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那么,这十大范畴,会不会构成了朱熹的哲学体系?
2023-03-08 15:59:29
6383
- 1、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 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7、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 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9、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 10、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 1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12、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 13、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 1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 1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 1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18、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 19、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 20、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 2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2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 23、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 24、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 25、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 26、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 27、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 28、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 29、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 30、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3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2、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 33、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 34、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 35、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 3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 37、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 38、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 39、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 40、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 41、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42、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 4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 4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 4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 46、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 47、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 48、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 4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5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 51、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5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 53、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