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花新染插天风,蓦吐中心烂银色。

    1、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 2、一篇妙绝庐山高,几首清新写郁陶。——喻良能《次韵王待制读东坡诗兼述韩欧之美一首》
  • 3、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赵蕃《与契兄》
  • 4、庐山山北泼蓝青,碧罗幛裹翡翠屏。——杨万里《过江州岸,回望庐山》
  • 5、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王贞白《庐山》
  • 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6、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7、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 8、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周德清《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
  • 9、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 11、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仇远《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 12、庐山试问高多少,欲望西川万里桥。——洪咨夔《阻风呈赵史君三绝·迟速乘除转晚飚》
  • 13、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 14、怅望庐山但愁绝,万重云锁几禅扉。——方回《湓城客思》
  • 15、偶来水绿红花野,自与庐山亦有缘。——白玉蟾《奉酬陈宫教》
  • 16、又说庐山去,闲看瀑布来。——赵师秀《送倪道士之庐山》
  • 17、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 18、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19、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20、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李咸用《远公亭牡丹》
  • 21、雁门僧避胡尘来,匡庐山中寻讲台。——邵宝《寄题东林寺壁》

  • 22、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刘得仁《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 23、庐山五老天下观,顺流渐见迎风樯。——沈周《为郭总兵题长江万里图》
  • 24、庐山之奇在瀑布,飞流千道穿云树。——屈大均《送客上庐山》
  • 25、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赵蕃《余干游昌国寺》
  • 26、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王贞白《庐山》
  • 27、巍巍乎高哉,莫怪志士争上庐山来。——罗家伦《庐山歌》
  • 28、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来复《题庐山瀑布图》
  • 29、岂无吴生好手笔,为我写寄庐山障。——何景明《吴伟飞泉画图歌》
  • 30、庐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陆游《春雨·疏点空阶雨》
  • 31、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仇远《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庐山》
  • 32、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庐山》
  • 33、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浮声寝食间。——苏辙《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当年五月访庐山》
  • 34、鲸鱼飞出白浪起,恍惚摇动匡庐山。——邓雅《过彭蠡湖》
  • 35、江花江草庐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白玉蟾《琵琶行》
  • 36、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 37、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王贞白《庐山》
  • 38、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 39、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黄庭坚《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
  • 40、天上筵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山索鳜鱼。——葛长庚《沁园春·渭水秋深》
  • 41、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杨万里《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却因理发得披文》

  • 42、一朝邂逅庐山下,摆手笑出人间尘。——白玉蟾《快活歌二首·诚哉一得即永得》
  • 43、今代庐山非昔日,督邮能酒更能诗。——项安世《还剑叔骥庐山诗卷·浔阳江上督邮谁》
  • 4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食力非邀谷口名,灰心已入庐山社。——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 45、食力非邀谷口名,灰心已入庐山社。——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 46、我昔庐山寻瀑布,香炉峰上披烟雾。——屈大均《追答王学士庐山篇见赠之作》
  • 47、平生爱庐山,梦寝不可去。——梅尧臣《送僧了素游庐山》
  • 48、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来复《题庐山瀑布图》
  • 4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50、客子几多想,庐山千万峰。——董嗣杲《怀庐山》
  • 51、少时未识庐山好,老去知山却远山。——赵蕃《留别赵南纪》

  • 5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 53、庐山三万峰,一碧天与齐。——岳珂《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 5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