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汪洙《神童诗》
2023-01-31 22:41:15
7143
- 1、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2、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神童诗》
- 3、我虽无丝无竹亦无肉,犹有杜子美万卷书,犹有陆士衡三间屋。——方回《次前韵述将归》
- 4、两贤高躅明千佛,三世传家又一灯。——钱时《联辉阁诗》
- 5、虽无季子六国印,要读田郎万卷书。——黄庭坚《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不趋吏部曹中版》
- 6、下世无遗恨,传家有大诗。——齐己《哭郑谷郎中》
- 7、兵传家法檄愈疾,不但有诗皆可歌。——赵蕃《次韵孙温叟问讯之韵》
- 8、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 9、中原表表日星垂,积善传家泗水湄。——方回《读太原王氏家记二首·中原表表日星垂》
- 10、仪刑拔士无光禄,经术传家有圣童。——贺铸《题任氏传德集》
- 11、名门发身合燕颔,一经传家真凤毛。——戴表元《赠越子实》
12、畴郊已解传家学,石礼皆堪直禁林。——刘克庄《次王实之家塾韵》
- 13、旧业传家有宝刀,近闻馀力更挥毫。——罗隐《秋日有酬》
- 14、即应出将传家法,圣泽恩波浩浩然。——贯休《少监三首》
- 15、清白传家法,诗书遗子谋。——姚勉《送庐陵郭佥判致仕归》
- 16、耐官丞相千载人,传家爱国不爱身。——王洋《赠向扬州》
- 17、三万卷书总零落,匹如风雨未须惊。——方回《惜芍药再赋》
- 18、钟爱甚于贤伯仲,传家仍自好诗篇。——苏泂《送陆怀祖之官丹阳》
- 19、莫求名字满乡闾,且读平生万卷书。——苏泂《次韵颍叟弟耕堂杂兴六首·莫求名字满乡闾》
- 20、清白传家衲僧事,其间转处看工夫。——释正觉《因雪示随行禅者》
- 21、灯前目力依然在,且尽山房万卷书。——陆游《感昔·三著朝冠入上都》
22、万卷书边人半白,再来惟恐降玄纁、性灵比鹤争多少,气力登山较几分。——曹松《拜访陆处士》
- 23、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刘禹锡《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 24、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 25、鹤田鹤田真神仙,读万卷书忘蹄筌。——方回《送李伯英孟淳,鹤田幼弟,乃步深斋之子》
- 26、腹包万卷书纵横,玉堂草制群公惊。——张元干《叶少蕴生朝》
- 27、空读万卷书,不得稽古力。——吴芾《朱世同喜雪中得酒出佳篇相谢用韵奉酬》
- 28、清白传家衲僧事,其间转处看工夫。——释正觉《因雪示随行禅者》
- 29、直须读书破万卷,始用子笔如有神。——方回《赠范君用笔工五首·世上岂无千里马》
- 30、酒经丹诀非吾事,万卷书藏一老身。——仇远《集虚书院》
- 31、传家,是一个汉语词汇,顾名思义,意思就是指把家事或某事物传承于后代。
32、伯夷能使鄙夫宽,此老传家不在官。——苏泂《松桂堂·伯夷能使鄙夫宽》
- 33、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胡铨《家训》
- 34、五言长城屹千丈,万卷书楼聊一读。——李昭玘《赞潏水先生》
- 35、的无金遗子,仅有笏传家。——刘克庄《挽龚汀州二首》
- 36、不知作千年调,谁教盛万卷书。——刘克庄《又六言二首·韶颜譬槿花尔》
- 37、赋寿无三甲,传家有二雏。——黄公度《挽蔡公南别驾二首·膴政渐遐俗》
- 38、传家况有黄金印,行入衣冠盛事图。——舒邦佐《送张仓移漕广西》
- 39、传家书已为儿计,种秫田应为客添。——罗公升《湖山人隐居》
- 40、意念千张纸,心存万卷书。——《铜官窑瓷器题诗》
- 41、钟爱甚于贤伯仲,传家仍自好诗篇。——苏泂《送陆怀祖之官丹阳》
42、何如清白传家风,奕世青毡尽朱紫。——楼钥《寿安抚伯父》
- 43、旧业传家有宝刀,近闻馀力更挥毫。——罗隐《秋日有酬》
- 44、遗经在椟传家学,大字书墙作座铭。——陆游《自述·寄怀鱼鸟卧烟汀》
- 45、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 46、幼年癖好此亦颇,万卷书右竹图左。——方回《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
- 47、处世既孤特,传家无承袭。——皮日休《秋夜有怀》
- 48、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刘禹锡《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 49、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皎然《送沙弥长文游京》
- 50、金鱼玉带传家旧,犀果银钱照坐光。——项安世《贺周子问得子》
- 51、宾客千钟酒,儿郎万卷书。——方回《虚谷志归后赋十首·买宅严滩上》
52、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 53、读破万卷书,操笔思涌泉。——楼钥《分韵送孙从之司业使湖南得千字》
- 54、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苏辙《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
- 55、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皎然《送沙弥长文游京》
- 56、的无金遗子,仅有笏传家。——刘克庄《挽龚汀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