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 1、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 2、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 3、我在披风沐雨时,你们在哪里?
  • 4、就诗人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一文的体裁来说,既不属于是诗,也不属于是词,它属于骈文这一类别。从《陋室铭》全文可以看出,它不仅存在着以四字句两两相对的形式,全文整体对仗工整,韵律朗朗上口十分和谐,这正是骈文的特征。
  • 5、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 在中国古代的敦煌,过春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中国最早的春联是哪一副?古代敦煌的小孩在立春前一天也佩戴“打春鸡”吗?在唐代,过年的时候想请客吃饭,邀请的时候应该说什么?这些话题,在敦煌文献中都能找到答案。
  • 6、在中国古代的敦煌,过春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中国最早的春联是哪一副?古代敦煌的小孩在立春前一天也佩戴“打春鸡”吗?在唐代,过年的时候想请客吃饭,邀请的时候应该说什么?这些话题,在敦煌文献中都能找到答案。
  •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8、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
  • 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叙述描写,是染。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议论,是点,画龙点睛。点染结合,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
  •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1、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3分)
  • 12、第一层(从开头至“惟吾德馨”)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

  • 13、唐代文学·李白《望天门山》丨中华经典
  • 14、(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15、国宾礼书法家观山行书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 16、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
  • 17、江中流水一刻不停歇地冲刷着沙砾,前面的波浪尚未退去后面的波浪已经生成。
  • 1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叙述描写,是染。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议论,是点,画龙点睛。点染结合,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
  • 19、全集编年校注》根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828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长安所作;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认为,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高志忠的《刘禹锡诗编年校注》认为,此诗与《浑侍中宅牡丹》作于同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疑此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
  • 20、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 21、(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 22、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 23、室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
  • 24、(注释)①守仁,指王阳明。②蔡:周时国名,在今河南南部。③上国:国都,④郁:阻滞。⑤莳(shì):载种。⑥琴编:琴书。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 25、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26、(2)孔子云:何陋之有?
  • 27、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较,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 28、一代诗豪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荥阳市政府在刘禹锡墓的基础上,耗巨资建设了占地280多亩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刘禹锡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 29、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435
  • 30、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 31、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 32、《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33、刘炳森弟子于国光隶书《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 34、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
  • 35、【刘禹锡陋室铭】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 这是“郑话社群群友之声”的投稿作品,还未加入社群的朋友请点击“入群交流”加入我们。这是由郑老师语言表达交流群精英94群的群友刘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朗读作品。一起传承古文经典,请结合《《陋室铭》朗读技巧分析|音频公开课》一同收听!
  • 36、这是“郑话社群群友之声”的投稿作品,还未加入社群的朋友请点击“入群交流”加入我们。这是由郑老师语言表达交流群精英94群的群友刘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朗读作品。一起传承古文经典,请结合《《陋室铭》朗读技巧分析|音频公开课》一同收听!
  • 37、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 38、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 39、陶渊明:饮酒(之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汉乐府:白头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韩愈:师说|诗经:蒹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40、二十八岁时入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掌管文书,深受杜佑称赏、三十一岁时随杜佑入朝,升任监察御史。
  • 41、也正是刘禹锡如此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才会让《陋室铭》成为古诗的高地。
  • 42、《三唐诗品》:五言体杂不一。有如“深春风日净”、“昔听东武吟”等篇,宛转徘徊,取涂乐府;“秋江早望”、“谪居悼往”,则结休允晖。若“水禽残月”,模休文之韵思;“楚望苍然”,结韩卿之茂体。余或放言理,失于音调,未求刻意,累在才多也。《女儿》作楚挽之哀词,《泰娘》谱新声之凄奏,七言此其选矣。《聚蚊》、《百舌》托意深微,亦得乐府遗意。律体独多,莹瑕间采。(21)

  • 43、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9)(13)
  • 44、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 45、一代诗豪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荥阳市政
  • 46、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 47、刘禹锡故居自宋代以来,明代、清代都对陋室进行过扩建和重建。1986年,陋室由安徽省、和县拨款修葺。同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5多亩。2008年,安徽和县斥资千万元改造刘禹锡陋室铭故居。
  • 48、如果我说面对陋室铭我竟无言以对,也许人们会觉得我矫情。可如果我说我再读陋室铭是对士人的赞颂以及对自己的批判,也许还是会有人赞同的。
  • 49、(解读)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 50、这首诗一出,他留在京城的职位又黄了,被打发到苏州、汝州、同州当刺史的闲职,但他游山玩水,填诗作赋,交友唱和,早将名利置之度外。
  • 投影:诸葛亮――君子有兼济天下之才,独善其身之德;扬雄――君子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孔子――君子道者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51、投影:诸葛亮――君子有兼济天下之才,独善其身之德;扬雄――君子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孔子――君子道者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52、刘禹锡,公元772年生,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他家族世代好修儒学,崇尚儒家思想。刘禹锡自幼好学,熟读儒家经典,遍览诸子百家。可见刘禹锡与儒家的关系是很紧密的。而大禹又是儒家经典所推崇的圣人,故我推测“禹锡”之“禹”与大禹有关,“禹锡”是大禹所赐之意。

  • 53、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年)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
  • 54、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 55、同时,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 56、《陋室铭》不足百字,篇幅极短,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浅水相衬,与诸葛庐、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广阔,蕴含深厚,有咫尺藏万里之势。
  • 57、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 58、22岁这一年,刘禹锡考中进士,不久就当上了监察御史,放在今天那就是检察院里的高官。
  • 59、全集编年校注》根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828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长安所作;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认为,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高志忠的《刘禹锡诗编年校注》认为,此诗与《浑侍中宅牡丹》作于同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疑此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
  • 60、苏轼是北宋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被称为诗豪,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为人刚直,数度被贬,而不颓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