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九张机·一张机》

  • 1、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2、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孙中山
  • 3、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朱永新
  • 4、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 5、既然遇上了生活上的一场恶斗,就别可怜自己,咬牙坚持着向前走,不能哭,也不能妥协。金星
  •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 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 7、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 8、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 9、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10、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 11、6、我自己不倒,别人打不倒。尽管没有常胜将军,但我会用自己的实力翻过来。刘晓庆
  • 12、我绝不认为生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就像现在我妈妈,我不能延续她的生命,她是她的生命,我是我的生命,一点都不能延续,这个我觉得是错误的。刘晓庆
  • 1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 14、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 1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 17、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 18、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19、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20、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 21、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 22、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 23、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 24、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 25、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
  • 26、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 2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 28、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 29、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 30、中国男人爱我的很多,但够胆娶我的却很少。他们都背负着社会的责任感。我和中国男人还是做哥们吧,我不希望他们太累。金星
  • 3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 读书是一缕清幽的灯光,从轻盈的书页照亮心灵的眸子,逗起了几分智慧的愉悦,闪烁着几分宁静的光辉。杨义
  • 32、读书是一缕清幽的灯光,从轻盈的书页照亮心灵的眸子,逗起了几分智慧的愉悦,闪烁着几分宁静的光辉。杨义
  • 3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 34、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 35、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 36、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 3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 38、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 39、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40、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 41、有了爱,你会因为对方小小的恩惠而感动不已,哪怕只是一句加油。杨颖
  • 42、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 43、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 4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 4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 46、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 47、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 48、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 49、性感是让男人追着屁股跑的,不是放在桌面上的,放在桌面上的不是性感,是猪肉。金星
  • 50、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 51、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 52、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 53、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