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香涨腻满晴川。

  •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2、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 3、旋绕黄芽叶叶齐,登盘春菜脆玻璃。——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四·旋绕黄芽叶叶齐》
  • 4、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杜牧《蔷薇花》
  • 5、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 山茶及岩桂,叶叶莹如洗。——方回《留吴田霜崖吴居士宅予仲女许其孙姻》
  • 6、山茶及岩桂,叶叶莹如洗。——方回《留吴田霜崖吴居士宅予仲女许其孙姻》
  • 7、宝光燄燄拥身后,贝花叶叶俱成全。——楼钥《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 8、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翁,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10、鱼舟叶叶争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王穉登《观潮歌》
  • 11、丞同赋以送潘江,阁初登柳未横黄,坐看叶叶乱飞霜。——赵蕃《潘元寿以九月十一日行莫令君领客携具泛舟饯》
  • 12、晚风不动稻苗平,叶叶头边沆瀣明。——洪咨夔《幽芳晚凉倚窗观稼·晚风不动稻苗平》

  • 1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 14、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 15、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16、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 17、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张籍《忆远》
  • 18、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张籍《忆远》
  • 19、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20、猛虎忽啸茅屋东,林树叶叶皆生风。——释文珦《月夜听琴歌》
  • 21、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 22、和风引行乐,叶叶隼旟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 2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 24、雨荒园菊枝枝瘦,霜染江枫叶叶丹。——陆游《初冬·已罢弹冠欲挂冠》
  • 25、鱼舟叶叶争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王穉登《观潮歌》
  • 26、西风吹败叶,叶叶是归愁。——释文珦《久客·客里又深秋》
  • 27、画出芙蕖天下无,叶叶花花香扑鼻。——屈大均《赠张损之》
  • 28、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 29、分曹舞队番番锦,攒綵宫花叶叶春。——顾清《庆成宴和师邵·其一》
  • 鱼舟叶叶争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王穉登《观潮歌》
  • 30、鱼舟叶叶争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王穉登《观潮歌》
  • 31、西风吹败叶,叶叶是归愁。——释文珦《久客·客里又深秋》
  • 3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3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34、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白居易《衰荷》
  • 35、莲开宫沼年年盛,香染斑衣叶叶新。——杨娃《题赵伯骕画》
  • 3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37、丹枫叶叶委江塘,旅况空馀古锦囊。——董嗣杲《寓富池双泉寺三首·丹枫叶叶委江塘》
  • 38、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 39、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李白《古意》
  • 40、花花非一色,叶叶两相当。——吴兆《秦淮斗草篇》
  • 41、浩荡春光天万里,孤云叶叶向谁飞。——陈著《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吟情本是谢玄晖》
  • 西风吹败叶,叶叶是归愁。——释文珦《久客·客里又深秋》

    42、西风吹败叶,叶叶是归愁。——释文珦《久客·客里又深秋》

  • 43、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 44、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杜荀鹤《闽中秋思》
  • 4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 46、目目自有条,叶叶自有株。——项安世《江陵为浏阳柳氏作云山书院歌》
  • 47、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 48、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 49、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 50、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