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回首,佳期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 2、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 3、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4、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 5、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
  •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6、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7、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地位很高,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上了很高的品格。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一个英雄人物,一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一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专门讲清谈的时候有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七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七个文人的人品,又用七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 8、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 9、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 10、郑板桥弃官之后,晚年落拓扬州,以卖画为生,生活潦倒,但他丝毫没有退缩妥协。请看他在晚年写的一首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人老志坚、面对恶势力无所畏惧的凛然气概,于今读之,仍令人感奋不已。
  • 11、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 12、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 13、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 14、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15、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 16、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地位很高,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上了很高的品格。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一个英雄人物,一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一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专门讲清谈的时候有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七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七个文人的人品,又用七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 17、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 18、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19、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 20、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21、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22、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 23、下面三首都是题在画上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卫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这是他的诗作郑燮(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4、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 25、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26、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 27、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死几笔兰
  • 2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29、形势势力宿舍宿命郑板桥写的,借竹子赞美人不怕任何困难、坚强不屈优秀品质的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30、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 31、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 32、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 33、题识:石虽不言,爱此新竹。竹不能言,爱此山麓。老夫满袖春风,为尔打成一局。板桥郑燮,乾隆壬午秋七月。
  • 3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 35、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36、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37、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38、让语文滋润心灵,积淀素养,成就书香人生请关注“书香语文苑”
  • 39、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40、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 41、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 42、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 43、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 44、“忆君心似面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构思时屏气凝神,殚思竭虑、反复酝酿,直到人、物、事、理烂熟于胸,层次,脉络辅排就绪,表现形式考虑成熟。文章胚胎才算初就。
  • 45、郑板桥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这本是一句家常俗语,但一经和画面上竹园四周的竹篱笆联系在一起,便使这浅近的生活哲理意味更浓。还有一首诗云:“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丛。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退是家风。”在人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卑污甚多,便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面对互相“谦让”、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诗人的心绪是很不平静的。
  • 46、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 47、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 48、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49、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 50、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xiè),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 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5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 52、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 53、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54、郑板桥一生写竹、画竹,更酷爱咏竹。他笔下的竹诗意境隽永,蕴含很强的哲理性。我们常常提笔做文时,会想到他的“删繁就简三秋树”;临窗习字时,会想到他说过“不做前人墨奴”;心情郁郁时,会想到“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翻阅他的诗词文章,隔了200多年的时光,体会他的所思、所惑、所感和所悟,竟然还是如此亲切。
  • 55、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 56、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57、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 58、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 5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