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 2、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朱祖谋《声声慢》
  • 3、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 4、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 5、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 6、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8、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 9、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10、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 11、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 12、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
  • 13、一年流泪同,万里相思各。——吴均《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其二》

  •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 15、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16、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 17、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 18、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 1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 20、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 21、自从传灯失本义,佛应流泪遣言筌。——丘逢甲《燃灯歌》
  • 2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23、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 2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 25、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26、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 27、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 28、绿珠楼外断杨花,红蜡帐中流泪烛。——陈泰《嗟哉行》
  • 29、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 30、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李白《古风其三十七·燕臣昔恸哭》
  • 31、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李白《赠任城卢主簿》
  • 32、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 3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 34、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 35、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 36、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 37、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李白《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 38、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 39、自从传灯失本义,佛应流泪遣言筌。——丘逢甲《燃灯歌》
  • 40、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 41、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 4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 4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 44、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 4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46、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 47、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 48、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 49、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 50、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李白《古风其三十七·燕臣昔恸哭》
  • 51、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 52、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 5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 54、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 55、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 56、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 57、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 58、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相关内容