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 19、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 20、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 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 21、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 22、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 2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 2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 2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翟
  • 26、一个人必须面向未来,想着要着手做的事情。但这并不容易做到。一个人的过去是一种日益加重的负担。罗素
  • 2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 2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 29、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翟
  • 3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
  • 3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 3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 3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 34、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 3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
  • 3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
  • 37、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车尔尼雪夫斯基
  • 3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 39、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
  • 4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 41、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
  • 4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语·卷上》
  • 4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 44、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 45、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 46、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 47、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 48、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叶澜
  • 49、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拿破伦一世
  • 5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 51、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 5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 53、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乌申斯基
  • 5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 5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5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 57、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 5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 5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