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我认为理气论就是形而上学。另外像心性论,因为在西方的传统里面,自从亚里士多德下来,形而上学就是这些,像实体,但很少讲心性论。但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心性论也有形上的意思。

  • 1、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 2、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 3、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 4、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 5、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6、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8、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 10、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 13、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 15、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 16、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 17、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 18、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 19、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20、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21、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23、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 24、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 2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 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27、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 2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29、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30、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31、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 3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 3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 34、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 35、百学须先立志。

  • 36、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37、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38、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 39、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 底:同“的”。——朱熹
  • 40、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 41、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 42、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 4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44、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 4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4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47、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49、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 5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51、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5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5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54、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 5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56、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 5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58、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