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2023-03-15 03:09:55
7167
-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宋)郑耕老
- 2、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他永远也不会变得聪明。
-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4、普希金: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读书的名言13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 7、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 8、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邓拓
- 9、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 11、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法国谚语)
- 1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 13、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 14、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歌德
- 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 17、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 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 19、【名人读书名言大全】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 2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 2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 22、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 23、行路人,用足音取代感叹吧!
-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 2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6、聪明的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天才,而是见多识广,经验比较多而已。
- 2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 28、要心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紧张;它会情谊地来补助你明确庞大的思想、情感和事务;它会训诲你尊重他人和你自己;它以心爱世界、心爱人类的情感来鼓励智慧和心灵。
- 29、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 30、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 3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 3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 3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 34、虚弱者无力承受他们在书中读到的杰出见解,因为那只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犯错误的机会。 ——哈利法克斯
- 35、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3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 3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 38、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 3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读书的名言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41、读书可以抚育青年,慰藉老年。读书可以增进幸福,消灾解愁。在家时,给你带来快乐;外出时,让你心旷神怡。——(古罗马)西塞罗
- 42、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 4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44、聪明的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天才,而是见多识广,经验比较多而已。
- 45、有汗水,有仔细有心,前面的路没有转角。——范华倩
4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 47、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 4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 49、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萨迪
- 50、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 51、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 5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 53、书籍若不常翻阅,则等于木片。
- 5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 55、好学的人必成大器。林肯
56、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
- 5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