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 1、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 2、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 3、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 4、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 5、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 郑板桥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这本是一句家常俗语,但一经和画面上竹园四周的竹篱笆联系在一起,便使这浅近的生活哲理意味更浓。还有一首诗云:“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丛。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退是家风。”在人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卑污甚多,便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面对互相“谦让”、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诗人的心绪是很不平静的。
  • 6、郑板桥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这本是一句家常俗语,但一经和画面上竹园四周的竹篱笆联系在一起,便使这浅近的生活哲理意味更浓。还有一首诗云:“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丛。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退是家风。”在人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卑污甚多,便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面对互相“谦让”、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诗人的心绪是很不平静的。
  • 7、郑板桥弃官之后,晚年落拓扬州,以卖画为生,生活潦倒,但他丝毫没有退缩妥协。请看他在晚年写的一首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人老志坚、面对恶势力无所畏惧的凛然气概,于今读之,仍令人感奋不已。
  • 8、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10、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12、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 13、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14、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地位很高,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上了很高的品格。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一个英雄人物,一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一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专门讲清谈的时候有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七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七个文人的人品,又用七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 15、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 16、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 17、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处理邻里关系和为贵。通过诗,板桥的难得糊涂现好多人实习,吃亏是祖福好多人把他当做座右铭,所以我爱板挢画,更爱板桥诗。
  • 18、郑板桥在《郑桥桥集·题画竹》中说:“盖竹之体,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千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这里的“生”,指竹的外部形象;这里的“神”,则是内在气质。形神毕肖,移情予物,托物寓意,能增强艺术感染力。
  • 19、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 20、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 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 2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 22、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 23、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 24、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 25、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2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 27、“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写竹、画竹凡40年,体味不可谓不深,技艺不可谓不精。“画到生时是熟时”这正是诗人积40年诗、画创作之经验所总结出来的艺术哲理。
  • 28、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 29、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 30、启功题裱边:板桥画竹多得之于残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故生动一如天然图画,然较眼前三竹,又多寄意瘦而劲秀,而拔欹侧,而准绳折转,而减清刚之气,其高雅操亦如板桥之为人。此图取象清劲,笔墨精妙,短长疏密,变化合宜,且屡见著录,题诗亦载于板桥集中允为乾隆任官时之佳作也。坚净翁启功敬识。
  • 31、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 32、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 3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 34、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35、【郑板桥写竹子的诗】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 36、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 37、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 38、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39、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 40、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4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 42、出自:清代·郑燮《新竹》
  • 43、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 44、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 45、题识:石虽不言,爱此新竹。竹不能言,爱此山麓。老夫满袖春风,为尔打成一局。板桥郑燮,乾隆壬午秋七月。
  • 46、形势势力宿舍宿命郑板桥写的,借竹子赞美人不怕任何困难、坚强不屈优秀品质的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47、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 48、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 49、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50、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 51、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 52、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死几笔兰
  • 53、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54、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 55、郑板桥的竹画和竹诗,读来不仅仅是爽心悦目!
  • 56、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
  • 57、出自:清代·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58、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 59、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