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 1、款识: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踈踈,何必重重叠叠。乾隆辛未九秋,板桥居士郑燮。
  • 2、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3、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 4、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 5、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郑板桥的竹画和竹诗,读来不仅仅是爽心悦目!
  • 6、郑板桥的竹画和竹诗,读来不仅仅是爽心悦目!
  • 7、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 8、“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把竹拟人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
  • 9、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 10、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11、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12、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13、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14、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 15、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 16、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 17、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 18、下面三首都是题在画上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卫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这是他的诗作郑燮(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19、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20、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2、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23、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 24、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 25、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26、款识: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踈踈,何必重重叠叠。乾隆辛未九秋,板桥居士郑燮。
  • 27、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28、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29、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 30、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 31、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 32、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 33、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34、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35、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 36、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 37、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 38、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 39、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地位很高,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上了很高的品格。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一个英雄人物,一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一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专门讲清谈的时候有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七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七个文人的人品,又用七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 40、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 41、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xiè),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 42、释义: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 43、郑板桥最有名的诗个人认为是
  • 44、因为他心胸豁达,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所以他可以发现更多生活中美好的快乐的事物,他写的诗自然也就妙趣横生了.
  • 45、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 46、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 47、下面三首都是题在画上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卫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这是他的诗作郑燮(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磨:折磨,挫折,磨炼。
  • 48、磨:折磨,挫折,磨炼。
  • 49、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 50、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 51、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 52、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 53、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 54、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 55、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56、【郑板桥写竹子的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