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3、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北宋仁宗嘉祐八年(抄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2113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5261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10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1653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 4、结伴戏芳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波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擎凫有乳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栋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李世民《采芙蓉》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 6、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 7、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诗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 8、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芙蓉》
  • 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10、(石兽)埋没在沙层上,越沉越深罢了。
  • 11、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2、《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 13、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14、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尘世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 15、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 16、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唐彦谦《莲》
  • 17、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 18、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 19、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 20、结伴戏芳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波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擎凫有乳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栋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李世民《采芙蓉》
  • 2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22、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 2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 24、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 25、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 26、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 27、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 28、香气传得越远越显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树立着。
  • 29、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 30、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上
  • 31、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 ①阅十②余③岁,僧④募金重修,⑤求二石兽于水中,⑥竟不可得,⑦以为顺流⑧下矣。
  • 32、①阅十②余③岁,僧④募金重修,⑤求二石兽于水中,⑥竟不可得,⑦以为顺流⑧下矣。
  • 33、诗之取胜,途径非一。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有以意境胜的,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登幽州台歌》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
  • 3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3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36、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3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 38、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 39、《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40、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 4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 4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 43、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
  • 44、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浴火重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不深切表达着对家国情怀的呼唤与呐喊。(运用一组历史事例,人名+名句,句式整齐)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45、“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 46、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47、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浓淡各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姚合《咏南池嘉莲》
  • 4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
  • 49、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王月浦《荷花》
  • 50、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采莲曲》
  • 5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52、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莲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