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

  • 1、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 2、白话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 3、AndIstrayeddeepintothelotusonthelake.

  • 4、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 5、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8、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 9、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10、【李清照词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并没有三首,只有两首,具体如下:
  • 11、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 12、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 13、⑥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 14、Everyenjoymentfulfilled,Iwentbackrowingmyboat,
  • 15、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 16、应该就是“沉醉”,正是因为沉醉所以才会不知归路,正是因为沉醉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也正是因为沉醉才会所以才会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谢谢谢谢希望采纳最佳答案啊!
  • 17、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 18、时常记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太过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
  • 19、眼波才动被人猜。
  • 20、哪知道侍女的回答却是,海棠花依旧安好。惊喜之余,李清照不免又产生了疑惑,在“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么会“依旧”呢?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2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2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怎么)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呀”,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词人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后来的结果如何呢?
  • 23、鸥鹭,《古今词话》,清新别致,

  • 2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 25、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 26、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 27、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 28、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 2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30、说到诗词背后的情感与情绪,还是让音乐来登场,一言不合又唱歌,我们来听听这首词的吟诵中表达的那种情感。“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不是也有“莫道不销魂”之感呢?
  • 31、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 32、《如梦令》,词牌(填词用的典调)名。
  • 33、这首词为李清照对年轻时候生活片段的回忆,充满生活情趣。酒喝到醉得不能回家,回家又迷了路,迷了路更急于回家。作者在一系列动作的白描和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主体心理活动的轨迹。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游玩,无忧无虑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 34、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 35、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 36、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 37、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 38、AndIstrayeddeepintothelotusonthelake.
  • 39、Everyenjoymentfulfilled,Iwentbackrowingmyboat,
  • 40、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41、滩:明·毛晋汲古阁本《漱玉词》
  • 42、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 43、总共就两首,没有三首,具体如下:

  • 4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4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46、《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 4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48、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49、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 50、《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 常常记起出游溪亭直到日色将暮,喝得醉意醺醺竟忘记了回去的路。一直到游兴已尽,暮色更浓,才驾着小舟回去;可船儿又迷路进入荷花深处。船儿争渡,船儿争渡,惊起了河滩上已经夜宿的鸥鹭。
  • 51、常常记起出游溪亭直到日色将暮,喝得醉意醺醺竟忘记了回去的路。一直到游兴已尽,暮色更浓,才驾着小舟回去;可船儿又迷路进入荷花深处。船儿争渡,船儿争渡,惊起了河滩上已经夜宿的鸥鹭。
  • 52、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 53、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写沉醉兴奋之情:荷花、陶醉。

  • 54、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 55、Iwasscaringashoalofgullsandegretsaway.
  • 56、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 57、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 58、《如梦令》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
  • 59、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