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 1、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 2、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王之道《遣兴》
  • 3、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 4、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李白《古风其二十七·燕赵有秀色》
  •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凄风寒凉肃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张耒《昨者》
  • 6、凄风寒凉肃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张耒《昨者》
  • 7、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 8、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王绩《北山》
  • 9、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在蕲州西)》
  • 10、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 11、清明寒食经旬是,笑问风寒更几馀。——陈造《春寒六首·清明寒食经旬是》
  • 12、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王之道《遣兴》
  • 1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14、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 15、兰花旋买,灵芝未采,藕叶初裁。壶中天地春常在,画苑琴台。——张可久《满庭芳·春暮韶光几》

  • 16、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方回《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 17、君不见燕山万里客更难,赤泥岭上春风寒。——戴表元《赤泥岭行》
  • 18、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贾岛《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 19、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弹琴》
  • 20、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弹琴》
  • 21、九月西风寒客袂,百年侠骨误书生。——郑梦周《望景楼》
  • 22、凄风寒凉肃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张耒《昨者》
  • 23、九月西风寒客袂,百年侠骨误书生。——郑梦周《望景楼》
  • 24、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贾岛《病起》
  • 25、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 26、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 27、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 28、凄风寒凉肃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张耒《昨者》
  • 29、杏花枝上晓风寒,镜里愁容不耐看。——汤胤勣《无题诗次刘虞部韵(二首)·杏花枝上晓风寒》
  • 30、君不见燕山万里客更难,赤泥岭上春风寒。——戴表元《赤泥岭行》
  • 31、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刘长卿《龙门八咏·下山》
  • 32、庭垂竹叶因思酒,室有兰花不炷香。——戴复古《家居复有江湖之兴》
  • 33、建章宫里春风寒,太液水生池面宽。——陆游《太息·关辅堂堂堕虏尘》
  • 秋风寒,衣衫单。——邵定《缫车》
  • 34、秋风寒,衣衫单。——邵定《缫车》
  • 35、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张炎《国香·空谷幽人》

  • 3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 37、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贯休《古意九首》
  • 38、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李峤《送崔主簿赴沧州》
  • 39、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李频《送新安少府》
  • 40、幽兰谁复奏,闲匣以端忧。——羊士谔《闲斋示一二道者》
  • 41、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李白《古风其二十七·燕赵有秀色》
  • 4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 43、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贾岛《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 44、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 45、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 46、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 47、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方岳《买兰》
  • 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贯休《古意九首》
  • 48、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贯休《古意九首》
  • 4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 50、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 ——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 51、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张炎《国香·空谷幽人》
  • 52、剔银灯快将诗句写,晓风寒海棠花谢。——张可久《双调·落梅风·湖上山翁醉》
  • 53、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白居易《听幽兰》
  • 54、幽兰生虽晚,幽香亦难歇。——曹邺《成名后献恩门》
  • 55、兰芷溪头子曾子,日饭兰花饭溪水。——杨万里《题曾无疑云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