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开辟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新的高峰,在整个散文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地位。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以革新六朝以来骈俪雕饰、专事浮华的文弊,开创崭新的文风为号召,在文坛上掀起一股改革风潮。
2023-01-22 22:05:49
1612
- 1、曾巩是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人,世人称他为“南丰先生”。他的代表作有《答李沿书》、《与王向书》、《回傅权书》、《赠黎安二生序》等。
- 2、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白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
- 3、(解析)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苏轼这句评价说的是韩愈,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 4、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 5、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6、▲苏轼《致季常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7、苏辙(1039~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 8、“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 9、诗文作品《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 10、由于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朝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兀并称“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11、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退无情之友。
- 12、带一王:指的是王安石。
- 13、展览从唐宋八大家诗词文章中提炼出与他们家国情怀、为官之道有关的内容,深入分析解读。通过对这些典故的介绍,让传统文化别开生面,让中国故事历久弥新。
- 14、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 15、他与王安石年轻时便交好,但为官之后,因政治理念不同,关系日渐尴尬。熙宁二年(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曾巩主动要求离京外放任地方官。他未曾料想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待到写《局事帖》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
16、这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读来意味深长。
- 17、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 18、⑥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其诗文风格皆受其兄苏轼影响。
- 19、苏轼(宋朝):苏东坡是也,苏洵之子,苏辙的哥哥。
- 20、《东晋佚名曹娥诔辞卷》《明仇英赤壁图卷》《北宋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卷》《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等“唐宋八大家”国宝级的文物,均在本次展览中展出。这其中任何一件国宝级的文物,都可以单独办一场展览。采访中,很多观众直言,“就是想亲眼看看这些国宝。”
- 21、所以我在想,如果能用一些通俗的说法加以比拟,应该会更有助于让普通人理解他们的特点,不至于被那些华丽的文评词汇搞得头晕脑胀。比如说,我们假设这八位大师活到现在,以他们的文字风格与性格,会去混什么地方呢?
- 22、《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 23、这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读来意味深长。
- 24、唐宋八大家,是因明代茅坤选辑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而得名。
- 25、【唐宋八大家简介】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萧起灭中。
26、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 27、首先是韩愈,他的辈分最大,同时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但是,他的官职不是八大家中最高的。韩愈官至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赠礼部尚书,并从祀孔庙。翻译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前官至外交部副部长加教育部副部长,死后追赠部长职位。
- 28、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 29、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 30、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 31、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 32、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无惊。
- 33、“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 34、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35、《东晋佚名曹娥诔辞卷》《明仇英赤壁图卷》《北宋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卷》《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等“唐宋八大家”国宝级的文物,均在本次展览中展出。这其中任何一件国宝级的文物,都可以单独办一场展览。采访中,很多观众直言,“就是想亲眼看看这些国宝。”
36、《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杂说》、《获麟解》、《祭文祭十二郎文》
- 37、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38、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必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容而简约。
- 39、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
- 40、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4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42、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 43、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 44、苏辙——《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 45、在“文垂千载”展区里,有一片特殊的“树林”,这个区域悬垂着漂亮的透明牌子,牌子上写满唐宋诗词。观众可以在这里重温唐宋名篇,也可以拍照留念。
46、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47、韩愈:读书,写字,是为了保持节操
- 48、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 49、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 50、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 51、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 52、诗文作品《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 53、苏辙——《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 54、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旧党。豪放派词人。
- 55、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56、由于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朝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兀并称“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57、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 58、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