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1、(解析)本题,重点分析前四句,这四句表明作者对李白诗给予高度评价,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4、释义:我长年在外,每年一到春天的时候,独自在他乡不胜悲伤,坐在树下饮酒,那树上的黄莺也应该了解我思乡的心情吧。

  • 5、D.诗歌描写青年从军的情景,情感基调豪壮明快,和《春望》明显不同。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7、第二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 9、“废营秋郁风云气”,“秋郁”表现作者内心的郁结,作者将内心的悲愁与感慨借“废营”“秋郁”“大碛”“剑戟”等景物表现出来,“废营”写作者看到眼前景物的痛心,“秋郁”足显其郁结,“大碛”“剑戟”表达作者的钦慕之意,情景结合,寓情于景;从全诗来看,“形胜万年雄北极”与“废营秋郁”构成对比,“形胜”言其地理形势优越,“万年”言其历史之久,“雄北极”言其雄峙于北方边境,而今却是“废营秋郁”,以当年的气势反衬了现在的萧条悲凉。
  • 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 11、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象秋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重新连接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譬喻旧情之难忘,这里反其语而用其意,便显得意新语奇,不落俗套。以下两句,侧重概括叙事,揭出离合之迹,遥启下文。
  • 12、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 13、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 14、(解析)本题,重点分析前四句,这四句表明作者对李白诗给予高度评价,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 15、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 16、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18、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19、这是羁旅怀乡之作。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深愁难眠。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 20、《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 2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 22、释义: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 23、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 24、《端居》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 25、“蟋蟀灯前欺病客”,诗人漂泊在外,加之身体疲病,自然心神不宁,难以成眠。
  • 26、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 2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8、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很多,特别是在一些古诗词中,诗人们在游历于山水或适逢某个节日之时,往往会触景生情、睹物思情,所以不免会留写众多思念、思乡的诗句,就像孟云卿的《寒食》、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日登高》、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等等等等……还是分享几首给您吧。希望在您阅读时能够和我一样,认可那是一种思乡的感觉。
  • 29、查缺补漏|(通假字)汇总—《师说》《念奴娇•赤壁怀古》《滕王阁序》
  • 30、秋藕绝来无续处:“秋藕”与“桃溪”,约略相对,不必工稳。俗语所谓“藕断丝连”,这里说藕断而丝不连。赤阑桥:这里似不作地名用。诗虽把“朱栏”“弯桥”分开,而本词这两句正与诗意相合,不仅关合字面。黄叶路点名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译文)
  • 31、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
  • 32、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 33、郑真,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
  • 34、第二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3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 36、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 37、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 38、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 39、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40、这样的思乡诗词,是有余韵的。还有边塞诗中思乡作品占比也非常大。
  • 41、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 42、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 4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44、释义:我长年在外,每年一到春天的时候,独自在他乡不胜悲伤,坐在树下饮酒,那树上的黄莺也应该了解我思乡的心情吧。

  • 45、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 46、正衬:用相同事物来衬托。
  • 47、“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 4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 49、②概括与具体—白描与工笔、细节描写(常是动作描写)
  • 50、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 51、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 5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53、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 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55、③神态描写:“含笑”二字描写青年神态,表现了青年对未来的期许。
  • 5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57、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张翰《思吴江歌》
  • 58、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 59、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
  • 60、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